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重症心脏手术体外循环术患者中整体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20年2月~2021年2月我院采取重症心脏手术体外循环术患者80例为对象,按护理方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7.5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5.00%,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
简介: 摘 要:目的:探究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实施营养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 106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将其中 50例患者分入对照组,剩余 56例患者分入营养护理组。其中,对照组中患者使用普通鼻饲奶,而营养护理组则是以常规治疗为基础,对其中患者使用鼻饲整蛋白肠内营养制剂。在患者入院治疗的第 1、 14以及 21天,对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以及甘油三酯进行检查,并对两组第 1、 21天的 NHSS评分,第 7、 21天的感染以及 EN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统计。结果:两组患者在第 14与 21天的各项营养指标均出现明显下降,而对照组的下降较为显著( P<0.05) ;与对照组相比,除 EN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营养护理组中患者高于对照组外( P<0.05),营养护理组中患者在第 7、 21天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营养护理在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的实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并且可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感染发生率,存在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急性重症脑卒中 ;患者 ;营养护理 ;效果 引言:随着民众生活质量的提升,脑卒中的发病年龄正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同时发病率的增长也较为显著【 1-2】。因此,为了加快脑卒中患者的恢复时间,提高患者今后的生存质量,作为护理人员来说,其需要对脑卒中患者,特别是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工作加以关注【 3-4】。对于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来说,其一旦发病,往往存在严重的意识障碍,从而导致其认知、吞咽等各项生理功能出现严重的受损,如护理工作对此不重视,则势必会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对其今后康复造成难以弥补的影响【 5-6】。因此,本文选取 106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的方法来对营养护理的效果进行探究,现对此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 106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 50例患者分入对照组,剩余的 56例患者分入营养护理组。在对照组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数量比例为 31: 19,年龄分布在 40~ 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 73.5±9.3)岁 ;营养护理组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数量比例为 34: 22,年龄分布在 37~ 8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 71.6±8.6)岁。此外,对照组与营养护理组中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其它症状上相比较,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待 106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入院后,所有患者均在 48h内留置鼻胃管。 1.2.1 對照组: 对患者家属进行必要的健康宜教,并对其中患者分配本院配置的混合鼻饲奶,由患者家属来负责鼻饲奶的喂食。此外,除了喂食鼻饲奶外,同样也可根据患者状况增添其它辅食,例如,米汤菠菜汁或者肉羹等。喂食次数控制在每日 5次左右,喂食量控制在 200ml/次。最后,对照组与营养护理组采用相同的治疗与用药方式,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1.2.2营养护理组: 在营养护理组中,对其中患者使用整蛋白肠内营养制剂,在鼻饲管的帮助下,持续向患者身体内泵入。在头两天,将滴速控制在小于 30ml/h的范围内,如果患者没有出现不良反应,例如,腹泻、腹胀等症状,则可将适当提升滴速,但不可大于 80ml/h。此外,患者入院第一天,整蛋白肠内营养制剂的用量为 500ml,自第二天起,用量可在 250~ 500ml的范围内适当增加。 1.3 营养状况评价 对营养护理组与对照组中患者在第 1、 14以及 21天的血红蛋白( Hb)、血清白蛋白( Alb)、前白蛋白( PA)、甘油三酯( TG)进行检测。 1.4 感染发生率及评价标准 在患者入院第 7、 21天时,对两组患者是否存在尿路干扰、肺部干扰、肠道干扰以及混合感染的发生率进行观察。 1.4.1 肺部感染诊断标准: 患者肺部是否存在感染,可在患者入院 48h后,观察其是否存在喘憋、咳痰以及咳嗽等症状,检查其肺部是否存在罗音,或者通过胸片以及 CT等检查项目来对患者是否存在肺部感染进行诊断。 1.4.2 尿路感染诊断标准: 如患者存在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或者伴有下腹触痛、发热等症状,则可认定患者存在尿路感染症状。 1.4.3 肠道感染诊断标准: 通常来说,患者如出现呕吐、腹痛、恶心、发热等症状,且每天腹泻次数大于三次,连续天数不小于 2天,则可判断患者存在肠道感染症状。 1.5 EN胃肠道并发症观察 观察并统计对照组与营养护理组中患者在入院第 7、 21天时腹胀、腹泻以及反流等症状的发生率。 1.6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评定对照组与营养护理组中患者在入院第 1、 21天时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其中,选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 NTHSS)作为评定标准。 1.7 统计学处理 使用 SAS6.12软件,用 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q检验以及 t检验来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 结果 2.1 两组营养状况评价指标比较 在营养护理组与对照组当中,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并且与营养护理组相比,对照组中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下降的更加显著。同入院第一天相比,对照组中患者在第 14、 21天时的各项指标,同营养护理组第 21天的各项指标,诸如, Hb、 Alb、 PA,均出现了显著下降( P<0.05) ;。在第 21天,营养护理组中患者的 TG指标有所升高,而对照组则出现了显著下降( P<0.05),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营养护理组中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均好于对照组( P<0.05)。
简介: [摘要 ]目的 評价专科护士指导的全程精细化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病房( ICU)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7年 11月~ 2018年 11月收治的 290例入住 IUC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完全随机化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145例)与观察组( 145例)。对照组采用 ICU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专科护士指导的全程精细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住院 7 d内的死亡率、护理前后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GSES)评分、住院 7 d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 两组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后,观察组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GSES)评分为( 7.65±1.48)分,高于对照组的( 6.80±1.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的 GSES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4.14%,低于对照组的 1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 ICU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应用专科护士指导的全程精细化护理干预对死亡率无明显影响,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重症肺炎 ;专科护士指导 ;全程精细化护理干预
简介:摘要:小儿哮喘患者进行的都是药物治疗,治疗这个疾病的目的是完全的控制症状,维持和保护患者肺部的正常功能。,目的:达到并维持症状的控制;)维持正常活动,包括运动能力;使肺功能水平尽量接近正常;)预防哮喘急性发作;避免因哮喘药物治疗导致的不良反应;预防哮喘导致的死亡。
简介:摘要:目的:门诊采血室中优质护理服务的作用分析。方法:以我院2021年3月到2022年7月收诊的68例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组后对优质护理服务价值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采血成功率和血液标本合格率对比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对采血服务的满意度为97.06%(33/34)和82.35%(28/34),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前情绪评分没有差异,护理后两组情绪对比,观察组评分更低,情绪明显改善,数据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采血室运用可以有效的提供采血合格率,患者情绪更为稳定,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高,这种护理措施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地塞米松与甲泼尼龙进行联合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产生的效果。方法:从我院中选择70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做样本,随机分组后,对照组单一使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甲泼尼龙。就不同治疗方案下产生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患儿症状与体征恢复时间均为观察组更低(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不显著(P>0.05)。结论:在用药安全性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将甲泼尼龙与地塞米松进行联合能帮助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有效控制并改善病情,稳定患儿症状,呈现出更理想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集束化护理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肠内营养中效果。方法:对2019年12月-2020年12月间在我院收治的8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进行随机抽取,各抽取41例,设为对照和研究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并发症出现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研究组并发症出现率9.76%低于对照组26.83%%(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内翻型梅克尔憩室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情况,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行手术治疗,诊断为梅克尔憩室,资料完整且可获得随访信息的10例患儿临床资料。总结归纳其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情况。患儿男6例,女4例;发病年龄5个月~12岁5个月。临床表现为腹痛8例,哭闹2例,伴血便3例。B超均提示怀疑继发因素,其中小肠套叠6例,回结型套叠4例,其中1例小肠套叠为外院腹腔镜探查术后漏诊,反复肠套叠。10例患儿均行节段性肠切除。结果10例患儿中,8例行腹腔镜探查,2例继发肠坏死行开腹手术,术后病理均提示梅克尔憩室,8例可及异位组织,其中7例胃腺异位,1例胰腺异位。术后随访期间(1个月~3年),患儿一般情况良好,无肠梗阻等并发症。结论内翻型梅克尔憩室继发肠套叠少见,术前难以诊断,明确诊断靠手术探查及术后病理。内翻型梅克尔憩室即使手术探查术中也易漏诊,因此需仔细探查。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压力-应变环(PSL)技术定量评估晚孕期糖耐量受损(IGT)孕妇左室心肌做功改变,并探讨其在预测围生期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确诊的IGT孕妇70例(IGT组)和同期健康孕妇50例(对照组)。受试者均于孕24~28周时行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跟踪随访其常规产检直至分娩后1周,记录临床诊断的巨大儿、糖尿病母亲婴儿综合征等围生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于孕36周以后分娩前行母体超声心动图检查,存储心尖四腔、三腔、两腔三个长轴切面各3~5个心动周期的动态图像,导入EchoPAC 203软件获取PSL曲线及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左室心肌整体做功指数(GWI)、整体做功效率(GWE)、整体有用功(GCW)、整体无用功(GWW),对两组间参数进行分析比较。同时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围生期不良事件预测模型,并应用ROC曲线分析预测模型和各独立影响因子预测效能。结果IGT组GLS绝对值、GWI、GCW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GT组围生期不良事件包括妊娠期不良结局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LS、GWI、GCW和餐后2 h血糖水平(2-hPBG)是孕妇围生期并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基于影响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和GLS、GWI、GCW、2-hPBG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3、0.820、0.879、0.854、0.771。结论PSL参数可以定量评估IGT孕妇孕晚期母体左室心肌做功改变;IGT孕妇围生期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健康孕妇,且基于GLS、GWI、GCW和2-hPBG构建的模型和GWI、GCW对预测围生期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优质护理降低 血透导管患者 导管相关性并发症效果。方法:选择 10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患者所有临床资料,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5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常规血液透析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血液透析患者导管感染、血栓形成、导管打折、纤维鞘等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负面情绪以及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 血透导管患者 的 SAS、 SDS评分均比干预前有明显的降低,观察组患者的降低程度更大, P<0. 05;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提高效果比对照组患者明显。结论:应用优质护理管理措施能够明显降低 血透导管患者 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置管效果,同时可改善其负面情绪,有助于提高血液透析治疗过程的安全、有效性,提高其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