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次氯酸对大肠埃希菌生物膜的作用及其对大肠埃希菌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从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5个临床科室2019年9—12月25例患者(男16例、女9例,年龄32~67岁)送检标本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菌株中细菌生物膜形成能力最强的1株菌进行实验研究。将大肠埃希菌分别与162.96、81.48、40.74、20.37、10.18、5.09、2.55、1.27、0.64、0.32 μg/mL的次氯酸共培养,筛选次氯酸最低杀菌浓度(MBC);将大肠埃希菌与筛选的MBC次氯酸分别作用2、5、10、20、30、60 min,筛选次氯酸的最短杀菌时间。分别于培养6、12、24、48、72、96 h,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大肠埃希菌生物膜形成情况。大肠埃希菌培养72 h后,分别加入1、2、4、8、16倍MBC的次氯酸,筛选次氯酸对大肠埃希菌的最低生物膜清除浓度(MBEC)。于大肠埃希菌中分别加入1、2、4、8倍MBEC的次氯酸及无菌生理盐水,作用10 min后,采用活/死细菌染色试剂盒检测活、死细胞数,并计算死菌率(样本数为5)。2020年1—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41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感染创面患者,对其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次氯酸组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46±14)岁]和聚维酮碘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45±19)岁]。2组患者分别用100 μg/mL次氯酸、50 mg/mL聚维酮碘溶液浸透的无菌纱布湿敷,每天换药1次。首次换药前、第10天换药时,取创面及创缘组织,采用琼脂培养法培养细菌并定量分析组织细菌量。首次换药前和第3、7、10天换药时,肉眼观察创面渗出量和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并评分。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Dunnett-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Wilcoxon符号秩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次氯酸对大肠埃希菌的MBC为10.18 μg/mL,MBC的次氯酸对大肠埃希菌的最短杀菌时间为2 min。培养6、12 h,大肠埃希菌处于完全游离状态;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大肠埃希菌逐渐聚集、黏附,至培养72 h形成成熟的生物膜。次氯酸对大肠埃希菌的MBEC为20.36 μg/mL。与1、2、4、8倍MBEC的次氯酸作用10 min后,大肠埃希菌死菌率均明显高于与无菌生理盐水作用10 min后(t值分别为6.11、25.04、28.90、40.74,P<0.01)。第10天换药时,次氯酸组患者创面组织细菌量为2.61(2.20,3.30)×104集落形成单位(CFU)/g,明显少于聚维酮碘组的4.77(2.18,12.48)×104 CFU/g(Z=2.06,P<0.05);次氯酸组和聚维酮碘组患者创面组织细菌量均明显少于首次换药前的2.97(2.90,3.04)×106、2.97(1.90,7.95)×106 CFU/g(Z值分别为4.02、3.92,P<0.01)。第10天换药时,次氯酸组患者创面渗出量评分明显低于聚维酮碘组(Z=2.07,P<0.05)。与首次换药前比较,次氯酸组患者第7、10天换药时创面渗出量评分均明显降低(Z值分别为-3.99、-4.12,P<0.01),聚维酮碘组患者第7、10天换药时创面渗出量评分均明显降低(Z值分别为-3.54、-3.93,P<0.01)。第10天换药时,次氯酸组患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评分明显高于聚维酮碘组(Z=2.02,P<0.05)。与首次换药前比较,次氯酸组患者第7、10天换药时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评分均明显升高(Z值分别为-3.13、-3.67,P<0.01),聚维酮碘组患者第7、10天换药时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评分均明显升高(Z值分别为-3.12、-3.50,P<0.01)。结论次氯酸对游离状态和生物膜状态的大肠埃希菌均有杀灭作用,低浓度的次氯酸对成熟的大肠埃希菌生物膜可起到快速杀菌作用,且次氯酸浓度越高,杀菌效果越好。100 μg/mL次氯酸能有效减少患者大肠埃希菌感染创面的细菌负荷,表现为创面渗出的减少、间接促进肉芽组织生长,较传统外用抗菌剂聚维酮碘疗效更好。
简介:摘要目的对淮南市发生的一起宋内志贺菌暴发疫情进行病原学溯源分析,并对菌株毒力基因和耐药谱进行检测。方法采集2020年8月淮南市一起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相关水样、粪便,进行多重病原体核酸检测和分离培养,对分离的宋内志贺菌进行毒力基因PCR检测、微量肉汤法药敏检测、脉冲场电泳和全基因组测序溯源分析。结果56份黏稀样粪便分离出38株宋内志贺菌(阳性率67.86%),血清型均为宋内志贺菌Ⅰ相;3份末梢水和井水革兰阴性菌(GN)增菌液荧光PCR检测志贺菌阳性;菌株毒力基因携带情况为侵袭性质粒抗原H(ipaH)阳性(38份),侵袭性质粒抗原H(ipaH)/侵袭相关基因(ial)阳性(31份),侵袭性质粒抗原H(ipaH)/侵袭相关基因(ial)/肠毒素2基因(sen)阳性(1份);耐药谱显示14种抗生素中9种100.00%耐药,仅亚胺培南、氯霉素、头孢他啶、环丙沙星为有效药物;36株菌XbaⅠ限制性酶切图谱带型完全一致,其中3株菌株基因组ST型分析均为ST152型;全基因组测序和分析验证了此次暴发由单一克隆群菌株引起,且揭示此次暴发分离株与数据库中3株中国菌株、1株韩国菌株聚集成一个大簇,而与其他国家的菌株距离较远。结论本起由水源污染单一宋内志贺菌克隆引起,分离株为低毒力株,呈多重耐药表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海拔与低海拔地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患者临床特征在不同年龄段及不同血红蛋白水平的差异,为进一步研究慢性缺氧对MAFLD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青海省西宁地区1 458名和浙江省湖州地区1 633名MAFLD体检人群的肝功能指标、无创纤维化指标、代谢指标、血常规等。对两地总人群间进行比较分析;以血红蛋白180 g/L为界,将西宁人群分层为高、低血红蛋白组进行比较分析;两地人群按年龄分层分为5组(≤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61岁),多因素调整后,分别比较不同年龄段高、低血红蛋白组两地人群及MAFLD特征。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西宁地区人群观测指标检测值高于湖州人群的有:纤维化指数(FIB4,1.08±0.02比1.19±0.02)、红细胞计数(5.14±0.13比5.30±0.13)、血红蛋白(156.82±0.37比164.19±0.39)、丙氨酸转氨酶(ALT,33.70±0.66比43.68±0.70),天冬氨酸转氨酶(AST,24.34±0.28比29.23±0.30)、γ-谷氨酰转移酶(42.40±1.02比51.82±1.53)、碱性磷酸酶(77.92±0.56比84.63±0.85)、甘油三酯(TG,2.07±0.04比2.74±0.05)、尿酸(UA,383.42±2.15比406.44±2.36),湖州人群高于西宁人群的观测指标检测值有:血小板计数(220.54±1.32比181.62±1.40),总胆固醇(TC,5.10±0.02比5.04±0.03)、空腹血糖(FBG)值(5.67±0.04比5.29±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西宁人群高血红蛋白组UA、体质量指数高于低血红蛋白组,其他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西宁人群按年龄分组后发现FIB4在31~40岁和51~60岁年龄段、ALT在>61岁年龄段、AST及UA在31~40岁年龄段高、低血红蛋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AFLD患者在高原缺氧环境下更易出现纤维化、肝功能损害、代谢紊乱等,且严重程度与年龄变化存在一定联系,提示慢性缺氧可加速MAFLD进展。
简介:【摘要】当前中职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关注的是古诗词重点词句的意思和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基础知识的讲解,教学方法也采用讲授式,学生也是被动式学习。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中职学校以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为主,语文作为公共基础课其教学目标是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养,不需要对古诗词进行深层次的鉴赏。这种错误观念严重影响古诗词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在面对新的教学要求与挑战的环境下,本文就古诗词教学高效措施展开论述。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压力性损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我科接诊的200例患者。根据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均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都有10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性护理措施和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程序。比较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照组为82.0%,低于观察组的96.0%,检验两组数据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护理人员压力性损伤治疗了解评分,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检验两组各项评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检验差异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持续性质量改进的护理操作,患者的压力性损伤程度减轻明显,发生率也明显降低,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应用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泮托拉唑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共120例研究对象,从2015年6月—2016年6月阶段内我院收治的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选取,以随机原则设置2个研究组,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观察组患者采取泮托拉唑联合康复新液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取泮托拉唑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腹痛消失时间、止血时间,都比对照组明显较短,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口干、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泮托拉唑联合康复新液用药方案进行治疗,可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显著缩短药物起效时间,且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但能够有效降低复发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头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肿瘤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104例胰头癌行根治性切除术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62例,女42例;年龄为(61±10)岁。病人均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随访情况。(3)影响胰头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肿瘤早期复发的因素。采用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病人复发情况。随访时间截至术后1年。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1)手术情况:104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出血量为(474±280)mL,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1±10)枚。(2)随访情况:104例病人术后均获得随访,其中44例肿瘤早期复发。44例肿瘤早期复发病人中,腹腔内复发42例(肝转移23例、术区转移7例、后腹膜淋巴结转移7 例、网膜转移5例);腹腔外复发2例(胸膜、肺转移各1例)。(3)影响胰头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肿瘤早期复发的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CA19-9水平、术后CA19-9水平、淋巴结转移数目是影响胰头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肿瘤早期复发的相关因素(χ²=5.833,9.276,4.261,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CA19-9水平>37 U/mL是影响胰头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肿瘤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3.599,95%可信区间为1.551~8.347,P<0.05)。结论术后CA19-9水平>37 U/mL是影响胰头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肿瘤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2020年秋季在拉尼娜大气候背景下,长沙市境内出现了持续性的阴雨寡照天气。本文结合这次灾害性天气过程特点及成因,并将其与历史同期气温、降水量、降水日数及日照时数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这次持续性阴雨寡照天气的降水量、降水日数和日照时数均刷新了历史同期新低,平均气温则仅次于历史第二位;由于低温湿冷害及阴雨寡照天气持续时间较长,对当地水稻生产的危害较大;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因该阶段的中稻不适宜收获,在种植稻倒伏后出现了穗上芽现象;晚稻处于抽穗扬花期,持续性阴雨寡照天气的出现延缓了抽穗速度,使得抽穗期延长,阻碍了颖花正常开放、散粉、受精的正常进行,子房发育受阻,极易出现不育现象,增加了空壳率,降低了水稻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