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逐渐成熟,其以诊断准确高、不开胸、创伤小、根治等优势迅速普及推广,同时也对先天心脏病介入术后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护理有利于提高患儿手术安全,减少介入治疗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及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我院 2009 年 1 月 ~ 2010 年 12 月对 30 例先天心脏病患儿的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小儿心脏病 临床护理 护理体会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细菌痢疾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到2015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细菌痢疾患者84例,通过对这84例患者的资料进行研究,对其采用的护理方法主要是首先进行对症下药,在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心理的疏导和饮食方面的指导,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护理治疗之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之下,患者的状态恢复到了正常的水平,并且对治疗的效果非常的满意,没有出现任何的并发症。结论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采用优质的护理服务,可以使患者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在治疗的过程中没有任何不良的反应,治疗环境安全、可靠,操作方法简单方便,值得在以后的治疗过程中推广。

  • 标签: 细菌性痢疾 并发症 心理疏导
  • 简介:摘要:阻塞睡眠呼吸暂停是常见的睡眠呼吸疾病,常有多种潜在的神经、心血管、代谢和认知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成人阻塞性 睡眠呼吸暂停 治疗现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非布司他与别嘌醇这两种药物在治疗痛风的临床效果,并比较分析两种药物的安全。方法:将 2017年 8月~ 2019年 7月我院收治的痛风患者 63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 31例,研究组 32例。对照组予以别嘌醇口服治疗,研究组采用非布司他治疗,比较两组尿酸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血尿酸水平均有所降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尿酸水平,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8.75%( 6/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48.39%( 1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痛风患者采用非布司他进行治疗后的疗效更显著,可有效地抑制血尿酸水平,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更加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非布司他 高尿酸血症 慢性痛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复杂肛瘘再手术临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以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接收的68例复杂肛瘘再手术患者为对象,通过对其通过对患者手术术式与再手术术式及过程的分析,总结复杂肛瘘再手术原因。结果68例复杂肛瘘再手术患者中,内口处理不当造成的再手术患者占57.3%(39例),主、支管盲腔遗漏造成的再手术患者占23.5%(16例),创面引流不畅造成的再手术患者占16.2%(11例),假性愈合造成的再手术患者占2.9%(2例)。结论复杂肛瘘再手术原因主要为内口处理不当、主、支管盲腔遗漏及创面引流不畅与假性愈合等,对于复杂肛瘘患者进行手术时应对内口正确处理,将创口敞开引流做好,术后换药应根据规范进行,这些都是治愈复杂肛瘘避免其再复发的有效路径。

  • 标签: 复杂性肛瘘 再手术 原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治疗急性胆源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所收治的68例急性胆源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单盲法分成研究组与参照组,参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内镜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各指标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指标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胆源胰腺炎患者给予内镜治疗,可以显著减少患者的腹痛、肝功能、尿淀粉酶、血淀粉酶、白细胞等指标的恢复时间,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内镜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布司他、别嘌醇、苯溴马隆这三种药物在治疗痛风的临床效果,并比较分析两种药物的安全。方法:将 2017年 8月~ 2019年 7月我院收治的痛风患者 63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三组,每组 21例。甲组患者给予非布司他片,乙组予以苯溴马隆片,丙组患者给予别嘌醇,对比观察 4周后患者的尿酸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甲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乙、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乙组治疗总有效率稍高于丙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甲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乙、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稍低于乙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痛风患者采用非布司他进行治疗后的疗效更显著,可有效地抑制血尿酸水平,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更加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非布司他 苯溴马隆 别嘌醇 高尿酸血症 慢性痛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地区真菌阴道炎在门诊妇科病人,健康体检妇女人群中的发病情况。方法取阴道分泌物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镜检,观察到真菌菌丝或孢子为阳性,其余为阴性。结果门诊妇科病人阳性率为15.9%,体检人群3.4%。结论由于广谱抗菌药物.激素的广泛使用及各种侵入操作的大量开展,致使真菌感染日益增加,针对本地区真菌阴道炎的感染应加强对女性的卫生健康教育及制定预防与控制真菌阴道炎感染的措施与治疗。

  • 标签: 真菌性阴道炎 阴道分泌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釉丛蛋白1(TUFT1)在卵巢上皮癌(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卵巢癌SKOV3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1)收集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2009—2014年收治的卵巢癌患者114例,以同期因子宫良性疾病同时切除正常卵巢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免疫组化SP法检测卵巢癌及正常卵巢组织中TUFT1蛋白的表达,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卵巢癌组织中TUFT1蛋白表达的差异,并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TUFT1蛋白阳性、阴性患者的预后。(2)逆转录(RT)-PCR技术检测卵巢癌细胞系SKOV3细胞中TUFT1 mRNA的表达,慢病毒转染SKOV3细胞,实验分为转染组和阴性对照组,采用活细胞计数法(CCK-8法)、流式细胞仪、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分别检测转染后两组SKOV3细胞的增殖、凋亡、克隆能力及细胞周期比例的差异。结果(1)卵巢癌组织中TUFT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4.6%(85/114),正常卵巢组织为26.7%(8/3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818,P=0.000)。TUFT1蛋白的表达与卵巢癌的病理分级、手术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TUFT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38.8%)显著低于TUFTl蛋白阴性表达者(69.0%;χ2=11.064,P=0.001)。(2)RT-PCR技术检测显示,转染组SKOV3细胞中TUFT1 mRNA的表达水平为0.26±0.07,阴性对照组为1.17±0.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47,P=0.001)。CCK-8法检测显示,转染后分别培养24、48、72 h后,转染组和阴性对照组细胞的A值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转染组细胞的凋亡率为(26.8±3.4)%,阴性对照组为(12.9±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32,P=0.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转染组细胞的G0/G1期比例显著增高,S期比例显著下降,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显示,转染组细胞的克隆数为(16.0±2.6)个,阴性对照组为(108.0±11.4)个,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64,P=0.000)。结论TUFT1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TUFT1阳性患者的生存率低;TUFT1能够促进卵巢癌细胞增殖、克隆的形成,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凋亡,并影响卵巢癌细胞的细胞周期比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奥硝唑治疗滴虫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滴虫阴道炎患者1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6例。观察组给予口服奥硝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甲硝唑治疗,治疗周期均为1周,对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2.4%,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滴虫阴道炎的治疗,应用奥硝唑治疗临床疗效比甲硝唑更显著,并且可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奥硝唑 甲硝唑 滴虫性阴道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针对护理对老年糖尿病病人跌倒的影响。方法:对2020年4月-2021年4月间在我院治疗的68例老年糖尿病病人,进行随机抽取,各抽取34例,设为研究和对照两组,分别对其进行针对护理以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对防跌倒的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掌握程度,跌倒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研究组病人对防跌倒的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掌握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护理对老年糖尿病病人跌倒的影响较大,能明显降低病人跌倒的发生,提高病人对防跌倒的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的掌握程度,改善护理的满意程度,确保整体护理质量。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老年糖尿病 跌倒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颈椎病患者应用延续中医护理的效果。 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 78 例颈椎病患者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 n=39 ),一组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采用延续中医护理(研究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延续中医护理在颈椎病患者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缓解患者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颈椎病 延续性中医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短暂脑缺血护理中个性化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方法:样本共计50例,纳入范围2023年12月至2024年9月,随机分组,观察组行个性化健康教育,参照组开常规护理干预,将两组样本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样本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参照组。直观对比差异较为显著,经计算后为P<0.05。结论:个性化健康教育在TIA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 护理 个性化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观察潘多拉唑与红霉素肠溶胶囊联合治疗反流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反流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潘多拉唑与红霉素联合治疗)和对照组42例(单用潘多拉唑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4周后复查,症状改善程度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胃镜检查治疗组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有效率为73.81%,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潘多拉唑联合红霉素治疗反流食管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潘多拉唑治疗,潘多拉唑联合红霉素是治疗反流食管炎有效、安全的方法。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潘多拉唑 红霉素肠溶胶囊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对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搔抓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00例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在口服抗组胺药物治疗基础上,观察组予以基于跨理论模型的行为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的健康教育。采用瘙痒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分别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瘙痒症状、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VAS得分:(1.96±1.54)分,PSQI得分:(8.83±2.05)分,DLQI得分:(10.46±2.24)分]搔抓行为改变明显好于对照组[VAS得分:(4.68±1.48)分,PSQI得分:(12.89±2.02)分,DLQI得分:(14.62±2.12)分],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基于跨理论模型的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变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的搔抓行为、缓解瘙痒症状、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 搔抓行为 跨理论模型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收缩压水平对非瓣膜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全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队列研究。选取参加2006年7月—2017年12月开滦集团职工健康体检时心电图诊断为房颤或此前在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住院诊断为房颤的患者,收集其年龄、性别、收缩压等基线临床资料,根据其收缩压水平分为收缩压<120 mmHg(1 mmHg=0.133 kPa)组、120 mmHg≤收缩压<140 mmHg组、收缩压≥140 mmHg组。以首次确诊房颤时间为起点,对房颤患者进行死亡信息随访,通过社保系统获取死亡信息,由专业医务人员调取住院病历,并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疾病编码确定死因,至2018年12月随访结束。统计不同收缩压水平组全因、心脑血管、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死亡累积发生率,并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不同收缩压水平组发生死亡的风险比。采用自然样条函数曲线判断房颤人群的收缩压水平与其死亡的函数曲线类型。结果共纳入1 721例房颤患者,年龄为(67.0±9.0)岁,随访(6.3±3.8)人年,随访期间有544例房颤患者死亡,全因累积死亡发生率为31.61%。收缩压<120 mmHg、120 mmHg≤收缩压<140 mmHg、收缩压≥140 mmHg组全因累积死亡发生率分别为26.13%、25.59%、36.96%,心脑血管疾病累积死亡发生率14.86%、11.87%、19.76%。收缩压≥140 mmHg组全因、心脑血管疾病累积死亡发生率高于120 mmHg≤收缩压<140 mmH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120 mmHg≤收缩压<140 mmHg组相比,收缩压≥140 mmHg组全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HR值(95%CI)分别为1.47(1.20~1.79)、1.69(1.27~2.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收缩压<120 mmHg组全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HR值(95%CI)分别为0.99(0.73~1.35)、1.24(0.82~1.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人群的收缩压水平与其发生全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自然样条函数曲线呈“U”型,收缩压水平大于或小于123 mmHg均增加房颤患者的死亡风险。结论与收缩压<120 mmHg和收缩压≥140 mmHg组相比,120 mmHg≤收缩压<140 mmHg水平的房颤人群发生全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最低。

  • 标签: 心房颤动 全因死亡 心血管疾病死亡 收缩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阶段康复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南京市中医院接受瓣膜置换手术治疗且具备完整住院信息资料的心脏瓣膜病患者27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实施交替分组,分为对照组136例和试验组13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实施阶段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术后卧床及住院时间、抗凝药物用药依从及预后。结果对照组术后卧床时间为(72.63±7.75)h,试验组为(41.10±7.76)h;对照组术后ICU住院时间为(54.58±2.75)h,试验组为(44.11±1.89)h;对照组抗凝药物用药依从(7.05±1.17)分,试验组为(10.03±1.19)分;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91.18%,试验组为9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实施阶段康复护理,有利于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患者治疗的依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阶段性康复护理 卧床时间 用药依从性 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