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高校体操教学面临的困境以及相应的破解路径,通过对体操教学重要性的阐述,分析在教学实践中诸如教学观念、师资力量、教学设施、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希望能为提升高校体操教学质量、促进体操运动在高校的良好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体操教学;教学意义;困境;破解路径
一、高校体操教学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发展
体操运动涵盖了走、跑、跳、投以及各种器械动作,是一项对身体协调性、柔韧性、力量、平衡等多方面身体素质都有着较高要求的综合性体育项目。在高校开展体操教学,学生通过参与各类体操练习,如队列队形训练能培养良好的身体姿态和节奏感;技巧类动作练习能有效增强肌肉力量、提升身体的控制能力;器械体操锻炼则可强化上肢力量、提高身体的协调性与平衡感等。例如,单杠引体向上动作,需要学生运用手臂、背部等多处肌肉力量完成,长期练习有助于提升上肢力量,同时在完成过程中对身体在空中的平衡把控,也锻炼了平衡协调能力。可见,体操教学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二)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体操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许多体操动作需要学生反复练习、不断克服心理障碍才能掌握。像平衡木项目,学生要在窄窄的平衡木上完成行走、转身、跳跃等动作,这不仅考验着身体的控制能力,更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去克服对摔倒的恐惧。在面对高难度动作屡试屡败的过程中,学生学会坚持、培养毅力,逐渐养成敢于挑战自我、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体操教学通常是在班级集体的环境下进行,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相互鼓励、相互帮助,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竞争意识,这些良好的意志品质和精神素养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未来的工作都产生深远影响。
(三)丰富校园体育文化
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体操作为一项具有观赏性和竞技性的体育项目,融入到校园体育教学中,能够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和形式。一方面,学校可以组织体操比赛、表演等活动,让更多的学生欣赏到体操的魅力,激发学生们对体操运动的兴趣;另一方面,体操教学所培养出的学生对体操的热爱,会在校园内形成一种积极参与体操活动的氛围,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进而营造出健康、活跃、多元的校园体育环境,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整体发展。
二、高校体操教学面临的困境
(一)教学观念落后
当前,部分高校,对体操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他们仍然沿袭着传统的教学观念,一些教师将体操教学简单地等同于动作技能的传授,过于注重学生能否按照标准完成规定动作,而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个性发展以及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综合提升。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机械地示范、讲解动作,要求学生一遍遍去重复练习,很少去引导学生理解体操运动背后的文化内涵和锻炼价值,使得学生对体操课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仅仅是为了完成学分而被动参与,这极大地影响了体操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师资力量薄弱
体操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体操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掌握良好的教学方法和心理学知识等。然而,当前不少高校缺少体操教师,难以满足正常的教学需求。而且部分体操教师的专业水平不足,体操技能不够精湛,在示范高难度动作时存在困难,无法给学生呈现出准确、优美的动作示范,影响学生对体操动作的理解和学习。此外,一些教师缺乏教学创新意识,教学方法陈旧,难以适应新时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体操教学的课堂教学氛围沉闷,教学效果不佳。
(三)教学设施不完善
体操教学离不开相应的场地和器材设备,像单杠、双杠、高低杠、平衡木等器械是体操课程开展的必备硬件条件。但部分高校由于资金投入有限,体操教学场地狭小、设施陈旧,甚至存在一些器械损坏后未能及时维修或更新的情况。例如,有的高校的单杠、双杠等器械由于长期使用,表面生锈、部件松动,存在安全隐患,这不仅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开展,还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容易发生意外受伤情况,导致学生对体操课产生畏惧心理,进一步降低了他们参与体操教学的热情。
(四)课程设置不合理
不少高校在体操课程设置方面存在问题。一方面,课程内容较为单一,往往局限于传统的竞技体操项目,缺乏对新兴体操项目如啦啦操、健身操等的引入和融合,很难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课程的时间安排不够合理,体操教学课时相对较少,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很难扎实地掌握各类体操动作技能,更难以深入体会体操运动的魅力和价值。同时,课程考核方式也多侧重于终结性考核,主要看学生最终的动作完成情况,忽视了学生的参与度、进步幅度等过程性评价,不利于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如何突破高校体操教学的困境
(一)更新教学观念
高校体育教师和相关管理人员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到体操教学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在体操技能上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例如,可以将体操文化、体操历史等知识融入到教学内容中,通过讲述体操运动的起源、发展以及在国内外重大赛事中的精彩表现等,激发学生对体操运动的热爱之情。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索,引导学生在体操练习中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体操学习上,从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参与。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要重视体操教师队伍的培养。一方面,积极引进专业素养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体操教师,充实教师队伍数量,确保能够满足正常的教学需求;另一方面,定期组织现有教师参加专业培训、进修学习以及交流活动,不断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理念,提升体操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和教学能力。例如,鼓励体操教师积极参加体操教学研讨会,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并邀请知名的体操专家到学校开展讲座和教学指导,让教师能够近距离学习和借鉴优秀的教学经验,进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
(三)完善教学设施
学校应加大体操教学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一方面,要合理规划和扩大体操教学场地,按照相关标准配备齐全、安全、先进的体操器械设备;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设施设备维护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负责定期对器械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教学器械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例如,对于老化、损坏的单杠、双杠等器械要及时更换,对场地的地面进行防滑、减震处理,为学生们打造出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此外,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适当引入一些新型的、趣味性强的体操辅助器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体操技能,提高学生参与体操教学的积极性。
(四)优化课程设置
首先,要丰富课程内容,在保留传统竞技体操项目精华的基础上,积极引入啦啦操、健身操、艺术体操等深受学生喜爱的新兴体操项目,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需求,让学生的选择空间得到拓宽;其次,合理调整课程时间安排,适当增加体操教学课时,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和练习各类体操动作,扎实掌握体操技能;另外,要改进课程考核方式,要构建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通过这样的考核方式,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总之,高校体操教学虽然面临诸多困境,但通过更新教学观念、加强体操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学设施、优化课程教学以及强化安全保障等多方面的努力,一定能够有效地破解这些困境,提升体操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让体操运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焕发出新的活力,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校园体育文化的繁荣。
参考文献:
[1]程菲. 新形势下高校体操教学训练中的困境与出路[J]. 当代体育科技,2019,9(04):53-54.
[2]邹如云. 高校体操教学现状及改革困境[J]. 课程教育研究,2020(01):223-224.
[3]谢晓信. 高校体操教学的困境及改革出路研究[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20(02):162-163+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