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9-14
/ 2

心理护理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影响分析

黄丹 杨靓通讯作者

扬州五台山医院 江苏扬州 225001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老年抑郁症(DP)患者采用心理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色球自由抽取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经过1个月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症筛查量表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生命质量评定简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更利于患者改善抑郁症状,减轻焦虑情绪并提高睡眠质量和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老年抑郁症;心理护理;焦虑程度;睡眠质量

抑郁症是当代最为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任何年龄和阶层的人群都可发病,现已被定位为世界第4大疾病,也是我国精神卫生工作的重点[1]。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及独居、孤寡老年人群范围的扩大,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基数也随之不断增加,且与其他年龄人群相比,老年人本身具有睡眠质量差、易唤醒等特点,因此在发生抑郁症后更容易产生焦虑、悲观、厌世等负性情绪并发生睡眠障碍[2]。临床大量实践证实,科学性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有助于降低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其自尊水平。鉴于此,本次研究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就探讨分析老年抑郁症(DP)患者采用心理护理的临床疗效,具体有下。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45例有21例男性,24例女性,年龄最大85岁,最小70岁,均龄(78.26±7.49)岁;病程最长8年,最短1年,均程(5.17±1.27)年。研究组45例则有23例男性,22例女性,年龄最大85岁,最小70岁,均龄(78.45±7.56)岁;病程最长9年,最短1年,均程(5.51±1.48)年。2组临床基础性病历资料对比无差异(P均>0.05)。

1.2纳入标准

(1)均满足临床关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2)患者年龄均处于60周岁及以上;(3)均具有完整有效的病历资料;(4)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1.3排出标准

(1)合并严重器性质损伤的老年患者;(2)合并严重交流沟通障碍的老年患者;(3)存在用药禁忌的老年患者;(4)合并严重意识障碍的患者;(5)不同意参与的老年患者。

1.4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心理护理,心理评估。入院后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友好沟通,热情引导他们熟悉医院、科室、病房环境及相关医护人员的信息,必要时通过摆放绿植,粘贴患者喜好的海报、墙贴等方法来减轻患者对环境的陌生感与紧张感,在此基础上再应用相关评估量表对其心理健康状态进行科学评估,以便确定其病情严重程度并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2)心理认知干预。通过“一对一”交流、展开集体游戏、召开专业讲座等方式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正确认识抑郁症,明确其发生机制及危害性,由此更加提升治疗依从性。(3)心理疏导。耐心引导患者诉说内心焦虑、顾虑、不安情绪,鼓励、引导其及时发泄、纾解负性情绪,积极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以提高其治疗信心;协同患者构建可行的护理方案,指导其掌握暗示法、冥想法、音乐疗法、移情法、以情胜情法等心理护理技巧,并在其积极接受依从治疗和护理,症状有所改善后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与此同时指出不足和存在的问题,与之协作,寻求更好的改善方法,并共同制定下一个目标,以使其时刻保持积极心态。在实施心理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全程保持和蔼、耐心、平和态度,并注意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格尊严。

1.5观察指标

(1)焦虑和抑郁情绪。于干预1个月后进行焦虑和抑郁程度的评估,采用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进行评估。(2)观察睡眠质量。于干预前后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估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该量表分为7个维度,每个维度0-3分,总分为0-21分,评分与睡眠质量呈现负相关关系。(3)观察2组患者的生命质量。于干预前后展开评估,采用生命质量评定简表评估患者的生命质量,该量表涵盖环境、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等方面,每项分值为0-30分,分值高低对应生命质量的高低。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处理该研究数据,并以P<0.05体现差异存在意义。

结果

2组患者护理前后PHQ-9评分比较

护理前,2组患者PHQ-9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后,2组患者PHQ-9评分均下降,观察组PHQ-9评分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见表1。

表12组患者护理前后PHQ-9评分比较(

IMG_256,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研究组

33

19.05±2.44

11.15±1.63

对照组

33

18.93±2.37

15.41±2.07

t值

-

0.2367

10.8463

P值

-

0.8135

0.0000

2.22组患者护理前后PSQI评分比较

护理前,2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后,2组患者PSQI评分均下降,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见表2。

表22组患者护理前后PSQI评分比较(IMG_257,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研究组

33

15.05±2.44

7.15±1.63

对照组

33

15.23±2.37

10.41±2.07

t值

-

0.2367

10.8463

P值

-

0.8135

0.0000

2.32组患者护理前后WHOOQL-BREF评分比较

护理前,2组患者WHOOQL-BRE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后,2组患者WHOOQL-BREF评分均提高,观察组WHOOQ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见表3。

表32组患者护理前后WHOOQL-BREF评分比较(IMG_258,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1周后

研究组

33

46.36±4.67

69.15±6.89

对照组

33

46.62±4.75

53.59±5.38

t值

-

0.4550

9.8002

P值

-

0.6502

0.0000

3.讨论

目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年群体的物质生活基本得到满足,但是精神心理生活等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老年抑郁症变得更为常见[3]。心理护理是一种以助人为目的的专业性人际互动,通过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治疗患者心理、情绪、认知与行为等有关问题,改善焦虑、抑郁、恐慌等症状及非适应行为,达到治疗疾病、促进康复的目的。心理护理的有效方法是“自我及时强化”,其理论基础是:由于患者对自己的消极情绪和行为不断强化,会造成忧郁,如果反其道而行,不断及时强化自己的积极情绪和行为,焦虑、忧郁的成分就会越来越少,直到消失[4]。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1个月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症筛查量表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生命质量评定简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更利于患者改善抑郁症状,减轻焦虑情绪并提高睡眠质量和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黄瑞卿,李惠琼.特色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8(12):187-189.

[2]钟丽玲.心理疏导联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抑郁症的负性情绪和神经功能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19):3188-3190.

[3]满晔,邵海娟,韩云. 开展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及自我接纳的影响研究[J]. 心理月刊,2021,16(17):49-50.              

[4]孙宏超.积极心理干预对抑郁症伴失眠患者希望水平、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3,10(1):136-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