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中晚期消化道肿瘤化疗后便秘患者应用中医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样本即为来源于我院收入的 中晚期消化道肿瘤化疗后便秘患者 78 例,并分为参照组(采纳常规护理)和实验组(采纳中医护理)各 39 例,对比 2 组的效果。 结果:就腹胀、腹痛、便秘以及烦躁等症状发生率而言,实验组均明显低于参照组, χ 2 = 11.021 , 12.659 , 12.037 , 10.364 ; P =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就首次排便时间以及排便频率积分而言,实验组 明显优于参照组,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晚期消化道肿瘤化疗后便秘患者应用中医护理的效果十分满意,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置管行肠内营养治疗重症脑出血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肠内营养治疗的85例重症脑出血患者,根据肠内营养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鼻胃管组(44例)和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置管组(41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的肠内营养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与鼻胃管组比较,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置管组患者的腹泻、胃潴留、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率较低,管道堵塞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置管组患者的住院时间[(35.2±4.7) d]低于鼻胃管组患者的住院时间[(37.6±5.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胃管组、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置管组患者肠内营养治疗后NRS2002评分分别为(1.73±0.52)分、(1.87±0.6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脑出血患者采用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置管行肠内营养治疗,可降低腹泻、胃潴留、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但应注意降低胃空肠造瘘术置管的堵管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全程引导穿刺和定位导管尖端在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very/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ELBWI)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接受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的VLBWI/ELBWI进行前瞻性研究,以患儿住院号末位奇偶数分为超声组和X线组,超声组予床旁超声引导穿刺、定位导管尖端,X线组凭经验穿刺置管,予床旁X线定位导管尖端;再依据出生体重分为VLBWI组、ELBWI组。应用SPSS 25.0统计软件比较组间置管时间、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导管尖端清晰显示率、原发性异位率、继发性异位率、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共纳入118例患儿,超声组57例(VLBWI组50例、ELBWI组7例),X线组61例(VLBWI组54例、ELBWI组7例)。超声组置管时间[(23.2±7.1)min比(34.1±7.5)min]、一次性成功率(93.0%比65.6%)、尖端显示率(96.5%比83.6%)、原发性异位率(7.0%比24.6%)、并发症发生率(7.0%比21.3%)优于X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ELBWI组以上5项均优于X线ELBWI组,超声VLBWI组仅置管时间、一次性成功率优于X线VLBW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VLBWI/ELBWI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定位便捷、精确,可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放射暴露和重复置管损伤;超声追踪定位导管并及时调整可减少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VLBWI/ELBWI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对接受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术的口腔颌面肿瘤患者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于我院进行口腔颌面部肿瘤治疗的64例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32例/组。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相关情况。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3%,对照组>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口腔颌面肿瘤患者,进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术后使用综合护理进行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中运用人文关怀护理的效果。方法:于2022年3月-2023年5月,选取本院诊治的86名恶性肿瘤患者,将其分为2个小组,对比组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在实验组合并人文关怀的护理方法,并对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了考察。结果:实验组与对比组相比,实验组的焦虑、抑郁得分降低更显著(P<0.05);与对比组相比,实验组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P<0.05);实验组和对比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35%和74.42%;结论:在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中运用人文关怀的方法,能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简介:【摘要】 目的:比较分析无缝隙护理模式对甲状腺肿瘤患者康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0年01月至2021年06月期间,我院收治住院的98例患者选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无缝隙护理,比较两组的治疗医从性、心理质量评分、术后结局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患者实施无缝隙护理模式干预后,观察组治疗医从性与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出血率、术后感染率以及再入院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后 SAS、S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甲状腺肿瘤的患者实施无缝隙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优化患者的治疗效率与临床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肿瘤护理人员的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23年3~4月份我院肿瘤护理人员40名,进行了调查分析。肿瘤护理人员营养知识获取途径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通过对40名受试者发放问卷,获得40份有效问卷。结果:40名肿瘤护理人员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问卷总分为(63.50±14.87)分,及格率为62.0%,优秀率为13.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职称和学历是肿瘤护理人员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肿瘤护理人员对营养治疗的态度和行为水平较高,营养知识水平较低。根据影响因素开展营养相关培训十分必要。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标是分析在肿瘤护理中运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实效。方法:在2022年5月至2023年4月间,我们依据可行性选择了72位肿瘤患者,并以随机方式将他们分为两组,各36位。在这两组中,实验组使用PICC作为治疗工具,而对照组则接受了常规护理。我们对比了两组的治疗成果、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满意度、导管保留期和一次性成功置管的概率。结果:研究结果指出,实验组的总体治疗效果(84.72%)和护理满意度(92.36%)都显著优于对照组(分别为62.50%和70.83%),这些差异在统计学上是显著的。同时,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8.06%)明显低于对照组(48.61%),这个差异也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除此之外,实验组的一次性成功置管率(95.83%)和导管保留时间(平均为88.23±11.05天)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0.83%和平均为8.17±1.95天),这些差异都具有显著意义。结论:在肿瘤护理中使用PICC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并且可以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此外,通过使用PICC,我们还可以有效地延长导管保留期和提高一次性成功置管的概率,从而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这些结果都证明,在肿瘤护理中运用PICC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了解肿瘤专科医院实习护生对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延续护理认知情况。方法:于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通过随机抽样法选取某市肿瘤专科医院实习护生120名,选择延续护理知识调查表对实习护士调查,了解其对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延续护理认知情况。结果:全部120名实习护生中,熟悉主要内容、了解部分内容的护生人数分别为25名(20.83%)、20名(16.67%)。77名因为不了解相关知识,同时缺少专人指导;22名缺少学习的有效途径;21名因工作任务重而缺少学习时间。在全部95名有一定延续护理相关知识的实习护生中,42名实习护生主要是利用网络搜索或者阅读书籍;27名实习护生主要是利用与带教教师交流获得相关知识;24名实习护生时利用课本或教师授课获得相关知识;2名实习护生是利用学术讲座获得相关知识。结论:肿瘤专科医院实习护生对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延续护理认知程度较低,大部分实习护生并不了了解延续护理的相关知识,应认真做好延续护理相关技能及知识的培训,让其延续护理认知程度显著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护理在急性胸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所有急性胸痛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整理后,随机挑选在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患者进行本次实验,通过两组随机均分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中分别包含30例患者。实验组患者实施急诊护理管理,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护理。记录所有患者护理效果,并进行相应的对比。结果本次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较对照组来说明显更优,其治愈率和稳定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急性胸痛患者进行护理时,应用急诊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状况,提高患者治愈率,且还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致残率,降低不良护理结果。是一种积极且安全的护理方案,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