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间行开窗分支支架技术治疗的16例胸腹主动脉瘤病例,临床技术成功率100%,患者均得到有效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2.43个月,分支支架通畅率100%,无动脉瘤复发、破裂、无支架移位、术后截瘫等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发生近端Ⅰ型内漏,行补救性腔内处理后内漏消失。我们认为对累及重要分支动脉的胸腹主动脉瘤行开窗分支支架术是一种可靠的微创治疗手段。系统而严谨的术前评估能规避许多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简介:摘要腹主动脉瘤是一种非常凶险的心血管疾病,目前主要采用腔内治疗的方法进行处理。开窗或分支支架治疗腹主动脉瘤(fenestrated or branched 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 F/BEVAR)是近十余年来逐渐发展的一种手术方式,对于累及分支的腹主动脉瘤具有良好的疗效。然而最近的临床数据显示F/BEVAR的再干预率逐渐升高,且主要与其并发症有关。本文将从内漏、分支血管闭塞、支架结构破坏、移植物感染、脊髓缺血这几方面简要介绍F/BEVAR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应用3D打印技术采取预束径支架开窗技术和内分支支架技术,完全血管腔内修复主动脉弓部病变并重建弓上三分支的经验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1年10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血管外科在3D打印指导下行主动脉弓上三分支重建的40例主动脉弓部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主动脉弓动脉瘤13例,主动脉弓部夹层27例。根据CT制作3D打印模型导板,然后在导板的引导下,采用预束径技术、开窗支架技术、内分支技术全血管腔内方法修复病变并重建弓上三分支,术后随访。结果所有手术一期完成弓上分支重建,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5.07±1.42)h,无术中死亡病例。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1例(2.5%)。4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3.40±10.51)个月,随访期内逆撕A型夹层1例(2.5%)。结论应用3D打印技术指导下重建弓上三分支,为全血管腔内微创治疗方法,定位准确,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中短期效果安全可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患者脑小血管病(CSVD)与颈动脉低密度斑块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221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95例,女性26例;年龄(70.0±8.4)岁(范围:48~88岁)。依据头颅 MRI检查结果判断患者是否合并CSVD。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区域最低密度(CAPALD)。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APALD等临床变量与CSVD的关系,分别绘制CAPALD及CAPALD联合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和体重指数)预测颈动脉狭窄合并CSVD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221例颈动脉狭窄患者中,169例合并CSVD,52例无CSVD。CSVD组男性占88.8%(150/169),女性占11.2%(19/169),年龄(70.5±8.2)岁(范围:48~88岁);无CSVD组男性占86.5%(45/52),女性占13.5%(7/52),年龄(68.4±9.1)岁(范围:51~85岁)。与无CSVD组相比,CSVD组的中位CAPALD更低(21.0 HU比35.0 HU,Z=-3.760,P<0.01),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更低[(22.6±3.9)分比(24.8±3.3)分,t=-2.064,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APALD降低是颈动脉狭窄合并CSVD的独立影响因素(OR=1.044,95%CI:1.020~1.070,P<0.01)。CAPALD预测颈动脉狭窄合并CSVD的ROC曲线的AUC为0.672(P<0.01),截点值为34.5 HU,灵敏度为82.8%,特异度为50.0%。CAPALD与人口学资料联合预测的ROC曲线的AUC为0.733(P<0.01),灵敏度为82.9%,特异度为64.0%。结论颈动脉狭窄患者中CAPALD降低是CSVD的影响因素,通过MSCTA分析颈动脉斑块密度有助于识别CSVD高风险患者。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外翻内膜剥脱术(CEE)治疗颈内动脉狭窄的短期疗效和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入组南京鼓楼医院和徐州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明确诊断为颈内动脉狭窄的患者103例,其中男性88例,女性15例,年龄(56±8.7)岁(范围:41~76岁)。患者均施行CEE,术前行颈部CTA及彩超评估颈内动脉狭窄程度。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评估患者术前、术后的认知功能。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阻断颈动脉时间。随访采用颈动脉超声评估颈内动脉再狭窄程度。结果手术时间为(90±27.9)min,术中阻断颈动脉时间为(12±3.1)min,手术出血量为(60±30.6)ml,术后出现神经损伤4例,脑出血1例,脑梗死2例,颈部血肿1例,伤口愈合不良2例。随访时间18个月,术后6、12个月颈动脉再狭窄<50%各1例及3例;术后12个月再狭窄≥50%为1例;术后18个月再狭窄<50%为4例。术后第1天MoCA评分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8±4.7)分比(21.7±2.7)分,t=4.65,P<0.001],术后MMSE评分虽然高于术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15±3.76)分比(24.41±2.2)分,t=1.72,P=0.086]。结论CEE治疗颈内动脉狭窄具有良好的短期临床疗效和血管通畅率,同时可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开窗技术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中重建左锁骨下动脉(LSA)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南京鼓楼医院和徐州市中心医院血管外科应用体外开窗技术在TEVAR中重建LSA的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1例、女16例,年龄41~76(63±5)岁。67例中,B型主动脉夹层50例、胸主动脉瘤11例、壁间血肿4例、主动脉溃疡2例。观察患者TEVAR后的内漏发生率,主体和分支支架的位置、完整性和通畅性,以及患者手术相关死亡率。结果67例患者中,有66例成功采用体外开窗技术重建LSA,技术成功率达98.5%;另1例因术中对位不准确转为烟囱技术重建LSA,术后均获随访(3~48个月)。术后即刻造影提示存在少量Ⅰ型内漏3例,未予处理,术后3个月复查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提示内漏消失;2例患者术后出现左上肢乏力,其中1例伴头晕,均在随访过程中逐渐恢复,无肢体缺血坏死。随访中所有患者分支支架及主体支架均通畅并保持着良好的完整性,无主动脉覆膜支架移位、内漏等并发症,无手术相关死亡患者。结论体外开窗技术为TEVAR中重建LSA提供了技术支持,方法简单有效,短、中期随访结果满意。
简介:摘要原发性主动脉附壁血栓是一种比较少见的临床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除高凝状态为目前公认的危险因素外,其他相关因素也在文献中被提及。主动脉峡部是血栓的好发部位,其原因可能与该处的解剖特点与血流动力学有关。该疾病发病隐匿,并发症凶险,最佳治疗策略目前仍未明确,单纯抗凝治疗、主动脉开放手术与腔内治疗均有成功报道。本文针对原发性主动脉附壁血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报道。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腔内治疗术后应用不同抗栓方案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差异性。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南京鼓楼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201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根据患者术后用药情况,将患者分为双联抗血小板组(A组,54例)、阿司匹林联合西洛他唑组(B组,70例)以及利伐沙班联合西洛他唑组(C组,77例)。统计分析三组患者的术前及术后3、6个月随访资料。结果三组患者随访期间ABI、Rutherford分级、下肢动脉栓塞发生率及截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患者术后3、6个月靶血管通畅率均较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P=0.010,术后6个月P=0.009)。A组与C组临床驱动靶血管重建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三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利伐沙班联合西洛他唑治疗方案相较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可以降低临床驱动血管重建概率,提高一期通畅率,并且短期内出血风险未见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