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部多个精细化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共收治软组织缺损患者30例33指,均伴有肌腱、指骨外露,缺损面积1.5 cm×2.5 cm~4.5 cm×6.5 cm,均采用以足部为供区的移植修复。其中,游离足内侧动脉瓣修复12指,游离跗外侧动脉瓣修复10指,腓侧趾底动脉瓣修复11指,瓣切取面积为2.0 cm×3.0 cm~5.0 cm×7.0 cm。供区25例采用美容缝合,5例植皮修复。术后定期随访。结果33指移植顺利成活30指,2指术后24 h发生动脉危象,经手术探查后消除,1指因静脉危象局部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本组患者随访3~14个月,平均12.5个月,瓣质地良好,外形美观,TPD为8~10 mm,感觉恢复至S3~S4。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优26例,良4例。结论游离以足部为供区的精细化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供区隐蔽,外形美观,手指功能恢复良好。

  • 标签: 足部 外科皮瓣 手指 软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带神经股前外侧瓣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瓣在足踝部软组织损伤修复中的效果,为临床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显微外科修复重建中心收治的以瓣修复的足踝部软组织损伤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带神经股前外侧瓣组(A组)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瓣组(B组)。统计2组瓣的一期存活率;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将瓣按评分设为优、良、可3个等级,计算优良率;统计2组瓣供区并发症发生率。采用SPSS 26.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用均值±标准差表示,分类变量行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38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A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平均年龄42.1岁,缺损面积4 cm× 6 cm~11 cm×16 cm,术后平均随访12.3个月;B组17例,男11例,女6例,平均年龄45.3岁,缺损面积5 cm×5 cm~10 cm×14 cm,术后平均随访11.3个月。2组患者年龄、性别、受伤原因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瓣切取面积分别为(53.0±12.2) cm2和(46.4±9.62) cm2,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24,P=0.076)。2组瓣均成活,其中A组术后2例瓣远端部分坏死,后期处理后愈合;B组瓣1例术后发生血管危象,探查减压后瓣存活。A组瓣一期存活率90.5%(19/21),B组瓣一期存活率94.1%(16/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A组瓣优10例,良7例,可4例,优良率81.0%(17/21);B组瓣优3例,良3例,可11例,优良率35.3%(6/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A组瓣供区愈合良好,无相关并发症出现,B组2例(11.8%)瓣供区术后出现瘢痕挛缩畸形,影响小腿功能,二期瘢痕松解后功能恢复,2组供区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3)。结论带神经的股前外侧瓣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瓣均能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成活率高,但带神经股前外侧瓣较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瓣优良率高,对供区影响更小。

  • 标签: 外科皮瓣 股前外侧皮瓣 腓肠神经营养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国内外报道的肾移植术后BK病毒(BKV)激活的危险因素进行荟萃分析,为临床BKV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系统检索PubMed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从建库至2019年7月公开发表的关于肾移植术后BKV激活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论文,并通过其参考文献进行手工补充搜索。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2篇文献,其中英文15篇、中文7篇。结果显示血液中检测到BKV的危险因素为排斥反应(OR=1.91,95%CI:1.30~2.80)、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OR=1.51,95%CI:0.99~2.31)、服用他克莫司(OR=1.50,95%CI:1.22~1.84)、使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诱导(OR=1.75,95%CI:1.02~2.98)、使用输尿管支架(OR=1.98,95%CI:1.19~3.30)和合并CMV感染(OR=2.23,95%CI:1.61~3.09);而尿液中检测到BKV的危险因素为持续服用糖皮质激素(OR=1.49,95%CI:1.09~2.04)。结论肾移植术后服用他克莫司、合并CMV感染、使用输尿管支架和ATG诱导的受者发生BKV血症的风险更高,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的肾移植受者发生BKV尿症的风险更高。

  • 标签: 肾移植 BK病毒 危险因素 荟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足底内侧动脉瓣修复手掌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应用游离足底内侧动脉瓣修复手掌部软组织缺损23例,其中,游离携带足底内侧神经19例,不带神经的4例。软组织缺损面积4.0 cm×5.0 cm~9.0 cm×10.0 cm,瓣动脉蒂部与桡动脉终末支吻合13例,与尺动脉吻合10例。瓣供区均植皮修复。门诊随访4~12个月,观察瓣质地、感觉、供区愈合情况。结果23例瓣顺利成活20例;2例术后动脉危象,经手术探查后危象解除,瓣成活;1例瓣远端少许坏死,经清创、换药后创面愈合。末次随访时,瓣质地可,外形美观,供区愈合良好。按照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瓣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19例,良4例。感觉恢复S3+ 7例,S3 12例,4例未带神经的感觉恢复较差。结论足底内侧动脉瓣供区隐蔽,穿支较恒定,尤其是携带足底内侧神经时,瓣感觉恢复良好,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足底内侧动脉皮瓣 手掌 皮神经 软组织缺损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底内侧动脉浅支为蒂的游离足底内侧动脉瓣(MPAF)修复拇指和手指指腹创面的疗效。方法2020年11月-2022年1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手外科采用足底内侧动脉浅支为蒂的游离MPAF修复10例(10指)拇、手指指腹缺损,其中切割伤3例,电锯伤2例,挤压伤2例,撕脱伤3例。损伤指别:示指4指,拇指3指,中指2指,环指1指。入院后行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足底内侧动脉走行情况,急诊行游离MPAF修复指腹缺损,供区取植皮覆盖。清创后软组织缺损面积2.0 cm×2.5 cm~3.0 cm×4.5 cm,瓣切取面积2.5 cm×3.0 cm~3.5 cm×5.0 cm。由同一组医生进行门诊随访,评估术后效果,并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0例以足底内侧动脉浅支为蒂的游离MPAF全部成活,移植瓣的色泽、质地、厚薄与指腹匹配,外观逼真,不需要二期行瓣修薄,其中2例瓣远端出现水疱,抽液换药后愈合。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瓣TPD为4~7 mm;供区全厚移植成活良好;末次随访时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手功能,结果优8例,良2例。结论足底内侧动脉浅支为蒂的游离MPAF修复拇、手指指腹缺损,血供可靠,质地优良,外形美观。

  • 标签: 足底内侧动脉皮瓣 拇指 手指 指腹 移植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携带两套血供的下腹壁联合(体)瓣修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环形缺损的疗效。方法2018年3月-2020年6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手外科收治脱套伤致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环形缺损患者15例,缺损范围:25.0 cm×9.0 cm~30.0 cm×18.0 cm。急诊予以彻底清创及创面VSD处理,待创面肉芽组织红润后,以下腹壁为供区,根据创面特征设计形状及大小匹配的联合瓣。穿支组合包括腹壁下动脉(DIEA)、腹壁浅动脉(SIEA)以及旋髂浅动脉(SCIA)。供区直接Ⅰ期闭合。由同一组医生门诊随访评估术后效果。结果术后除1例瓣边缘部分坏死,经Ⅱ期植皮后愈合,其余14例瓣全部成活,供、受区创面均Ⅰ期愈合。随访时间18~24个月,平均20个月。瓣外形满意,质地柔软,末次随访时未出现异常毛发生长、色素沉着等;供区仅遗留线形瘢痕,未出现腹壁疝等并发症。7例上肢功能重建按臂、肩和手功能评定标准(DASH)评分,优5例、良2例;8例下肢功能重建按下肢功能评定标准(LEFS)评分,优5例、良3例。结论携带双血供的下腹壁联合瓣供区隐蔽,设计简单,穿支搭配灵活,切取面积大,能修复肢体大面积软组织环形缺损,以最大程度实现保肢治疗。

  • 标签: 下腹壁 联合皮瓣 四肢 软组织缺损 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背动脉动脉穿支瓣(TAP)在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应用TAP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12例,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24~ 58 (41.5±3.0)岁。手背软组织缺损大小为7.0 cm×5.0 cm~ 15.0 cm×12.0 cm,创面污染严重。在急诊下行清创探查加VSD处理,骨折予以克氏针固定,术后7~ 14 d创面条件允许时,予以游离TAP修复,瓣大小为7.5 cm×5.5 cm~ 15.5 cm× 12.5 cm。瓣血管蒂9例为胸背动脉外侧支,3例为胸背动脉内侧支。瓣供区均直接缝合,术后定期随访。结果10例瓣顺利成活,2例术后出现静脉危象,经探查解除危象后瓣成活。3例瓣稍臃肿,在术后3个月二期修薄。随访3~ 18个月,瓣颜色与受区相似,外形美观,质地可,供区可见线形瘢痕。结论TAP血供可靠,血管管径较粗,瓣供区隐蔽,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胸背动脉穿支皮瓣 手背软组织缺损 修复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瓣(ALTF)修复电击伤后头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年2月-2019年1月,共收治因电击伤致头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伴有颅骨外露患者25例,缺损的软组织面积6.5 cm×5.0 cm~19.0 cm ×9.5 cm。一期急诊行头部扩创加VSD,待创面清洁后二期采用游离ALTF进行修复,瓣供区11例直接拉拢缝合,11例游离腹股沟全厚植皮修复,3例设计旋髂浅动脉带蒂瓣修复。术后定期随访,观察瓣外形、质地、感觉恢复及供区愈合情况。结果本组21例瓣顺利成活,2例出现血管危象,经过手术探查后消除,瓣成活,2例瓣远端部分坏死,经过换药后愈合。25例均获随访,时间2~26(平均14.3)个月,瓣外观良好,质地柔软,其中2例因瓣臃肿,二期行瓣修薄;大腿供区愈合良好,无明显臃肿。结论采用游离ALTF修复电击伤后头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具有抗感染能力强、修复契合度高、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电击伤 股前外侧皮瓣 头部软组织缺损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旋髂浅动脉(SCIA)设计的联体瓣修复下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2月-2019年6月收治的脱套伤致下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15例,缺损范围为25.0 cm×8.0 cm~50.0 cm×15.0 cm。急诊予以彻底清创及创面VSD处理,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红润后,以下腹壁及侧胸壁为供区,根据创面特征设计形状及大小匹配的联体瓣;穿支组合包括双侧SCIA、SCIA加胸背动脉(TA)降支;供区直接一期闭合;由同一组医生门诊随访评估术后效果。结果术后除1例纵向瓣边缘部分坏死,经二期植皮后愈合,其余瓣全部成活,供、受区创面均Ⅰ期愈合。随访时间16~24个月,平均18个月;瓣外形满意,质地柔软,末次随访时未出现异常毛发生长、色素沉着等;供区仅遗留线形瘢痕,未出现腹壁疝等并发症,肩、髋、膝活动未受影响;小腿及足踝功能重建满意,按下肢功能评定标准( LEFS)评分,优7例、良1例,按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标准评定,结果优6例、良1例。结论基于SCIA制备的联体瓣,供区隐蔽,设计灵活,切取面积大,能修复肢体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以最大程度实现保肢治疗。

  • 标签: 旋髂浅动脉 胸背动脉 联体皮瓣 下肢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感觉神经的足内侧静脉瓣修复末节指腹缺损的临床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自2015年5月至2018年10月,我们采用带感觉神经的足内侧静脉瓣修复末节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4例21指。缺损面积为1.8 cm×0.6 cm~2.9 cm×2.1 cm,瓣设计至少含1条隐神经足内侧支或足底内侧神经支,供区采用全厚片植皮或直接缝合。结果术后21指瓣全部存活。供区植皮创面均Ⅰ期愈合。2例手指出现瘢痕屈曲挛缩畸形,远指间关节活动度大于60°。术后随访4~22个月,平均12个月,瓣外观良好,色泽、质地与周围皮肤相似,两点分辨觉为6.0~8.0 mm,平均6.8 mm。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手指主动活动度:优16指,良3指,可2指。瓣感觉功能按照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BMRC)感觉评定标准(1954)评定:S4 15指,S3 5指,S2 1指。结论带感觉足内侧静脉瓣外观、质地接近手指,能修复受损的神经,重建末节指腹的感觉及功能,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指损伤 外科皮瓣 感觉神经 静脉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以旋髂浅动脉为血供的嵌合瓣修复足部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共收治创伤后足部复合组织缺损25例,其中男17例,女8例,年龄25~59岁,平均41.3岁;清创后创面面积3.0 cm×11.5 cm~9.0 cm×16.0 cm;骨缺损长度2.0~6.0 cm;均采用游离以旋髂浅动脉为血供的嵌合移植修复,瓣切取面积3.5 cm×12.0 cm~9.5 cm×16.5 cm,携带髂骨长度2.5~6.5 cm。瓣供区20例采用美容缝合直接关闭,5例切取面积较大,采用皮肤牵张闭合器关闭。术后定期随访。结果25例嵌合瓣顺利成活23例;1例术后第1天出现动脉危象,经手术探查后消除;1例因切取面积较大,瓣远端少许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髂骨填充后骨愈合良好,无骨不连、骨质吸收等并发症发生。25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12.5个月,瓣色泽良好,质地可,足部功能按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评分标准评定:优18例,良5例,可2例。腹股沟瓣供区可见线形瘢痕,无明显功能障碍。结论游离以旋髂浅动脉为血供的穿支瓣,瓣供区隐蔽,穿支恒定,携带髂骨时修复足部复合组织缺损,可获取满意的临床疗效。

  • 标签: 旋髂浅动脉 嵌合皮瓣 复合组织缺损 创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外置结合下腹壁联体瓣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8例胫骨严重开放性骨折患者,男15例,女3例;年龄25~58岁,中位年龄38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9例,高处坠落伤3例,重物砸伤6例。其中Gustilo III B型6例,III C型12例。一期急诊扩创探查、外置胫骨LCP复位固定骨折块及VSD处理;二期根据缺损部位及范围,制备携带足够长度血管蒂的下腹壁联体瓣,腹部供区均一期闭合。采用电话加微信方式随访。结果本组术后除1例瓣因静脉危象探查无效,腓肠肌肌瓣转位覆盖原位缺损外,其余瓣全部成活,供、受区创面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愈合良好,无骨感染、骨不愈合等;瓣外形满意,质地柔软,未出现明显色素沉着;供区仅遗留线形瘢痕,未出现腹壁疝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按Johner-Wruhs评分达优12例,良6例。结论一期外置LCP可以解放膝、踝关节及保护局部软组织,二期游离双蒂下腹壁联体瓣可覆盖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两者结合显著降低术后感染率、减少手术次数及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联体皮瓣 下腹壁 锁定加压钢板外置 胫骨 开放性骨折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吻合血管游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桥接创面修复断指再植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9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断指患者62例,根据手术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缩短指骨断指再植,观察组行吻合血管游离腕横纹+组织瓣桥接创面修复无缩短断指再植。比较两组血运情况(氧分压、氧饱和度、患指微循环检测值、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断指成活情况、手指功能及断指运动功能。结果观察组氧分压、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患指微循环检测值低于对照组,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断指颜色正常比例(93.55%,29/31)、张力正常比例(83.87%,26/31)及成活率(96.77%,30/31)均高于对照组(67.74%,21/31;58.06%,18/31;74.19%,23/31),P均<0.05。观察组手指功能恢复优良率(90.32%,28/31)高于对照组(64.52%,20/31),P<0.05。观察组断指灵巧度、活动度、肌力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吻合血管游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桥接创面修复无缩短断指再植治疗断指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改善血运情况,促进手指功能恢复。

  • 标签: 断指 无缩短断指再植术 吻合血管游离腕横纹 组织瓣桥接创面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腹腔镜直肠癌根治经预防造口切口娩出标本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1年9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155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联合预防性回肠造口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标本娩出途径不同分为经预防造口切口娩出标本组(46例)和耻骨上另切口娩出标本组(109例)。结果纳入的155例患者中除28例患者因术后时间尚短,其余均完成造口还纳手术。与耻骨上另切口娩出组相比,经预防造口组手术时间[(243±66)min比(281±73)min,t=3.003,P<0.01]和术后住院时间更短[(7.5±2.2)d比(8.8±4.3)d,t=2.516,P<0.05]。两组的中失血量、中输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手术相关并发症及造口相关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预防造口娩出组的造口较大(P<0.01),但两组的造口还纳时间、延期还纳的比例、造口粘连程度、还纳手术时间及还纳手术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合并末端回肠转流经预防造口切口娩出标本更具有微创手术的优势。

  • 标签: 直肠肿瘤 回肠造口术 腹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