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制备肿瘤识别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识别的双靶向纳米级超声造影剂,体外实验比较单靶性(肿瘤靶向/HER2靶向)与双靶向(肿瘤+HER2)纳米微泡(nanobubbles,NBs)对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的靶向结合能力。方法改良型薄膜水化法制备纳米级超声造影剂NBs,直接吸附法或"亲和素-生物素法"将近红外荧光染料(IR783)和生物素化的抗HER2分子(Affibody)与NBs结合,制备单靶向纳米超声造影剂(NBs-Affibody,NBs-IR783)和双靶向纳米超声造影剂(IR783-NBs-Affibody),测量其粒径分布、稳定性和生物安全性等理化性质,通过流式细胞技术与免疫荧光成像技术比较以上造影剂对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的体外靶向识别能力。结果NBs-Affibody、NBs-IR783、IR783-NBs-Affibody粒径分别为(538.4±95.8)nm、(551.8±114.8)nm、(482.7±54.3)nm。体外靶向结合实验显示NBs-Affibody、NBs-IR783、IR783-NBs-Affibody对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的靶向结合率分别为26.6%、97.6%、84.5%; HER2阴性乳腺癌细胞的靶向结合率分别为5.4%、99.9%、99.3%。双标流式细胞检测显示IR783-NBs-Affibody对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的IR783介导的肿瘤靶向结合率为79.5%,Affibody介导的HER2靶向结合率为19.4%;而NBs-IR783对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仅表现出IR783介导的肿瘤靶向结合,HER2靶向结合率仅为2.3%。结论所制备的IR783-NBs-Affibody兼具肿瘤细胞及HER2分子的双靶向识别能力,可以更好地实现肿瘤异质性的靶向结合要求,优于单一靶向造影剂NBs-Affibody与NBs-IR783。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将中医情志护理配合耳穴压豆对2型糖尿病伴失眠的影响效果进行了分析。方法 病例筛选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对所有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其中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分别有45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中医情志护理与耳穴压豆联合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最终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状态改善较为明显,且有效提升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上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的优势较大(P<0.05)。结论 通过中医情志护理结合耳穴压豆对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进行干预,能够将患者的失眠症状得到及时改善,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学科合作护理团队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1月东莞市南城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多学科合作护理团队模式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 h PG)、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较护理前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后FPG、2 h PG、HbA1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SF-36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两组患者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活力评分较护理前升高,其中观察组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活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合作护理团队模式干预可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分析前列地尔治疗眩晕病脑梗塞的疗效。 方法: 本文以我院在 2019 年 1 月 1 日 -12 月 31 日接收的 50 例 眩晕病脑梗塞患者为实验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25 例患者,针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天麻素治疗,针对观察组患者进行 前列地尔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 治疗有效率高于 对照组患者, 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 对照组患者。 结论: 前列地尔治疗眩晕病脑梗塞的疗效较为显著,相比较 天麻素而言 ,更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还能减少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水平,适合被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前列腺癌是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虽然大多数前列腺癌患者接受标准治疗后疗效较高,但一旦发展到激素抵抗状态,患者的预后往往较差。放射性核素靶向治疗是继手术和放化疗后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其能克服肿瘤异质性,具有毒性小、靶向性强、疗效好等优点。以177Lu-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A)治疗为代表的新型放射性配体治疗(RLT)有效解决了晚期激素抵抗状态前列腺癌疗效欠佳这一难题,得到了广泛认可。该文就177Lu-PSMA-RLT治疗前列腺癌临床实践技术及常见不良反应进行阐述,便于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方法,为更好地将该方法应用于临床、开展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发生灌注液迷流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晋城市眼科医院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晶状体超声乳化术术中发生灌注液迷流综合征5例(5眼)的临床资料。5例手术中出现前房变浅以至消失、眼压升高,前房注BSS液、消毒空气和黏弹剂均无法维持。经1~3次自睫状体平坦部穿刺抽吸玻璃体液后前房形成,眼压下降后顺利完成后续手术。随访1个月,观察术后效果。结果术后1个月,全部患者角膜透明,前房适中,瞳孔圆,人工晶状体位正,眼压正常。视力均提高,术中术后未见视网膜脱离、脉络膜渗漏或出血等并发症。结论超声乳化术中灌注液迷流综合征发生后睫状体平坦部穿刺抽吸玻璃体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影响环孢素A(CsA)联合雄激素方案治疗输血依赖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TD-NSAA)获得血液学反应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3年连续收治的77例TD-NSAA患者临床资料,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CsA联合雄激素治疗方案获得血液学反应患者的基线临床和血液学特征。结果77例TD-NSAA患者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获得血液学反应分别为43例(55.8%)和53例(68.8%),单因素分析基线血小板计数[19(6~61)×109/L对13.5(5~45)×109/L,P=0.001]是影响6个月获得血液学反应的唯一因素;基线血小板计数[18(6~61)×109/L对10.5(5~45)×109/L,P<0.001]、网织红细胞绝对值[0.03(0.01~0.06)×1012/L对0.03(0.02~0.06)×1012/L,P=0.043]、血小板输注依赖(P=0.007)和红细胞及血小板输注依赖(P=0.012)为治疗后12个月能否获得血液学反应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基线血小板水平为获得血液学反应独立影响因素(P值分别为0.010和0.009)。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方法显示基线PLT界值为15.5×109/L。结论TD-NSAA患者初诊时较高的血小板基线水平、网织红细胞基线水平和不伴血小板输注依赖均提示预后较好,血小板水平≥15.5×109/L时可以考虑采用CsA联合雄激素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难治/复发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二次免疫抑制治疗(IS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IST难治或复发SAA患者应用二次IST[包括抗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ATG/ALG)+环孢素A或大剂量环磷酰胺(HD-CTX)方案]的临床资料及疗效。结果共23例患者纳入研究,男11例,女12例,进行二次IST时的年龄为21(11~62)岁。难治SAA共10例,两次IST间隔时间为7(6~12)月。复发SAA患者13例,初次IST至复发时间为36(9~50)个月,复发至二次IST时间为1(0.5~24)个月,两次IST间隔时间为39(14~51)个月。6个月总体血液学反应率为69.5%(16/23);二次IST开始1周内早期死亡2例,均为两次IST应用相同剂型ATG/ALG患者。分组疗效:难治SAA 60%(6/10),复发SAA 77%(10/13);二次IST药物选择ATG/ALG组64%(7/11),HD-CTX组75%(9/12)。获得血液学反应的患者中2例患者再次复发,均为复发组患者,第三次应用IST后再次获得治疗反应。结论二次IST是难治与复发SAA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应用相同剂型ATG/ALG进行二次IST时应注意早期血清病反应,更换ATG/ALG剂型或换用其他IST方案可减少相关风险;二次复发患者应用第三次IST仍有机会获得治疗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合并缺铁性贫血(IDA)患者补铁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8年8月连续收治的48例PNH合并IDA患者,男29例、女19例,中位年龄32(1~62)岁。评估口服/静脉补铁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48例PNH合并IDA患者中,30例仅口服补铁治疗,18例接受静脉补铁治疗(12例初始即静脉补铁治疗,6例口服补铁治疗无效后再应用静脉补铁治疗)。48例患者中位粒细胞PNH克隆大小为90.2%(38.5%~99.9%)、红细胞PNH克隆大小为69.7%(27.6%~98.1%)。30例口服补铁治疗患者中,56%(20/36)获得血液学反应,HGB较基线中位升高为21(10~52)g/L。18例静脉补铁治疗患者16例(89%)获得血液学反应,其中6例口服补铁治疗未获血液学反应者,静脉补铁治疗后5例获得血液学反应。补铁治疗后患者血清LDH水平明显增高,尿色加深,余不良反应轻微,未发生血栓并发症及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PNH合并IDA患者经补铁治疗可有效提高HGB水平;口服补铁治疗疗效不佳时,静脉补铁治疗仍可作为有效治疗措施;补铁治疗合并铁缺乏经典型PNH不良反应轻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