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坪县城关小学 723400
摘要:本文围绕小学数学实践作业的设计原则、实施形式和评估反馈机制三个方面展开探讨。文章指出,实践作业设计应遵循目标导向、循序渐进、趣味性、开放性和及时反馈五项原则,阐释了如何把握这些原则,优化作业设计。在实施形式上文章提出情境创设、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游戏练习、问题解决等多元化策略,以期全面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评估反馈机制上,文章强调要建立多元评价主体、多维评价指标、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灵活运用评价方式的机制,重视评价反思和改进。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作业;作业设计
一、小学数学实践作业的设计原则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践作业的设计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倍数与因数》这一课为例,实践作业的设计必须紧扣教学目标,重点培养和训练学生对倍数和因数概念的掌握与应用能力。精心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题,如小明家有12个苹果,他想把苹果平均分给几个好朋友,有哪几种分法?这样的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倍数和因数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加深他们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实践作业的难度应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编排。在学生初步理解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后,先安排一些基础性的练习,如找一个数的所有因数、倍数等,帮助学生巩固基本概念和性质,再逐步加大难度,设置一些综合性较强的应用题,如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等,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生普遍好奇心强,喜欢新奇有趣的事物。因此,实践作业的形式应尽量灵活多样,力求寓教于乐,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比如,借助一些生动有趣的游戏或实物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探索和感悟数学知识。学生可以用积木搭建模型,直观地感知公因数和公倍数的意义,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模拟生活中的分物场景,加深对倍数概念的理解,为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应适当增加一些开放性、探究性较强的作业。这类作业没有固定的答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不同的解决策略,比如在探究一个数的所有质因数时,学生可以尝试画因数树、短除法等不同的方法,通过比较不同方法的特点,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和策略,这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业练习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巩固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后,应认真批改,并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恰当的指导。批改作业时,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答题结果,更要重视解题过程中体现出的思考方式和解决策略,对学生的优秀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小学数学多元化实践形式探索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践活动的形式应该丰富多样,不能拘泥于单一的纸笔作业。采取多元化的实践形式,有助于学生全方位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以《小数除法》这一课为例,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如妈妈买了一个2.4千克的西瓜,她想把西瓜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千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价值,从而建立起学习小数除法的兴趣和动力,小数除法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单纯的讲解和练习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其中的奥妙。这时,教师就可以提供一些实物或操作材料,鼓励学生动手实践、亲身体验。
精心设计一些综合性、开放性较强的实践作业,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比如请每个小组创编一个有关小数除法应用的情境剧,要求剧情中要涉及1-2个小数除法的实际问题。学生可以通过讨论、编排、表演等环节,在合作探究中深化对小数除法的理解。小组间还可以开展汇报交流,分享各自的解题思路和心得体会,利用寓教于乐的数学游戏,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巩固学生的小数除法知识。比如,可以开展小数除法接力赛,请学生两人一组,轮流完成连续的几道小数除法题,先算完者获胜。再如,可以开展小数除法填空大赛,出示一些小数除法算式,隐去部分数字,让学生填写恰当的数使算式成立。
作业形式突出“多样化”与“实践性”。过去的作业主要以书面作业为主,搞题海战,学生被动完成作业,效果一般。现在可以让学有选择的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完成相印练习,在玩中学,学中玩,真正体现素质教育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作业形式(1)游戏类作业。在学生学完乘法口诀后,可边拍手边背口诀,开火车,接龙等熟记口诀;可与伙伴一起玩转盘游戏,提高计算速度与能力。(2)动手作业。学完认识时间后,让学生自己画钟表,安排一天的生活,加深对时间的认识。(3)合作性作业。学完测量后,孩子们自由组合,测量课桌的长于宽,培养合作意识,巩固测量方法。(4)体验性作业。学完人民币的认识后,让学生自己拿现金去买东西,加深对人民币的理解。(5)调查性作业。学了统计以后,学生可以自己去调查生活中有趣的事物,如同学们的生日,喜欢的水果……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把枯燥的题海作业在实践中完成,效果更佳。
三、小学数学实践作业的评估与反馈机制
小学数学实践作业的评估与反馈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习进步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更好地发挥实践作业的育人功能,教师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评估与反馈机制,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长期以来作业评价主要由教师一人完成,这种单一化的评估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参与到评估过程中来,形成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模式。
评估学生的作业表现,不能仅仅关注答案的对错,而应该建立一套全面、细致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要从知识、能力、情感等多个维度对学生的作业表现进行考察,既要看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又要关注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体现出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等;既要肯定学生扎实规范的解题过程,又要赞赏学生在方法上的独特创新;既要注重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又要关心学生在与他人合作时表现出的沟通协调能力。
在实践作业的评估中教师应本着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表现,灵活运用评价手段,及时诊断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有的放矢地加以指导。比如,在布置了一次开放性的数学探究作业后,教师应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探究历程,针对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建议,千篇一律的评语、单一化的等第评定很难给学生以具体的指导和帮助,也不利于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评价作业时,要根据作业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对于基础性的练习作业,可以利用评价量规,对学生的完成情况作出等级评定,并辅之以简短的评语;对于开放性、创新性较强的作业,可以采取晤谈式的个别评价,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对于探究性的小组作业,可以开展多主体参与的综合评价,由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组际互评等共同构成。
结论:小学数学实践作业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深化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必须立足教学实际,科学把握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采取丰富多样的实践形式,建立行之有效的评估反馈机制。在设计上要着眼学情,精心设置作业情境和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在实施上,要创新形式,开展操作实践、小组探究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在评价上,要优化机制,突出过程性评估,重视评价主体的多元互动,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鼓励和改进功能。
参考文献
[1]宋富强,周永霞.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32):131-133.
[2]范琴梅.基于小学数学实践类作业设计的思考[J].理科爱好者,2023,(05):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