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苇子沟乡中心校 067603
摘要:美育的培养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具备发掘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才能,并使其具备较高的美的素养。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指导,可以使小学生在美育的熏陶下对美的感知更加敏锐,从而发掘出语文的美,从而创造语文中的美,使美育与小学语文教育深度结合,更加深入地影响着学生的美育能力。为此,本文探讨了美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美育 渗透策略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素养的培育现状
(一)美育意识不足
在应试教育下,教师的教学活动内容通常围绕学生的升学而展开,在教学中容易侧重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而忽视对考试没有直接帮助的美感教育。这会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无法体会文字的美,从而影响学生感受文章情感表达的效果。
(二)美育渗透方法欠缺
小学语文是学生接触语文知识的启蒙阶段。受过去惯有的教学思维模式影响,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依然将教学重点放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忽视了美育在教学内容中的渗透,也忽视了语文课堂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作用。
二、小学语文渗透美育的意义
(一)是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思维和艺术是从生活中产生的,它既包含着真理,又向人类传达着美好的讯息。将审美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使其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对人文、历史和文化有更深的认识。从美的由来到美的发展过程,可以对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的文学作品进行详尽地剖析,这对于语文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美育应贯穿于整个语文课程的各个阶段,对学生进行现代化、全方位的审美教育。
(二)促进学生提升审美鉴赏力
美育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对于发展学生德育、智育和体育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通过引导学生仔细揣摩文章语句和修辞,体验文字抒发和营造的意境,将文章塑造的人物形象情感转化为自身的感受,提升学生自身的审美鉴赏能力。
(三)启发学生思维,激发想象力
美育是审美和美感教育,在陶冶学生情操的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两者联系十分密切。小学生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充满强烈好奇心,是想象力发展的关键阶段。教师如果能够因势利导,善于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美育进行教学,通过营造活泼生动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的思维跨越时空融入作者描绘的所见所闻,以浓厚的情感渲染让学生在接受审美洗礼的同时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三、小学语文渗透美育的有效策略
(一)强化诗文的情境体验
小学语文课本上的文章和校本美育教材中所用到的诗词,大多是由作家本人的个人经历所致,有些是对自己生活经历的直接描述,有些则是通过旁征博引而来,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多种因素,使他们难以领会其所传达的文化和观念。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要让学生们去体会文章的情景,比如:以“景美”为题材的诗歌和散文中,有大量的动物、植物等风景的描述,而老师要根据本地的特点,发现二者的异同,并产生强烈的反差;此外,还可以通过图画和多种形式的多媒体手段,使学生们更接近于真实的风景,从而使他们与文章中描述的“美”更接近,有利于学生的美育培养。
(二)以学生的想象力为切入点
想象力是人类最大的特征,是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它对实现美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运用诗歌中出现的形状、颜色、声音等,可以使人的感官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自我的联想,并由此产生对美的联想,从而使他们产生对美的认知和判断。老师可以运用古典诗歌来刺激学生的想象力,比如:《饮湖上初晴后雨》“山色空蒙雨亦奇”,可以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想象,描绘出自己内心深处的山色和雨水,和普通的山色和雨水有何相似和不同之处。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分辨能力
在小学的语文教育中,美育的创造和实践的价值往往可以通过学生的写作来体现,而写作则是以自己所掌握的语文来表达美、创造美、沟通美的途径。但由于小学生的观察和剖析力较差,对美感的辨识度较低,因而很容易造成美与丑的混淆。所以,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必须先训练他们对美的观察和对美的解析。在诗歌中感受到渗透美,在实际中体会和剖析美,并通过对周围环境中普遍存在的美进行审视。
(四)丰富教学内容
此外,在小学阶段,还可以自行开发、设计美育课程,拓宽和充实小学美育的内容。在实践中,教师要充分运用生动、形象的事例,并与课本相联系,使其能够主动地思考和体会。在《海底世界》中,老师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体会到海的美,比如:广阔的海洋,日出与日落的海天一线。
(五)教师提升自身审美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论是字、词、句、篇等基础知识的教学,还是文学作品的赏析,都包含着丰富的美学元素,对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挖掘课本中的审美元素,在教学中找到知识与美育的契合点,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感知美、体验美。此外,教师的仪容仪态、作业批语、精神表现等也会对学生产生无形的感染。如果教师仪表端庄大方、举止优雅、语言风趣幽默、板书批注工整规范,举手投足间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教师的性格、学识、气度、能力和情感因素等人格要素对学生的心灵烛照是深刻且久远的,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处处为学生做好榜样,不断提升个人的审美修养。
结束语:
小学语文的美育,既要使人的心灵得到美的启蒙,在情感上受到美的影响,又要指导学生鉴赏美,表现美,通过移植前辈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成就,按照自身的审美理想去创作。学生创作得美,已成为判断一个人有没有审美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创造美,是实现美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陈雅玲.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审美鉴赏能力培养策略[J].语文新读写,2020(09).
[2]蒋雨.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02):110-112.
[3]何懿枭.浅析美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汉字文化,2021,(23):106-107.
[4]高春宏.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实践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1,37(09):20-2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