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化护理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负性情绪的作用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2-23
/ 2

“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化护理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负性情绪的作用评价

徐霜霜

上海市浦东新区光明中医医院 上海 201399

【摘要】目的:研究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施以“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化护理的效果及对其负性情绪的改善情况。方法:对于我院2022年3月与2023年3月之间前来就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6例展开研究,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开展平均分组,每组病例43例,其中一组作为观察组,另一组则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我院予以普通护理方法开展护理,观察组患者则予以“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化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情绪情况(用SAS、SDS进行评定)和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情况(自制自我效能感量表)。结果:护理开展前,对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统计学领域无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开展后,在自我效能感的3个维度中,观察组患者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其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化护理方法的使用,可以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负性情绪,且对患者自我效能感有明显增强作用,其运用效果良好,望推广。

【关键词】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化护理;子宫内膜异位症;负性情绪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其产生原因是子宫内膜从其正常生长的位置脱离出来[1],以至于患者有腹痛或者痛经的症状发生,这些症状的产生,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对于此病症状的改善,医学上一般推荐腹腔镜手术的方式[2],其效果虽好,但通常会对患者的情绪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则是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患者这一群体谋求的福利。笔者在此主要研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化护理这一方法的开展,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开展的时间节点为2022年3月-2023年3月,样本来源为来我院就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样本数量为86例,分组方法为电脑随机分组法,可得:对照组病例43例,年龄组成为25岁-45岁,则平均年龄为(35.0±5.5)岁,自述病程为3-25个月,则平均病程为(14.0±7.5)个月;对照组病例43例,年龄组成为24岁-43岁,则平均年龄为(33.5±6.5)岁,自述病程为3-27个月,则平均病程为(15.0±6.5)个月。从基本资料(年龄以及病程)上来看,两组患者并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备研究基础,适宜开展研究。

1.2护理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开展普通护理,即正常的宣教、病房护理及术后指导工作。

对观察组患者开展普通护理基础上的“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化护理,其操作如下:①生物学方面:通过冥想或者是其他方式的放松训练,让患者可以达到机体上的放松,从而达到改善其睡眠的效果;②心理学方面:对患者展开认知干预,以一对一的形式为其详解疾病的关键信息,讲解形式尽量新颖且趣味化,使患者更容易接受,同时为其答疑解惑,解决其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③社会学方面:由护理人员牵头,让家属及患者参与到手术模拟的情景中来,进行术中医护患对话的演示,其过程尽量趣味化,以此打消患者的手术疑虑,增强患者的信心。

1.3观察指标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两种量表内容分类上各有20项,其满分均为100分,据此量表评分越高则代表焦虑、抑郁状态越明显;运用自我效能量表对患者的自我效能进行评价,其评价项目有3项,包括:压力缓解能力、正确决策能力和积极面对疾病能力,每个项目总分各为10分,分值越高则自我效能感越强。

1.4统计学处理

此次研究的统计学领域数据分析由SPSS22.0版软件负责,其中()用以描述组间计量数据,对于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方法进行检验,数据对比中P<0.05被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负性情绪评分比较,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SDA、SAS评分对比

组别

SDS评分

SAS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n=43)

59.57±4.69

57.12±4.13

61.89±4.98

58.34±4.09

观察组(n=43)

59.69±4.71

50.67±3.15

61.78±4.21

50.66±4.31

t值

0.118

8.143

0.111

8.476

p值

0.906

0.000

0.912

0.000

2.2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详见表2:

表2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

组别

压力缓解能力

正确决策能力

面对疾病能力

观察组(n=43)

8.29±2.47

8.77±1.61

8.61±2.73

对照组(n=43)

5.31±0.69

5.91±0.98

5.51±1.04

t

7.620

9.950

6.958

p

0.000

0.000

0.000

3讨论

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来说,手术显然是解决其症状的最优方式。但一旦开展手术,对很多患者来说其生理以及心理都承受了一定压力

[3],所以很容易出现负性情绪以及自我效能感差等情况,这样就严重不利于患者的恢复。

本轮研究的开展可得:经过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从自我效能感的3个项目来说,观察组患者评分皆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化护理方法的使用,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三个角度,达到了对患者机体的放松,心理的改善以及社交能力的提升,以三位一体的方式让患者身心得到最大限度的舒适度,同时改善了患者的认知水平,使患者能从根本上增强对于疾病战胜的信心。

综上所述,“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化护理的开展及应用,可以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负性情绪,并同时提高其自我效能感,效果理想,推荐。

参考文献

[1]魏坤丽,胡琳华.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化护理模式对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患者身心应激、自我效能感及应对方式的影响[J]. 黑龙江中医药,2023,52(4):242-244.

[2] 蔡会英,郑红.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功能的整体化护理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围术期的应用[J]. 中国当代医药,2020,27(4):247-249.

[3] 朱登艳.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功能的整体化护理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围术期的应用[J]. 家有孕宝,2020,2(2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