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道成骨技术即保留骨不连断端硬化骨质联合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锁定钢板(LC-DCP)治疗锁骨中段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12月期间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创伤骨科收治且完整随访的41例锁骨中段骨折内固定术后萎缩性骨不连患者资料。男23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47.6岁(28~63岁);左侧25例,右侧16例。患者骨不连手术与骨折初次手术的时间间隔平均为18.5个月(9~40个月);入院前有1次手术36例,2次手术5例。术中测量骨不连缺损长度,骨不连均采用建立植骨通道,取髂骨植骨联合锁骨上方LC-DCP内固定。术后12个月采用上肢功能障碍评分(DASH)评估患侧功能。结果41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3.6个月(12~15个月)随访。25例患者骨缺损长度≤2.0 cm,16例患者骨缺损长度>2.0 cm。所有患者骨不连均获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14周(12~16周)。1例患者术后出现供区持续疼痛,1例患者出现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12个月DASH评分平均为14.7分。结论通道成骨技术保留了萎缩性骨不连断端的硬化骨,减少了髂骨的取骨量,治疗锁骨萎缩性骨不连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钢板内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无菌性骨不连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73例股骨干骨折术后无菌性骨不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2例,女性31例,平均年龄40.63岁,年龄范围30~58岁。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更换髓内钉治疗,观察组采用双钢板内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一般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术后引流量)、骨不连愈合情况、手术疗效;通过门诊随访,随访时间(15.24±4.72)个月,随访截止时间2019年12月。术后6个月时评估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的情况。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独立样本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Mann- Whitney U非参数检验。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及术后引流量[(201.6±38.4) mL、(138.7±22.7) min、(25.8±6.9) mL]显著少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及术后引流量[(278.5±40.6) mL、(171.4±20.1) min、(43.2±8.5) 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骨不连愈合情况比较,观察组愈合时间(5.15±0.42)个月明显短于对照组愈合时间(6.31±0.58)个月,观察组愈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愈合率(90.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观察组膝关节优良率(97.50%)及髋关节优良率(97.50%)显著优于对照组膝关节优良率(78.79%)及髋关节优良率(81.8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比较,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伸展角度(0.64±0.14)°、屈曲角度(138.72±6.37)°]及髋关节活动度[内收角度(35.13±9.44)°、外展角度(74.38±5.22)°]明显优于对照组膝关节活动度[伸展角度(0.48±0.21)°、屈曲角度(113.57±5.43)°]及髋关节活动度[内收角度(21.57±8.63)°、外展角度(69.57±6.3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周及术后4周VAS、ODI的疗效评分[(3.24±0.43)分、(23.45±4.77)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评分[(4.64±0.71)分、(27.25±4.38)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钢板内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术在治疗股骨干术后无菌性骨不连中疗效较为理想及显著,同时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关节功能明显好转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髓内钉结合载抗生素硫酸钙辅助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骨搬运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于西安交通大学附属西安市红会医院创伤病院下肢病区治疗并接受手术的11例胫骨骨感染清创后存在骨缺损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32~67岁,平均年龄(48.5±14.1)岁;吸烟饮酒患者6例,合并内科基础疾病9例,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受伤原因:车祸伤8例,其他3例,包括高处坠落、摔倒、重物砸伤。最初损伤为开放性骨折2例。记录患者的骨缺损长度、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情况,随访时监测硫酸钙吸收时间、骨搬运时间,外固定架带架时间及外固定架指数,末次随访采用Paley评分评价骨缺损愈合分级及邻近关节功能。采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11例患者骨感染均得到控制,未见复发。随访时间平均为23.2个月,骨缺损平均长度为(8.1±1.6) cm,硫酸钙吸收时间平均为(6.6±2.6)个月,骨搬运时间平均为(11.4±2.8)周,外固定架带架时间平均为(4.7±1.2)个月,外固定架指数平均为(0.58±0.07)月/厘米,下地负重时间平均为(6.1±1.4)个月。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为36.4%。骨愈合方面优良率为90.9%,临近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100%。结论同期髓内钉结合硫酸钙人工骨辅助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的骨搬运技术可以减少外固定架的固定时间,有效控制感染,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允许患者更早负重及恢复活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踝关节融合钉结合载抗生素硫酸钙的改良混合骨搬运技术与传统骨搬运技术治疗累及关节面的胫骨远端骨髓炎伴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9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骨科收治的34例累及关节面的胫骨远端骨髓炎伴骨缺损的患者资料。根据骨缺损修复方式不同分为2组:改良组14例(接受踝关节融合钉结合载抗生素硫酸钙的改良混合骨搬运技术治疗),男9例,女5例;年龄为(39.4±7.3)岁;传统组20例(接受传统骨搬运技术治疗),男12例,女8例;年龄为(41.2±6.6)岁。随访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外固定戴架时间(EFT)、外固定指数(EFI)、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末次随访时根据Ilizarov技术研究和应用协会(ASAMI)标准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分别评估骨缺损愈合和功能恢复情况。根据Paley分类标准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改良组与传统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34例患者术后获18~32个月(平均27个月)随访。改良组EFT[(3.9±1.6)个月]显著短于传统组[(9.8±2.2)个月],EFI[(0.48±0.09)个月/cm]显著低于传统组[(1.42±0.32)个月/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SAS评分[(48.1±4.7)分]显著低于传统组[(61.2±6.2)分]、人均并发症数[(0.8±0.4)种/例]显著少于传统组[(1.4±0.3)种/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间骨愈合结果和AOFAS踝-后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与传统组患者满意分别为13、12例,不满意分别为1、8例;Ⅱ级钉道感染分别为1、8例,未发现分别为13、12例;Ⅲ级钉道感染分别为1、9例,未发现感染分别为13、11例,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与传统骨搬运技术相比,踝关节融合钉结合载抗生素硫酸钙的改良混合骨搬运技术在治疗胫骨远端节段性骨缺损方面展现出更好的效果,具有EFT短、EFI低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改良钛缆系统结合肩锁韧带修复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间在本院使用改良钛缆系统结合肩锁韧带修复进行治疗的21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脱位类型、受伤原因、手术时间、关节活动范围、X线片检查结果、美国肩肘协会评分(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Constant肩关节评分及Karlsson术后疗效评价。结果21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05 ±2.62)个月,手术时间(50.57±8.13)min,术前等待时间(2.71±1.35)d。肩关节活动范围:前屈(167.14±5.19)°,后伸(41.14±2.20)°,外展(167.24±7.07)°,外旋(52.10±4.99)°,内旋(83.33±3.61)°。ASES评分(94.19±4.01)分(86.67 ~ 100分),Constant评分(92.95±4.98)分(78 ~ 99分),根据Karlsson术后疗效评价标准:优为15例(71.4%)、良为6例(28.6%)。结论改良钛缆系统结合肩锁韧带修复技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髓外固定股骨近端接骨板(PFP)及锁定加压接骨板(LCP)辅助双植骨头钉孔道内松质骨、异体骨混合打压植骨及骨不连断端结构植骨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髓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创伤骨科下肢病区收治且完整随访的21例股骨转子下骨折髓内固定术后骨不连患者资料。男15例,女6例;平均年龄为52.3岁(27~65岁)。骨不连类型:萎缩型18例,缺血型3例。患者骨不连手术与骨折初次手术的时间间隔平均为10.3个月(9~13个月),骨折手术均采用髓内固定(PFNA):闭合复位10例,切开复位11例(其中钢丝捆扎8例)。骨不连均采用髓外固定(PFP+LCP)辅助双植骨(头钉孔道内松质骨、异体骨混合打压植骨+骨不连断端结构植骨)治疗。术后12个月采用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结果21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1.4个月(10~12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术后骨不连均获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5.2个月(4~6个月)。1例患者术后出现皮下血肿,再次行清创术。术后12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平均为85.7分(84~92分)。结论PFP接骨板能够有效纠正内翻畸形并坚强固定,LCP接骨板+皮质骨结构植骨能够提供内侧力学支撑,松质骨+异体骨混合打压植骨能够有效增加头钉孔道内骨量,增加近端螺钉的把持力。该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骨折愈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能获得较好的髋关节功能。
简介:摘要股骨骨不连是股骨骨折髓内钉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2.5%。目前,股骨骨不连的治疗方式主要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而手术治疗为首选方式。手术治疗股骨骨不连的金标准是更换髓内钉,但对于非峡部的股骨骨不连,即使更换大直径的髓内钉,仍然不能解决骨不连断端旋转和成角移位的问题;对于营养不良型骨不连、萎缩型骨不连以及有大块骨缺损的骨不连仅通过更换髓内钉并借助自体骨植骨不足以消除断端间隙、增加断端间接触面积,无法为骨不连断端提供一个良好的生物学环境。另外,更换髓内钉时并不显露骨不连断端,故无法取相应的组织进行细菌学培养,对判断骨不连断端是否合并感染有一定难度。双钢板技术是切开直视下找到骨不连部位,并在骨不连断端放置不同角度的两块钢板进行固定。查阅近10年国内外已发表的与双钢板技术治疗股骨骨不连相关的文献,经分析总结得出双钢板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为骨不连的愈合提供了一个三维立体固定模型,具有稳定性强的特点,在改善骨折端的生物学行为和机械稳定性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术后有利于膝关节屈伸活动,同时愈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有效缓解疼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干骨不连翻修手术对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3月至2018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创伤骨科下肢病区采用翻修手术治疗的62例肱骨干骨不连患者资料。男43例,女19例;年龄20~73岁,平均42.3岁。骨不连类型:萎缩型19例,缺血型14例,肥大型29例。记录并分析患者人口统计学数据、临床数据、影像学表现和治疗方法。并通过健康调查12条简表(SF-12)和简明疼痛度量表(BPI)评价肱骨干骨不连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并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评估患者肘关节功能。结果入院时患者SF-12中的生理总评分(PCS)评分为(24.3±5.2)分,SF-12中的心理总评分(MCS)评分为(26.3±3.8)分,BPI中的中严重程度(BPI-S)评分为(6.5±1.9)分,BPI中的疼痛干扰(BPI-I)评分为(6.7±2.5)分。术后1年随访时,PCS评分平均(43.6±8.1)分,MCS评分平均(34.7±4.4)分,BPI-S平均(4.9±1.2)分,BPI-I平均(4.4±1.4)分。以上四组指标术前与术后1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MEPS标准,肘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5.2%(59/62)。通过与文献数据比较,肱骨干骨不连患者术后PCS评分与Barrentt食管、原发性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硅肺患者的PC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MCS与脑卒中患者M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干骨不连是一种破坏性的慢性疾病,对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都有负面影响。虽然对肢体疼痛的影响可以通过翻修手术来缓解,但整个治疗过程可能会对患者造成永久的心理创伤。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加自体髂骨植骨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2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患者资料。男17例,女12例;年龄为35~83岁,平均68.7岁。初次内固定方式:动力髋螺钉固定12例,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13例,髓内钉固定4例。内固定失败原因:头切割8例,骨折不愈合10例,钢板或螺钉断裂6例,髓内钉断裂3例,髋内翻畸形2例。翻修手术均采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加自体髂骨植骨固定。记录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29例患者翻修术后获12~24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4.5个月(3~7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骨不连、再骨折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4.6±1.6)分]显著低于术前[(7.1±2.1)分],髋关节Harris评分[(85.2±8.2)分]、SF-36评分[(75.9±15.5)分]显著高于术前[(48.0±12.7)、(48.7±18.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髋关节Harris评分系统评定疗效:优9例,良15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82.8%。结论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患者,尤其是股骨头颈骨质良好、髋关节状态较好者,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加自体髂骨植骨固定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手术结合药物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在我院符合缩宫素等药物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空心钉与钢板分别联合交锁髓内钉治疗同侧非连续性胫骨干和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34例同侧非连续性胫骨干和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男17例,女17例;年龄26~60岁,平均43.6岁;左18例,右16例。根据内固定方式分为2组:空心钉组16例(采用髓内钉联合空心钉治疗),钢板组18例(采用髓内钉联合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胫骨平台塌陷程度、耗材费用、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下地负重时间、膝关节活动范围、Rasmussen放射学胫骨平台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4例患者术后获得12~28个月(平均17.4个月)随访。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胫骨平台愈合时间、胫骨骨折愈合时间、下地负重时间、膝关节活动范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心钉组术中出血量[(89.4±14.5) mL]、耗材费用[(2.0±0.2)万元]均少于钢板组[(120.8±22.1) mL、(2.6±0.4)万元],皮肤切口长度[(4.1±0.8) cm]短于钢板组[(7.1±0.9) cm],末次随访时Lysholm评分[(89.8±4.5)分]低于钢板组[(93.0±4.2)分],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胫骨平台复位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钢板组术后胫骨平台塌陷程度[0.5(0,2) mm]小于空心钉组的[1.0(0,2) mm],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心钉组1例胫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2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钢板组2例患者伤口延迟愈合,1例骨折延迟愈合,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出现膝部不适,内固定物取出后缓解。结论空心钉与钢板分别联合交锁髓内钉治疗同侧非连续性胫骨干和胫骨平台骨折均可获得良好疗效。采用钢板联合髓内钉治疗虽然创伤大、费用高,但有利于提高胫骨平台的复位质量及术后膝关节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干骺端扩髓和未扩髓治疗老年严重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66例老年严重骨质疏松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9例,女17例;年龄75~89岁[(80.9±3.3)岁]。骨折AO分型:31-A1型23例,31-A2型22例,31-A3型21例。34例接受干骺端扩髓PFNA固定治疗(扩髓组),32例接受干骺端未扩髓PFNA固定治疗(未扩髓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术中失血量、显性失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量、输血率、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估髋部功能。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17个月[(13.5±1.1)个月]。扩髓组总失血量[(976.3±210.1)ml]、隐性失血量[(712.4±224.4)ml]、术中失血量[(139.4±21.0)ml]、显性失血量[(263.8±36.3)ml]、术后引流量[(124.4±29.5)ml]均大于未扩髓组[(799.0±119.5)ml、(603.0±136.4)ml、(94.1±18.8)ml、(195.9±35.4)ml、(101.9±27.5)ml](P<0.05)。扩髓组输血量[2(0,2)U]和输血率[53%(18/34)]均大于或高于未扩髓组[0(0,1.5)U、25%(8/32)](P<0.05)。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1,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头颈骨块的楔形撑开畸形、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切口感染、肺栓塞或脂肪栓塞。两组医源性外侧壁骨折、下肢静脉血栓和术后内科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严重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干骺端扩髓和未扩髓治疗均可获得满意的疗效,而PFNA干骺端未扩髓较扩髓治疗具有围术期失血量少、输血率低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