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肾盂成形术处理儿童肾积水并肾外伤的可行性及注意事项。方法总结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肾积水并肾外伤患儿6例临床资料,年龄5~11岁,平均年龄7岁,外伤时间为1~4 d,均表现为患侧肾区疼痛,其中血尿4例,肾盂前后径均在25 mm以上,均予腹腔镜肾盂成形术并肾破裂修补术,术中留置输尿管内支架管、腹腔引流管和导尿管。结果患儿手术均顺利完成,均无输血,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2.5~3.5 h,术中发现肾下极前方损伤2例,肾下极外后方受损4例,5例出现肾皮质肾盂破裂,1例为肾皮质破裂合并包膜下积血,术后肾周引流管3~5 d拔除,导尿管7~10 d拔除,输尿管内支架6~8周拔除,患儿均恢复顺利,积水均减轻,肾小球滤过率和分肾功能提高。结论腹腔镜一期肾盂成形术治疗儿童肾积水并肾外伤安全有效,儿童肾外伤多发于肾脏下极,外伤后如积水加重、症状持续不缓解等需尽早手术,术中可同时修补肾实质破裂区域。对于三级肾损伤术中出血需要贯穿缝合肾实质,清除坏死组织,方可达到止血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心肌炎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心肌炎患儿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所有患儿平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3例,给予对照组患儿西医治疗方案,研究组患儿则在对照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以中药结合治疗,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儿经西医治疗方案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8.8%;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治疗的基础上加以中药结合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9%,研究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心肌炎临床疗效显著,可在临床应用中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底动脉狭窄程度与急性孤立性脑桥梗死短期转归的相关关系。方法连续纳入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在开封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入住的急性孤立性脑桥梗死患者共137例。根据1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转归良好组(mRS≤2分)和转归不良组(mRS评分>2分),入院当天或第2天采集空腹静脉血进行血液生化指标检查,详细记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其他人口统计学资料进行比较。应用磁共振血管成像评估患者的基底动脉狭窄程度,并根据血管狭窄程度分为无狭窄、轻度狭窄、中度狭窄和重度狭窄。结果转归良好组108例,转归不良组29例。转归良好组基线NIHSS评分[(2.71±0.22)分比(7.10±0.59)分,t=6.99,P<0.01]和总胆固醇水平[(4.29±0.10)mmol/L比(4.76±0.17)mmol/L,t=2.21,P=0.03]低于转归不良组。转归良好组中基底动脉无狭窄的患者发病比例高于转归不良组[76(70.4%)比5(17.2%),χ2=26.70,P< 0.01],而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比例低于转归不良组[4(3.7%)比7(24.1%),P=0.002]。二变量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表明,NIHSS评分及基底动脉血管的狭窄程度是患者短期转归的危险因素(OR=1.658,95%CI:1.327~2.071;P=0.000和OR=2.071,95%CI:1.159~3.701;P=0.014)。结论基底动脉血管狭窄程度是急性脑桥梗死患者短期转归的危险因素,基底动脉狭窄愈严重,脑桥梗死患者的预后愈差。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应用控制性高血压治疗创伤性颅脑损伤的神经预后效果 。 方法:本试验选取 2019 年 4 月 ~ 2020 年 3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118 例 创伤性颅脑损伤 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 A 组 59 例和 B 组
简介:摘要:化工生产安全性评估与风险管理研究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研究课题,它旨在提高化工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降低生产事故发生的概率。该研究涉及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全面评估,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来控制和降低这些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 为进一步研究叙事性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模式对分娩产妇负性情绪、产程及住院时间和顺产率的影响效果开展本次对比分析。方法 文章研究时限为2023.1至2024.1年间,以我院产科中88例分娩产妇为此次研究样本,结合病例的信息将其分为两组施以不同护理服务,对其相关研究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并做总结性报告。结果 实验组产妇焦虑、恐惧感明显缓解,产程及住院时间亦有所缩短,且总体顺产率提升至41/44(93.18%),较对照组,组间数据P值均<0.05。结论 对产科分娩产妇实施人性化、情感化叙事性人文关怀护理服务,对其焦虑、恐惧感的缓解上发挥重要的影响意义,以促进其积极配合度、依从性,有助于提升整体顺产率,缩短产程时间,进而保障临床护理质量,可在分娩护理工作中推广、运用。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颈椎间盘突出和眩晕症的相关性,评价颈椎间盘射频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眩晕的疗效。方法: 我们将2020—2022年我科就诊的73例以眩晕为主诉伴有颈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按照随机、对照进行分组,A组行颈椎射频消融治疗;B组行颈椎牵引、 手法推拿、理疗结合药物静脉滴注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系统记录病人治疗前后以及随访时的症状情况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A组术后短期内即可达到较明显的症状改善,经长期随访,依然保持较好的临床效果,疗效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颈椎间盘突出在眩晕的发病成因中占有重要地位,颈椎间盘射频消融治疗因颈椎间盘突出导致的眩晕具有较好的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人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症状改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研究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6年7—10月、2017年7—10月在甘肃省三家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12例成人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在发病后0.5年和1年分别进行随访,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通过改良Ranking(mRS)评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因素对成人乙型脑炎预后的影响。结果1年后随访,112例成人乙脑患者,57%(64/112)患者神经功能完全恢复(mRS评分=0分),14%(16/112)患者遗留有轻度神经功能障碍(mRS评分=1或2分),20%(22/112)患者遗留有中-重度神经功能障碍(mRS评分3~5分),9%(10/112)的患者死亡。102例存活患者中,意识水平下降完全恢复率100%,精神行为异常完全恢复率75%,认知/记忆力下降完全恢复率64%,语言障碍完全恢复率71%,运动瘫痪完全恢复率61%,锥体外系症状和癫痫完全恢复率分别为73%和92%。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80例)和预后不佳组(mRS评分>2分,32例)患者在癫痫发作次数、意识水平(GCS评分)、脑脊液压力和头颅MR平扫中脑病灶有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脑脊液压力>250 mmH2O和头颅MRI中脑病变是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乙脑是一种致残、致死率较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性病毒性脑炎。发病后大部分患者可完全恢复,部分可遗留有神经后遗症。脑脊液压力>250 mmH2O和头颅MRI中脑病变是成人乙脑患者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