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长舒霖®来得时®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安全。方法多中心、随机、开放、平行组、阳性药物对照、Ⅲ期临床研究,入选578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区组分段随机方法将受试者按3∶1的比例随机进入长舒霖®组来得时®组,治疗2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标准餐后2h血糖(2hPG)、8点指尖血糖谱、结束时HbA1cFPG达标率以及低血糖事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甘精胰岛素特异性抗体阳性率。结果治疗24周后长舒霖®组与来得时®组的HbA1c分别下降1.16%1.25%,FPG分别下降3.05 mmol/L2.90 mmol/L, 2hPG分别下降2.49 mmol/L2.38 mmol/L,上述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治疗前后8点指尖血糖谱以及结束时HbA1cFPG达标率相似(P值均>0.05)。长舒霖®组与来得时®组总体低血糖发生率 (38.00%39.01%)夜间低血糖发生率(17.25%16.3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大部分为无症状低血糖,两组均无重度低血糖。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61.77%比52.48%)甘精胰岛素特异性抗体阳性率(24周时6.91%比3.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长舒霖®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安全与来得时®相当,并具有良好的耐受

  • 标签: 糖尿病,2型 甘精胰岛素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2(NLRP2)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SNP)与经典1型糖尿病(T1DM)的相关。方法选取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代谢内分泌科的510例经典T1DM患者本地区531名无血缘关系的健康志愿者研究对象。利用质谱法对其NLRP2基因的rs1043673位点进行基因分型。两组间般资料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T1DM患者组与对照组之间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比较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NLRP2多态与各项临床特征的分析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NLRP2基因rs1043673位点的等位基因基因型两组之间的分布无明显差异。T1DM患者中,rs1043673多态与空腹C肽(P=0.029)、餐后2 h C肽(P=0.017)以及GADA的抗体滴度(P=0.043)均有关。结论NLRP2基因的rs1043673多态与中国汉族T1DM患者的临床特征有关。

  • 标签: 糖尿病,1型 NLRP2基因 多态性,单核苷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各年龄阶段1型糖尿病(T1DM)患者发生蜜月期的情况,以及蜜月期对各年龄阶段起病患者胰岛功能影响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至2018年10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T1DM综合管理门诊规律随访就诊的305例新发T1DM患者。将不同起病年龄患者分为儿童起病组(0~11岁,118例)、青少年起病组(12~18岁,71例)成人起病组(>18岁,116例)。分析T1DM患者基线随访过程中收集到的临床资料各项检测指标,每3个月随访过程中,混合餐耐受试验出现任点C肽>300 pmol/L或胰岛素剂量校正的糖化血红蛋白指数≤9判断蜜月期起止时间,起病12个月内直未达到蜜月期标准的患者定义无蜜月期。蜜月期持续时间比较采用Kaplan-Meier、Log-rank法进行生存分析,起病4年内重复测量的随访C肽数据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结果305例T1DM患者中共有202例出现蜜月期,蜜月期发生率66.2%。青少年起病组、儿童起病组成人起病组中的蜜月期发生率逐渐降低,分别为87.3%(62/71)、61.0%(72/118)58.6%(68/116),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内比较儿童起病组与成年起病组患者间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9)。儿童起病组、青少年起病组成年起病组的蜜月期持续时间分别为7.1(5.1,13.2)、13.6(7.3,23.4)10.3(6.5,16.9)个月,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4年内C肽分析显示,无蜜月期患者中,成人起病组2 h C肽低于儿童起病组(P=0.029),空腹C肽两组差异无统计意义(P=0.520);而在有蜜月期患者中,成人起病组空腹C肽2 h C肽均明显高于儿童起病组(P值分别为0.0180.002)。结论青少年起病患者蜜月期发生率比成年儿童起病患者更高,儿童起病患者蜜月期持续时间更短。蜜月期是成年起病患者保留胰岛功能的有利因素。

  • 标签: 糖尿病,1型 蜜月期 年龄 胰岛功能 C肽
  • 简介:摘要1型糖尿病(T1DM)因胰岛功能衰竭、胰岛素绝对缺乏,患者血糖波动大,治疗与管理困难。近十年国内外T1DM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2021版)》应运而生。2021版指南2012版首部《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的基础上更新修订,强调个体化精准诊治,推动新知识、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的综合应用,旨在规范我国T1DM的诊断治疗综合管理,提高T1DM及其血糖、并发症的控制与预防水平,持续改进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糖尿病,1型 指南 解读
  • 简介:摘要1型糖尿病(T1DM)是儿童糖尿病的主要类型,约占80%。而实际上T1DM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研究显示,高达50%的患者成年期发病,其中约半数被误诊2型糖尿病。成人T1DM的临床表现具有很大的异质。与儿童T1DM相比,成人T1DM的临床表现较轻(酮症倾向较弱,空腹餐后C肽水平较高)、胰岛自身免疫进程较缓,加之抗体检测技术敏感性普及等问题,临床上正确诊断成人T1DM仍具有定挑战。本文将结合国内外大型临床研究中有关T1DM诊断的研究数据,围绕T1DM与成人T1DM的诊断分型难点要点展开论述。

  • 标签: 糖尿病,1型 诊断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口服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惰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15年3至5月对"中国城市三级甲等医院T2DM费用调查研究"中基线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的患者进行随访,6个月后了解患者药物治疗情况,如6个月后治疗方案未做升级,即未增加≥1种的口服降糖药物、未起始胰岛素或未起始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即被视为临床惰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变量分析识别临床惰性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共纳入T2DM患者178例,其中男101例(56.7%),女77例(43.3%),年龄(58±11)岁,糖尿病病程(7±7)年,HbA1c(8.6±1.6)%。T2DM患者总体临床惰性发生率52.2%(93/178),增加口服降糖药物种类、起始胰岛素或者起始GLP-1受体激动剂的比例分别为30.9%(55/178)、16.3%(29/178)0.6%(1/178)。临床惰性的影响因素包括HbA1c7.5%~8.9%(OR=3.437,95%CI:1.421~8.309)HbA1c≥9.0%(OR=9.738,95%CI:3.634~26.90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OR=2.732,95%CI:1.004~7.431)、使用两种以上口服药物(OR=2.651,95%CI:1.248~5.635)以及糖尿病病程(OR=1.064,95%CI:1.005~1.126)。结论超过半数血糖控制不达标的T2DM患者治疗过程中存在临床惰性。病程长、血糖控制差、使用两种以上口服药物以及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更容易出现临床惰性。

  • 标签: 糖尿病,2型 临床惰性 口服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成人隐匿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的临床特征,探讨据此是否可以建立LADA诊断模型。方法分析2016年5月至2017年1月岳阳市中心医院代谢内分泌科门诊住院的新诊断T2DM患者302例,均完善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检测。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LADA诊疗的共识,将其分为LADA组(18例)T2DM组(284例)。分析两组患者的般临床资料临床生化指标;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方法,评估建立LADA诊断模型的可行。结果⑴与T2DM组患者相比,LADA组患者起病年龄更轻,"三多少"症状更多见(P<0.05);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腰臀比(WHR)、甘油三酯(TG)、空腹C肽(FCP)、餐后2 h C肽(2 h-CP)、改良胰岛功能指数[HOMA-islet(CP-DM)]、改良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CP)]均更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更高(P<0.05)。⑵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对LADA组患者与T2DM组患者进行多重共线性分析,将差异统计学意义的生化指标经相关分析筛选出无多重共线性的指标作为自变量,GADA数值作为因变量,统计结果显示自变量不能完全满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的条件。结论⑴相关临床特征糖代谢指标对LADA鉴别诊断意义,但本研究不能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难以建立LADA诊断模型。⑵LADA诊断是种综合诊断,应结合胰岛自身抗体结果与临床特征。

  • 标签: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 胰岛自身抗体 临床特征 诊断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成人隐匿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的临床特征,探讨据此是否可以建立LADA诊断模型。方法分析2016年5月至2017年1月岳阳市中心医院代谢内分泌科门诊住院的新诊断T2DM患者302例,均完善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检测。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LADA诊疗的共识,将其分为LADA组(18例)T2DM组(284例)。分析两组患者的般临床资料临床生化指标;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方法,评估建立LADA诊断模型的可行。结果⑴与T2DM组患者相比,LADA组患者起病年龄更轻,"三多少"症状更多见(P<0.05);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腰臀比(WHR)、甘油三酯(TG)、空腹C肽(FCP)、餐后2 h C肽(2 h-CP)、改良胰岛功能指数[HOMA-islet(CP-DM)]、改良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CP)]均更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更高(P<0.05)。⑵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对LADA组患者与T2DM组患者进行多重共线性分析,将差异统计学意义的生化指标经相关分析筛选出无多重共线性的指标作为自变量,GADA数值作为因变量,统计结果显示自变量不能完全满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的条件。结论⑴相关临床特征糖代谢指标对LADA鉴别诊断意义,但本研究不能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难以建立LADA诊断模型。⑵LADA诊断是种综合诊断,应结合胰岛自身抗体结果与临床特征。

  • 标签: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 胰岛自身抗体 临床特征 诊断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联邦优倍灵®30)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有效安全。方法研究多中心、随机、开放、阳性药对照临床试验。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纳入预混胰岛素单治疗或联合1~2种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1型糖尿病或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11的比例分配至联邦优倍灵®30或门冬胰岛素30组(诺锐®30组),比较两组受试者治疗24周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的变化低血糖事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或秩和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试验共纳入受试者668例,完全符合方案病例共618例(联邦优倍灵®30组305例、诺锐®30组313例)。治疗24周后,联邦优倍灵®30组锐®30组HbA1c、FPG2hPG均较基线值显著下降。经过24周的治疗,联邦优倍灵®30组锐®30组的HbA1c较治疗前分别下降(1.38±1.33)%(1.37±1.53)%,治疗后的变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FPG分别降低(2.28±3.76)、(1.67±3.55)mmol/L,下降值的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P=0.03)。联邦优倍灵®30组锐®30组的2hPG分别下降(3.22±5.38)、(2.78±4.83)mmol/L,下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联邦优倍灵®30组锐®30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5.6%(151/331)43.8%(146/333),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9%(3/331)0.9%(3/333)。结论联邦优倍灵®30与诺锐®30控制血糖的总体能力相当,均有良好的安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素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成人隐匿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是种成年发病的、进展缓慢且具有自身免疫抗体的糖尿病。它具有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的部分特征,同时疾病本身在临床表现、免疫学特征、疾病转归等方面也存在定的异质。随着对LADA的认识逐渐加深,关于LADA的疾病分类、诊断标准以及治疗原则均有了新的进展争议。本文将围绕LADA的定义与分类、诊断治疗三个方面中存在的已知未知进行阐释。

  • 标签: 糖尿病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为规范成人隐匿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的综合管理,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长沙)特组织专家,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证据,制定了《成人隐匿自身免疫糖尿病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笔者就相关更新要点内容进行解读。

  • 标签: 糖尿病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 诊断 治疗 共识
  • 简介:摘要成人隐匿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是成人起病、缓慢进展的自身免疫疾病,占所有成人发病糖尿病患者的2%~12%。目前国际上对LADA患者的诊断与管理尚存争议。2020年8月国际专家组发布了共识,即《国际专家组共识:成人隐匿自身免疫糖尿病的管理》。共识中总结了LADA的特征、回顾评估了目前的治疗方案,重点提出了LADA的治疗策略与管理路径,并推荐根据C肽水平将LADA患者进行分类管理。笔者就共识的相关内容进行解读,旨在为同行提供参考。

  • 标签: 糖尿病 LADA共识管理 解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隐匿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血清细胞因子的特点和在西格列汀干预下的变化情况。方法(1)细胞因子基线研究:收集2010至2011年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30例LADA患者作为LADA组,30例年龄、性别与之匹配者纳入健康对照组,采集空腹血清标本。(2)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LADA组3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格列汀+胰岛素(100 mg/d)(15例)胰岛素组(15例),分别于0、6、12个月进行随访,采集各随访时点的般资料、空腹餐后2 h血浆血清标本。(3)采用多因子检测技术测定LADA组健康对照组各随访时点的血糖、C肽、脂联素、白介素-1受体拮抗体(IL-1RA)、瘦素、白介素-6(IL-6)蛋白-10(IP-10)等指标。各组内时间点两组间各个时间点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LADA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浓度1.11(0.99,1.28)ng/ml,IL-1RA的浓度865.63(682.04,1 044.55)pg/ml,比健康对照组高,差异统计学意义(均P<0.05);LADA患者的血清瘦素4 832.72(1 751.39,9 084.29)pg/ml,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血清IL-6、IP-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ADA的Leptin浓度与BMI呈正相关(r=0.535,P=0.002),与GADA滴度成负相关(r=-0.551,P=0.002)。随访12个月时,西格列汀+胰岛素组以及胰岛素组LADA患者的IL-1RA浓度分别为602.13(527.82,768.57)、618.68(502.40,966.84)pg/ml,均较基线值的818.34(658.04,1028.12)、851.56(720.05,1 239.26)pg/ml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30.027);而余细胞因子两组随访各时点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结论LADA存在脂肪细胞因子抗炎因子谱的异常,但暂未发现西格列汀治疗可改善LADA的炎症状态。

  • 标签: 糖尿病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 西格列汀 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