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pheochromocytomes and paragangliomas,PCC/PGL)是分别产生于肾上腺髓质的嗜铬细胞和自主性副神经节的、少见的神经内分泌腺肿瘤,部分PCC/PGL由基因的突变引起。PCC/PGL具有广泛的遗传异质性,有20多个易感基因的突变可引起PCC/PGL。易感基因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基因,如SDHx(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VHL、PHD2、FH、IDH、HIF2A和MDH2通过"伪缺氧"信号转导通路使嗜铬细胞发生转化,第二类基因,如RET、NF1、KIF1Bβ、MAX和TMEM127等,则通过激酶信号转导通路使嗜铬细胞发生转化。本文综述了SDHx(包括SDHD、SDHC、SDHB、SDHA、SDHAF1和SDHAF2基因)引起的PCC/PGL的基因型与临床表现型的关系、遗传异质性以及其在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目前尚未完全揭晓的PCC/PGL发病的分子机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以期对研究PCC/PGL的发病机制、传递规律及其诊断、病情恶化风险评估和发现潜在的治疗手段有所启示,也可以为临床遗传咨询的改进提供理论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4%中性甲醛及Bouin液两种固定液对含有大量脂肪组织的淋巴结石蜡病理切片质量的影响,优选适用淋巴结制片的固定液。 方法 选择4%中性甲醛及Bouin液两种固定液,对含有大量脂肪组织的淋巴结进行固定,常规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对比观察其染色效果。 结果 4%中性甲醛及Bouin液两种固定液对含有大量脂肪组织的淋巴结石蜡病理切片质量存在影响,4%中性甲醛固定的切片偏厚、易碎、不完整、有大空洞,组织结构欠清晰,染色对比不良;Bouin液固定的切片完整易切、平整不脱片、薄厚适中,组织结构较清晰,层次分明。结论 Bouin液固定的有大量脂肪组织的淋巴结切片顺利,着色良好,不引起收缩、空洞及过度硬脆。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隐裂牙牙髓病患者采取冠修复与根管同步治疗的效果。方法:参与此次研究的对象为本院在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88例隐裂牙牙髓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常规治疗),实验组(44例,冠修复与根管同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分析,可见实验组较高(P<0.05)。两组疼痛率对比分析,可见实验组较低(P<0.05)。结论:在隐裂牙牙髓病患者治疗中采取冠修复与根管同步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此种治疗方法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本文深入剖析公司成本管控模式的现状,梳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系统阐述了推行目标成本管理的必要性及具体实施方法。文章旨在构建以目标成本为核心的全过程、全要素、多维度成本管控新模式,通过目标成本制定、分解、控制、考核、优化等多重循环,全面提升成本管控实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的不同影像组学模型预测术前脑胶质瘤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效能。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4例大脑胶质瘤患者的MRI影像资料,包括T1WI、T2WI、ADC及T1WI增强序列。其中MGMT启动子甲基化阳性58例,阴性56例,按8∶2比例分为训练组(91例)与验证组(23例),在T2WI及T1WI增强序列分别对肿瘤加水肿区及肿瘤核心区进行三维手工分割,提取总共688个影像组学特征,采用主成分分析进行特征降维,方差分析用于特征筛选,应用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算法、Lasso的逻辑回归算法(Logistic regression via Lasso,LR-Lasso)、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贝叶斯分类器(native Bayes,NB)构建诊断模型,5倍交叉验证方法用于训练模型,验证组数据用于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ROC曲线用于计算模型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用于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LR模型的AUC值、准确率为0.90和91%,敏感度和特异度为92%和91%,LR-Lasso模型的AUC值、准确率为0.80和74%,敏感度和特异度为67%和82%,SVM模型的AUC值、准确率为0.89和87%,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3%和91%,NB模型的AUC值、准确率为0.69和74%,敏感度和特异度为75%和72%。基于LR模型预测效能最高。结论MRI影像组学模型对预测术前脑胶质瘤MGMT启动子甲基化的状态具有一定应用价值,4种模型预测效能中LR模型预测效能最高。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研究完全自理能力患者行开颅手术围手术期留置尿管时间,尽快拔除尿管,加速患者术后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机率,缩短住院天数,加强科室床位周转,降低患者住院费。方法:选取我科室2020年1月1日以来,完全自理能力行开颅手术的患者进行研究,选取前10例进行择期开颅手术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按照医嘱时间拔除尿管,选取接下来的10例进行择期开颅手术的患者,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讲解留置导尿的意义、操作流程、留置过程中会产生的不适感,指导患者练习床上排尿等方法,术后第二日,对患者进行憋尿指导,练习夹闭尿管后拔除尿管,观察患者置管期间的相关因素,拔管后排尿情况,以及留置尿管期间,患者尿常规情况,有无尿路感染的情况,得出结果,与之前的临近期数据进行比较,再对接下来的10例患者进行拔除尿管的时间进行整改,最终得出最适当的留置尿管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术后拔除尿管的时间(3±1)天,留置尿管期间没有发生尿管拉伸及尿路感染情况,留置尿管造成的不适在患者可接受范围内,尿管拔除后没有出现二次置管的情况,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日缩短,患者满意度提高,组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自理能力患者行开颅手术后,尽早拔除尿管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术后康复,缩短住院天数,提高临床周转率和治疗满意度,该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13N-NH3、11C-蛋氨酸(MET)及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在疑似脑胶质瘤患者诊断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0年9月至2017年12月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90例临床怀疑脑胶质瘤患者[男54例,女36例;年龄(40.0±14.0)岁],均行13N-NH3、11C-MET及18F-FDG PET/CT显像。所有患者经组织病理或随访确诊。对获得的图像进行视觉分析[病灶放射性摄取高于对侧正常脑实质为阳性(+),等于/低于对侧正常脑实质为阴性(-)]和半定量分析[以病灶(L)最大标准摄取值(SUV)除以对侧白质(WM)平均SUV,得到L/WM比值为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比较3种显像方法及三者联合应用对脑肿瘤的诊断效能和区分高低级别胶质瘤的能力。结果90例患者中,高级别胶质瘤30例、低级别胶质瘤27例、非胶质瘤脑肿瘤10例、非肿瘤性病变(NNL)23例。视觉分析中,13N-NH3、11C-MET及18F-FDG PET/CT显像诊断脑肿瘤的灵敏度分别为62.7% (42/67)、94.0% (63/67)和35.8% (24/67),特异性分别为95.7% (22/23)、56.5% (13/23)和65.2% (15/23),准确性分别为71.1%(64/90)、84.4%(76/90)和43.3% (39/90);三者联合使用时,以11C-MET/13N-NH3/18F-FDG的+/+/+、+/+/-和+/-/-代谢模式为肿瘤病变诊断标准,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提高至73.9%(17/23)和88.9%(80/90),灵敏度仍为94.0% (63/67)。半定量分析中,L/WM比值ROC曲线分析示,13N-NH3和11C-MET PET/CT显像诊断脑肿瘤的灵敏度分别为64.2%(43/67)和89.6%(60/67),特异性分别为100%(23/23)和69.6%(16/23),AUC分别为0.819和0.840(z=-0.316,P>0.05)。13N-NH3、11C-MET及18F-FDG PET/CT显像鉴别高低级别胶质瘤的准确性分别为86.0%(49/57)、87.7%(50/57)和93.0%(53/57),AUC分别为0.896、0.928和0.964(z值:-0.554~1.334,均P>0.05)。结论13N-NH3 PET/CT显像鉴别脑肿瘤与NNL特异性高,但灵敏度较低;11C-MET检测脑胶质瘤的灵敏度最高,但与18F-FDG一样,在NNL中有摄取。13N-NH3、11C-MET及18F-FDG PET/CT显像均可用于脑胶质瘤的分级评估,联合使用有助于脑胶质瘤的准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