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选用无创通气治疗的价值。方法:纳入80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研究(2023年1月~2024年9月),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40,选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n=40,在对照组基础上选用无创通气治疗),统计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死亡率。结果:(1)临床疗效:观察组(95.00%)高于对照组(77.50%),组间对比P<0.05。(2)临床指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0.05。(3)死亡率:观察组(2.50%)低于对照组(20.00%),组间对比P<0.05。结论:无创通气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效果确切,可改善其血气指标及通气功能,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川崎病(KD)并发急腹症患儿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1日至2019年7月31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16例KD并发急腹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腹部B超、腹部平片和腹部CT检查结果、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及转归。年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及生化指标等计量资料采用M(范围)表示。结果16例KD并发急腹症患儿中男7例,女9例;就诊年龄为4岁8个月(7月龄~8岁)。KD并发胆囊炎9例,肠梗阻5例,急性阑尾炎2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2例,急性腹膜炎2例,急性胰腺炎1例(其中3例患儿合并2种及2种以上急腹症疾病)。16例均有腹痛症状,7例有呕吐,4例明显腹胀,1例有血便。16例患儿均行腹部B超检查:8例表现为胆囊增大及胆囊壁水肿、增厚,2例见阑尾炎声像,2例见肠梗阻,1例见胰腺肿大;8例行腹部平片检查:2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改变,2例肠梗阻表现;3例行腹部CT检查:1例胆囊壁水肿,1例腹膜炎表现,2例肠梗阻,1例胰腺肿大。16例患儿均予大剂量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IVIG)(2 g/kg)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但有8例IVIG无反应,均再次予IVIG 2 g/kg治疗,其中4例患儿仍发热,予甲泼尼龙(MP)静脉治疗后热退。有2例分别行小肠造瘘术及腹腔穿刺引流术。16例患儿均随访至出院后6个月,在疾病急性期或随访期间共有4例(25%)合并冠状动脉瘤(CAA)。结论KD并发急腹症以胆囊炎、肠梗阻较多见,除KD典型症状外主要表现为腹痛及呕吐,腹部B超、平片和CT有助于早期诊断。此外,KD并发急腹症患儿IVIG无反应及CAA发生率相对较高。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一种用于胡柚黄龙病田间快速检测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检测盒、刮板组件和胶头滴管等组成。装置首先通过移动块的上下移动带动压板件与样本相互挤压定位固定,防止在脉表皮层进行刮除和发生位移损坏脉韧皮部;然后带动刮取件与叶片样本相互接触,对定位固定的待检测胡柚叶片样本进行脉表皮层刮除,露出脉韧皮部,方便后期进行检测试剂的检测。最后,通过胶头滴管将试剂箱中的碘酊溶液滴入到待检测胡柚叶片的脉韧皮部,静待五十秒至三分钟后,通过观察颜色变化,判断是否存在黄龙病,方便检测人员在田间进行检测作业。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血吸虫病患者进行吡喹酮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站2009年1月-2011年8月接收的慢性血吸虫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接受保肝治疗的同时并行吡喹酮治疗,随访3年,观察本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期间采用B超行腹部检查联合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以观察患者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本组60例患者随访期间,大部分患者的肝脾肿大与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其中,经治疗1年后随访,未见1例转阴,转阴率为0;第2年见9例转阴,转阴率为15.0%;第3年见31例转阴,转阴率为51.67%;部分患者见轻度恶心呕吐、疲倦、头痛、皮疹等症状,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慢性血吸虫病患者行吡喹酮治疗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较轻,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的司法精神病鉴定结果。方法:汇总司法鉴定所受理的两组道路交通事故相关脑外伤后精神障碍鉴定案例,分别为对照组(189例)和研究组(486例)。比较两组的精神障碍类型分布、智力损害程度、受伤时间据鉴定时间以及脑损伤程度。结果:研究组的智能障碍、神经症样症状、精神病性症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情感障碍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轻、中度智力损害的案例以及受伤至鉴定时间超过6个月的案例比例高于对照组,而受伤至鉴定时间在3至6个月的案例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司法精神病学鉴定过程中,对于颅脑损伤引起的精神障碍的诊断需要谨慎处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9年8月到2020年8月期间内收治的52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干预,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异地康养人群的慢病管理模式。方法:通过建立慢病管理服务平台及组建智慧医康养服务团队,对康养人群进行高血压、高血脂、高血尿酸、糖尿病、慢性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病的筛查,对其进行分类规范化管理,并对康养人群的基因表达水平进行前后对比。结果:通过对236人的对象筛查,发现“两病”患病率较高,其中高血压107人、糖尿病81人;血脂异常38人、尿微量白蛋白异常27人、高尿酸血症12人、肺功能异常25人;基因表达检测结果显示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IGF2R)等40个对身体有利的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结论:德昌适宜康养,且康养人群的慢病管理模式研究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针刀联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郑州颐和医院收治的CSA患者2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149例。对照组采用针灸疗法,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针刀。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分及椎动脉[左椎动脉(LVA)、基底动脉(BA)]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1.95%,137/149)高于对照组(79.87%,119/149),P<0.05;治疗后1、3个月,联合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CAS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联合组LVA、BA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及BA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小针刀联合针灸治疗CSA患者,可改善其椎动脉血流速度并减轻疼痛,缓解临床症状,临床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EOAD)患者发病的可调控危险因素,为EOAD的一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福建省立医院神经内科自2015年1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40例EOAD患者作为EOAD组,选择门诊同期体检、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与EOAD组患者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比较EOAD组与对照组人口学特征和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EOA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OAD组患者伴有高血压、非外伤性牙齿松动和(或)脱落、颅脑外伤史、听力障碍、慢性应激和(或)焦虑及睡眠障碍者所占比例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OR=4.559,95%CI:1.523~13.643,P=0.007)、非外伤性牙齿松动和(或)脱落(OR=5.345,95%CI:1.989~14.346,P=0.001)、听力障碍(OR=9.336,95%CI:2.033~27.850,P=0.000)、慢性应激和(或)焦虑(OR=7.375,95%CI:2.612~20.822,P=0.000)以及睡眠障碍(OR=4.875,95%CI:1.520~15.625,P=0.002)是EOA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有高血压、非外伤性牙齿松动和(或)脱落、听力障碍、慢性应激和(或)焦虑及睡眠障碍者易发生EOAD,重视上述危险因素的筛查和干预可作为EOAD的一级预防策略。
简介:摘要青光眼与糖尿病眼病都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视力的疾病,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可伴有视神经退行性改变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这些表现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的视神经损害相似。T2DM患者表现的高眼压、血管病变及视网膜变薄等危险因素可能会加重POAG的进展,而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如二甲双胍可能对POAG具有保护作用。进一步探究T2DM和POAG的关系,可能有助于降低T2DM患者的视力损害风险及发现POAG新的治疗方法。(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471-477)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护理中采取多学科协作模式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58例,均选自于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其就诊时间段为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将上述研究对象1/2纳入到对照组(29例),给予常规护理,余下1/2研究对象则纳入到实验组(29例),采取 多学科协作模式延续护理。对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方面情况予以比较。结果:在遵医行为方面上,实验组数据表明比对照组较优(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8月收治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34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糖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5.7±1.5)mmol/L、(8.6±1.8)mmol/L、(6.4±1.1)%;对照组分别为(6.4±1.6)mmol/L、(10.6±2.3)mmol/L、(6.9±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