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安全护理模式在儿童重症监护护理中的价值。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分析,本研究发现,安全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儿童重症监护的护理质量和安全性。其中,关注儿童的个体差异、开展风险评估和遏制错误医疗等策略被证明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培养护理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进行系统化的培训也是提高儿童重症监护护理的安全性的重要途径。然而,尽管安全护理模式在改善儿童重症监护护理的成效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如人力资源不足、缺乏长期跟踪等问题。因此,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安全护理模式的实施对于提升儿童重症监护护理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在老年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共纳入48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比例11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在入院时与干预第10天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36<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3.56±3.87)d与(18.69±3.9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2.3%与78.6%,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我科实施的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为带状疱疹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对促进其身心康复起到的效果和作用。方法:本次实验时间为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随机选择该时间段在本院实施治疗的40例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之后对两组患者疾病改善情况实施比较。结果:对比研究结果可以得知,观察组患者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心理状况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中医护理应用于带状疱疹患者护理中能够实现其症状的快速缓解,也能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应用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预见性健康教育及局部护理在糖尿病组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入本院糖尿病足患者 152 例,干预组 76 例,对照组 76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则在常规护理同时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及局部护理,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 2h 血糖,评估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并进行组间对比。 结果: 护理前两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 2h 血糖对比无显著差异( P > 0.05 ),护理后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给予患者预见性健康教育及局部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整体应用效果确切。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对性危重症护理在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某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研究对象入院的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分为50例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对照组研究对象)和50例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观察组研究对象)。两组研究对象采取的治疗方法相同,期间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和针对性危重症护理(观察组)。所有的治疗及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临床症状改善的时间、存活率、死亡率相比,P<0.05。结论:将针对性危重症护理应用在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及护理中,对此病患者症状改善、心功能提高均存在积极的促进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容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在小儿肺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尤其是在区分轻症和重症肺炎方面的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23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小儿肺炎患者,包含重症肺炎40例,轻症肺炎40例,依次分组为轻症肺炎组和重症肺炎组,同时,设置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患者的PLT、MPV、PCT和PDW等血小板参数。结果:治疗前,轻症肺炎组和重症肺炎组患者的PLT和MPV指标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而PCT和PDW指标无显著差异。此外,重症肺炎组患者的PLT和MPV指标显著高于轻症肺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尤其是PLT和MPV,在小儿重症肺炎的诊断和严重程度评估中发挥重要角色。这些发现有助于临床医师更好地理解小儿肺炎的血液学特征,为进一步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胰腺炎(API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胎儿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6月间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APIP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MAP组(41例)、MSAP组(33例)、SAP组(16例),根据有无胎儿死亡分为胎儿死亡组(13例)和胎儿存活组(77例),比较各组患者临床特征及各项生物化学指标。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胎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90例APIP的主要病因是高三酰甘油血症(42/90,46.7%)。血LDH、CRP、血糖、D-二聚体、白蛋白、载脂蛋白A1(ApoA1)水平及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在不同严重程度APIP患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90例孕产妇无死亡,胎儿死亡13例(14.4%)。随着API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胎儿死亡率增加。APIP合并高血压(OR=14.742,95%CI 1.157~187.890,P=0.038)、酮症酸中毒(OR=19.587,95%CI 1.789~214.469,P=0.015)及CRP水平(OR=1.013,95%CI 1.001~1.025,P=0.031)是胎儿死亡的危险因素,ApoA1水平(OR=0.118,95%CI 0.021~0.664,P=0.015)是胎儿死亡的保护因素。ApoA1预测胎儿死亡的灵敏度为84.6%,特异度为79.2%,CRP预测胎儿死亡的灵敏度为76.9%,特异度为84.4%,两指标联合预测胎儿死亡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67.5%。结论APIP的病情严重程度与胎儿死亡密切相关,高血压、酮症酸中毒、CRP水平是胎儿死亡的危险因素,需特别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