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护理在神经源性膀胱清洁间歇导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8月到2020年8月在我院接受膀胱清洁间歇导尿的神经源性膀胱50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成两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方式,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延续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后三个月内清洁间歇导尿的依从性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另外其生活质量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神经源性膀胱清洁间歇导尿的患者进行延续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出院后的依从性,不良反应降低明显,生活质量有着明显提升,值得在临床之中进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脑神经可塑性上肢康复机器人的智能控制训练在上肢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本院收治的上肢功能障碍患者1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9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观察组采取基于脑神经可塑性上肢康复机器人的智能控制训练,两组均持续训练干预4周。比较两组患者患侧上肢肩关节活动度、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肩关节屈曲、外展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表(FMA-UE)、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脑神经可塑性上肢康复机器人的智能控制训练可改善上肢功能障碍患者上肢肩关节活动度,促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快速恢复,进而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急性神经重症患者在7 d内进展为脑死亡的预测评分,为此类患者的临床决策(姑息治疗或器官捐献)提供指导。方法前瞻性纳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和重症医学科自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急性神经重症患者,动态记录评估患者脑损伤的相关参数,依据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2组,训练集(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和验证集(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在训练集中,以严重脑损伤(GCS<8分)发生后7 d,作为分组因素;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组间差异,筛选与急性神经重症患者在7 d内进展为脑死亡的相关因素,并进行Cox回归统计分析,构建曲线下面积(AUC);构建神经学预测评分,并在验证集中验证评分效能。结果纳入研究的患者231例,其中139例进入训练集,92例进入验证集。在训练集中,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OR=4.87,95%CI:1.36~17.35)、对光反射消失(OR=4.86,95%CI:1.75~33.92)、咳嗽反射消失(OR=4.43,95%CI:1.97~20.21)和中线结构移位≥5 mm(OR=3.82,95%CI:1.05~12.32)是患者7 d内进展为脑死亡独立危险因素。在验证集中,结果一致。基于相关因素构建的预测评分,其对于7 d内进展为脑死亡预测的AUC值为0.84。进一步对评分进行分层,其中4~6分对7 d内进展为脑死亡的阳性预测率为85.7%,而0~3分对7 d内不进展为脑死亡的阴性预测率为74.3%。结论基于脑损伤评估参数构建的神经学评分,可预测急性神经重症患者进展为脑死亡的时间,结果有待外部数据验证。
简介:摘要:小儿内科慢性支气管炎是儿童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其临床表现多样,治疗难度较大。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慢性支气管炎可能继发医院内真菌感染,给患儿的健康和治疗带来额外的挑战。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与慢性支气管炎本身相互交织,使得临床诊断和护理工作更加复杂。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患儿的健康,医护人员需要深入了解并有效应对这一问题,制定合理的护理对策。
简介:摘要电厂的电气设备在运行的时候不但要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同时要保证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随着电气设备的逐年升级,用户用电量也随之提高,这就对电厂电气设备的运营状况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传统的电气系统检修方法已不能完全满足电气系统的安全需求,需针对现阶段电厂电气设备的运行特点,研究出一种新型的电气设备改造与维护方案,以切实提升电厂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为此,在今后的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加强对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监视工作的开展,为提升电厂供电系统运行效率,满足居民日常用电需求打下坚实的基础。本人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就如何提升电厂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吞咽功能训练联合呼吸干预对早产儿吞咽功能及早期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早产儿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在常规临床治疗及早产儿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新生儿抚触,实验组在上述基础上行吞咽功能训练联合呼吸干预训练,记录两组患儿的留置胃管时间,并在纠正胎龄满40周时行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NBNA)。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留置胃管时间[(56.27±22.26)d]较对照组[(68.97±23.96)d]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纠正胎龄满40周时,实验组NBNA评分[(33.50±2.30)分]较对照组[(31.97±2.39)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纠正胎龄满40周时,2组患儿NBNA评分与留置胃管时间呈负相关(r=-0.835,P<0.05)。结论吞咽功能训练联合呼吸干预可以改善早产儿的吞咽功能,缩短留置胃管时间,改善早产儿的早期神经发育情况。
简介:目的:探究加强医院感染防控能力建设对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的提升效果。方法:纳入2022年1月-6月期间32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实施常规医院感染管理,纳入2022年7-12月期间32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实施加强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感染发生情况及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结果:研究组发生感染的情况相较于参照组更低,且研究组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度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医院感染防控能力建设对于院内感染管理有显著意义,能够有效地提升感染管理水平,降低患者感染率,提升医护人员手卫生,更好地保障患者安全,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简介:摘要:高校是国家培养青年英才的重要阵地,高校学生干部队伍是大学生中的关键少数,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力军,是老师和广大学生之间的重要纽带,更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证。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品格、能力、素质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表现,因此高校要精心培养,强化实践教育,提高学生干部的实践能力,使其化“有心”为“有力”。
简介:摘要肺癌是常见的癌症之一,小细胞肺癌(SCLC)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在治疗和预后上有显著差异。SCLC的肿瘤细胞可表达一些神经内分泌肿瘤(NET)标志物,其中关于嗜铬粒蛋白A(CgA)与突触素(Syn)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与SCLC的相关研究较多。CgA、NSE及Pro-GRP水平均与SCLC的分期有关,广泛期患者其水平显著高于局限期患者,且其表达与较低的生存率显著相关。Syn作为SCLC的辅助诊断指标时敏感度高于CgA,且在SCLC与低分化鳞癌的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实用价值;NSE是目前临床上SCLC中使用最多的肿瘤标志物;Pro-GRP在SCLC与NSCLC的区分上具有强于CEA和NSE的诊断优势。尽管这些NET标志物均不是SCLC的特异性标志物,但它们联合运用或作为辅助诊断指标与CT联合使用或许能提高对SCLC的鉴别诊断水平,且它们在疾病的分期上有一定的价值,而疾病分期对SCLC治疗策略的制定十分重要,它们的检测有利于疾病的预防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