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腹膜超滤衰竭是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PD技术失败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常见原因。基于三孔模型的血管内皮细胞间小孔和跨内皮细胞超小孔(水孔蛋白1)是腹膜水转运的主要通道。随着PD的进行,小孔和超小孔依赖水(自由水)转运均降低,其中以自由水转运下降更为显著,导致腹膜超滤衰竭。自由水转运下降与腹膜溶质快速转运、间质葡萄糖吸收增加导致的晶体渗透压下降及水孔蛋白1功能异常和腹膜间质纤维化导致的葡萄糖渗透传导率下降等因素相关。而小孔依赖水转运降低受PD液晶体渗透压的快速丢失、腹膜毛细血管病变介导的静水压下降和小孔数量减少等因素影响。本文主要综述长期PD中继发性腹膜超滤衰竭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膜蛋白清除率(peritoneal protein clearance,Pcl)对腹膜透析(腹透)患者心血管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入选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腹透中心规律随访且透析龄>3个月的患者。所有患者随访至死亡、退出腹透、转其他中心或研究终止日期(2018年10月1日)。按Pcl的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高Pcl组和低Pcl组,比较两组腹透患者相关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Pcl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累积生存率。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Pcl对腹透患者心血管疾病事件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预测作用。结果本研究共入选271例患者,其中男性135例(49.8%),年龄(56.92±0.84)岁,中位腹透龄38.77(19.00,63.10)个月,合并糖尿病70例(25.8%),有心血管疾病史81例(29.9%),中位Pcl为67.93(52.31,88.36)ml/d。与低Pcl组(Pcl<67.93 ml/d)相比,高Pcl组(Pcl≥67.93 ml/d)患者年龄、合并心血管疾病比例、体重指数、脉压差、脑钠肽和肌酐的物质转运面积系数(mass transfer area coefficient of creatinine,MTACcr)均较高,血清白蛋白较低(均P<0.05)。两组患者性别、透析龄、合并糖尿病比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比例、持续性非卧床腹透比例、超敏C反应蛋白、24 h尿量、24 h超滤量和残余肾功能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白蛋白(β=-0.388,P<0.001)、体重指数(β=0.189,P<0.001)和MTACcr(β=0.247,P<0.001)与lg(Pcl)独立相关。研究期间,发生心血管疾病事件55例,心血管疾病死亡39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Pcl组患者心血管疾病病死率著高于低Pcl组(Log-rank χ2=6.902,P=0.009)。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lg(Pcl)是腹透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事件的独立影响因素(HR=7.654,95%CI 1.676~34.945,P=0.009)。结论血清白蛋白、体重指数、MTACcr是腹透患者Pcl的独立相关因素,Pcl可预测腹透患者的心血管疾病事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膜透析(腹透)患者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arotid-femoral pulse wave velocity,CF-PWV)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腹透中心接受规律随访的腹透患者。采用自动脉搏波传导速度仪测定CF-PWV,用多频生物电阻抗技术测定超负荷液体量(overhydration,OH)。所有患者随访至死亡或退出腹透或研究终止日期(2020年7月31日)。根据CF-PWV测量值分为CF-PWV≤10 m/s组和CF-PWV>10 m/s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腹透患者CF-PWV升高的影响因素,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比较两组患者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病死率的差异。结果224例腹透患者入选本研究,男性133例(59.4%),年龄(55.2±13.4)岁,中位腹透龄22.3(6.5,59.3)个月,合并糖尿病者47例(21.0%),有CVD病史者37例(16.5%)。中位CF-PWV 9.6(8.4,11.4)m/s,其中CF-PWV>10 m/s者105例(46.9%)。与CF-PWV≤10 m/s组相比,CF-PWV>10 m/s组患者年龄、合并糖尿病及有CVD病史者占比较高(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加(OR=1.070,95%CI 1.043~1.099,P<0.001)、合并糖尿病(OR=3.693,95%CI 1.646~8.287,P=0.002)、高OH(OR=1.238,95%CI 1.034~1.483,P=0.020)是腹透患者CF-PWV升高的独立影响因素。至研究终止日期,本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7.4(25.6,41.7)个月,随访期间24例(10.7%)患者死亡,其中19例为CVD相关死亡。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与CF-PWV≤10 m/s组相比,CF-PWV>10 m/s组患者的全因死亡率(Log-rank χ2=6.423,P=0.011)和CVD相关病死率(Log-rank χ2=6.243,P=0.012)均显著升高。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加是腹透患者全因死亡(HR=1.057,95%CI 1.010~1.107,P=0.018)及CVD相关死亡(HR=1.062,95%CI 1.009~1.118,P=0.022)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动脉僵硬度升高在腹透患者中较普遍,年龄增加、合并糖尿病及高容量超负荷是CF-PWV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高CF-PWV是腹透患者全因死亡和CVD相关死亡的潜在预测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主动脉钙化评分(abdominal aortic calcification score,AACS)与腹膜透析患者心脑血管预后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接受规律腹透治疗的患者。采用腹部侧位X线摄片评估所有入选者腹主动脉钙化程度,并根据Kauppila评分系统行AACS评分。根据AACS三分位数将患者分为无钙化组(AACS=0)、轻中度钙化组(0<AACS≤4)和重度钙化组(4<AACS≤24)。随访终点时间为研究终止日期(2018年8月31日),或退出腹膜透析,或患者死亡。采用竞争风险模型分析AACS与腹膜透析患者心脑血管预后的关系。结果共292例腹膜透析患者入选本研究,男性160例(54.8%),年龄(57.1±15.2)岁,中位腹膜透析龄28.4(12.0,57.8)月,中位AACS 2.0(0.0,6.0)分。无钙化组125例,轻中度钙化组72例,重度钙化组95例。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81,95%CI 1.057~1.106,P<0.001)、腹膜透析龄(OR=1.012,95%CI 1.004~1.019,P=0.003)、合并糖尿病(OR=2.554,95%CI 1.415~4.609,P=0.002)和有心脑血管疾病(CVD)(OR=1.919,95%CI 1.108~3.325,P=0.020)是AACS的独立相关因素。随访期间共有65例患者发生CVD事件,50例CVD相关死亡。与无钙化组相比,轻中度及重度钙化组患者中CVD事件累积发生率和累积病死率显著升高(分别Gray=27.81,P<0.001;Gray=20.91,P<0.001)。AACS是腹膜透析患者发生CVD事件(轻中度钙化组比无钙化组:SHR=2.823,95% CI 1.333~5.970,P=0.007;重度钙化组比无钙化组:SHR=3.063,95%CI 1.460~6.430,P=0.003)和CVD相关死亡(SHR=2.590,95%CI 1.132~5.920,P=0.024)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年龄、腹膜透析龄、合并糖尿病及有心脑血管疾病是腹膜透析患者AACS升高的独立相关因素,AACS可预测腹膜透析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和心脑血管死亡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