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大学 应急管理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39
摘要:地震灾害作为全球范围内频发的自然灾害之一,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因此,加强地震灾害教育,提升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地震灾害教育存在重视不足、教学内容单一、方法落后的问题,亟需改革。本文旨在对地震灾害学课程进行实践性教学改革,包括构建实践性教学体系,探索多元融合教学方法,建立多元化评估体系。通过情景案例式、课堂讨论式、防灾实践式和科普研学式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应急救援知识和自救能力。构建多元化评估体系和强化过程考核与反馈机制,全面衡量学生学习成效,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地震灾害学、实践性教学、多元融合教学、多元化评估体系
1.1 研究背景
地震作为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极端表现形式,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巨大、影响范围广等特点。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地震灾害频发,从日本东海岸的9.0级大地震到尼泊尔的强震,再到我国汶川、玉树等地的地震灾害,每一次地震都给当地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地震不仅直接导致房屋倒塌、基础设施损毁,还常常引发火灾、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进一步加剧了灾害的破坏程度和影响范围。因此,地震灾害的频发性和严重性不容忽视,亟需加强相关研究和教育工作。
为了应对这些严峻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应急演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和突发事件事前预防和准备的能力,符合大应急框架下推动公共安全治理向事前预防的要求。面对地震灾害的严峻挑战,加强地震灾害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地震灾害教育不仅能够普及地震科学知识,提高公众对地震灾害的认识和理解,还能培养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从而在灾害发生时有效减轻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然而,当前地震灾害教育普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落后等问题,难以满足社会对防灾减灾人才的需求。因此,对地震灾害学课程进行实践性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1.2 国内外地震灾害教育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地震灾害教育领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国外方面,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地震灾害教育方面起步较早,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和教学方法。在日本,“公助、共助、自助”的减灾理念显著提升了基层灾后快速反应的能力。通过国民教育体系和日常防灾演练活动,日本提升了民众的防灾意识和灾害救助技能,实现了从学校层面到社会层面的防灾教育常态化。日本还通过“防灾日”、“防灾周”、地震博物馆和地震知识学习馆等形式,进一步增强了民众的防灾意识和应对灾害的信心1。美国的应急演练以其科学性而著称,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不断探索和应用科学方法,形成了相当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2。智利则凭借丰富的抗震经验,政府主导制定了有效的防灾方案,动用大量资源,开展全国性的灾难预防演习,并设立救援专项资金,巩固了防灾减灾的物质基础3。这些国家不仅重视地震基础知识的传授,还强调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通过模拟演练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应对能力和自救互救技能。
在国内方面,随着地震灾害的频发和防灾减灾工作的加强,地震灾害教育逐渐受到重视。学者们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有效的地震灾害教育途径和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然而,尽管国内外在地震灾害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传统的地震灾害学课程通常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多以PPT讲解或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教学手段相对传统且单一,忽视了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在面对实际地震灾害时缺乏应对能力和自救互救技能。另一方面,现有的教学资源有限,难以满足大规模实践性教学的需求。此外,部分教师和学生对地震灾害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的动力。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地震灾害教育的发展和完善。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地震灾害教育的效果,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实践教学旨在对课堂理论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宽,通过将课程知识融会贯通,实现宽度和深度的全面提升,为学生将来从事地震学及相关领域的科研或城市建设工作奠定基础4-6。具体来说,对地震灾害学课程进行实践性教学改革的研究目的包括:一是构建以实践性教学为核心的地震灾害学课程体系;二是探索多种实践性教学方法在地震灾害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三是建立多元化评估体系,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从理论层面看,这种改革有助于丰富地震灾害学课程的教学理论和方法论体系,推动地震灾害教育的发展和完善;从实践层面看,有助于提升地震灾害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更多具备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的优秀人才。
2.地震灾害学课程教学改革
2.1情景案例式教学
通过运用国内外地震灾害的真实案例,使学生能够直观了解地震灾害的危害性,并掌握基本的防震减灾知识。同时,为学生提供特定的情景,使他们能够深入体验,将抽象知识具体化和形象化,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这种方法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参与的过程,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7。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图片和视频讲述2022年甘孜州泸定县6.8级地震,使学生了解到川西地区地震活动频繁、频度高、强度大的基本特点,并认识到山区强震往往诱发大量地质灾害,这些地震地质灾害造成的伤亡和财产损失显著加重了地震的危害。例如,通过对2008年汶川地震的高分辨率光学卫星影像解译,该地震触发了13,000至60,000处滑坡,影响范围达到31,000至41,000平方公里,直接导致约2万人死亡,损失占总损失的约三分之一。学生可以总结该灾害事件的特点及其防治措施,以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掌握地震灾害发生机理的基础上,进一步讲解地震来临时的逃生、自救与互救方法,学习逃生和应急救援技巧。在介绍泸定地震的背景之后,构建一个真实的地震场景:在上课期间,当学生们正认真听讲时,模拟照明灯和门窗的晃动声,伴随灰尘掉落,黑板和讲台的震动,以及黑板刷和粉笔盒的掉落。在这种情境下,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避震逃生,教导他们在地震时尽量寻找能够形成三角区的空间躲避。在课堂中,应迅速抱头闭眼,躲在课桌下,并避免乱跑,可以用书包或其他保护物品遮挡头部和颈部,听从老师的指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评价,并总结应急救援相关知识。
2.2课堂讨论式教学
在讲解了地震发生机制和特征之后,学生已基本掌握地震灾害的特点和基础应急救援技巧。老师根据所讲授的灾害类型提出相应的讨论题目。例如,地震后形成的大量不稳定斜坡、地裂缝及松散堆积体,在余震和降雨的作用下,可能引发震后次生灾害,如崩滑体转化为坡面泥石流。以2010年汶川灾区绵竹清平乡发生的特大泥石流为例,它冲毁了沟内19座谷坊和1座拦挡坝,导致6人死亡或失踪,379间房屋被冲毁掩埋,2座桥梁被毁。此外,震裂岩体在重力作用下可能转化为崩塌或滑坡,例如2013年三溪村滑坡和2017年新磨村滑坡。因此,地震诱发的地质灾害具有显著的灾害链效应和长期影响。
在讲述了泥石流和滑坡的真实案例后,构建一个泥石流灾害的模拟情景:当发生降水或溃坝等导致地面流水作用时,沟谷或山坡上的洪流会携带大量泥沙和石块。此时,我们应该选择哪个方向逃生?启发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引导同学们自主提问和回答,活跃课堂气氛,并对该情景设定的问题给出正确答案。在泥石流发生后,应迅速向与泥石流流动方向垂直的山坡逃生,绝对不能朝泥石流流动方向前进。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避难营地,尽量避免停留在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教师应纠正错误的逃生路线和方法,对正确的分析建议给予肯定,从而帮助学生更生动形象地理解地震及其诱发的地质灾害。
2.3防灾实践式教学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应急救援知识,并有效运用逃生和自救方法。定期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模拟地震真实情况,有助于训练学生在地震发生时选择逃生路线、切断火源和电源等技能。这样的实践不仅使学生实际掌握应急逃生技巧,还培养了他们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进行正确互救,向处于困境的他人提供帮助。此外,通过实地探访地震台站、地震纪念馆、地震科普馆和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等场所,学生可以亲身接触和体验地震动态监测、地震遗迹等地震科学技术和科普知识,从而实际感受地震灾害对当地的影响。这种实践活动将地震基础知识与实际环境结合,有助于促进理论知识的吸收。引导学生利用假期在家乡进行防震减灾知识的科普宣传,可以加深他们对应急救援知识的理解,使他们成为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者,从而提高公众对这些知识的重视程度。组织地震灾害紧急救援志愿队,为学生提供专业救援人员的应急救援知识和相关技能培训。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应急救援能力,使其能力超越理论知识层面,还锻炼了他们的坚韧毅力和体魄。在提升学生应急自救能力的基础上,也为专业开展地震救援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培养具有高素质地震救援能力的人才。
2.4科普研学式教学
地震科普教育基地是目前深入持久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最佳场所8。地震科普研学旅行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通过学生实地考察、认识和实践,使其更好地理解地震现象和感受地震的影响,从而全面提升其防震减灾的科学素养。例如,前往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彭州园区开展地震科普研学活动。龙门山位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之间,是青藏高原边缘最大地形梯度带的主要组成部分。相关研究表明,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带自中生代以来经历了多期构造活动,尤其是近年来的构造活动引发了汶川地震,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9。地震科普研学活动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全面构建应急知识教育系统。在深入认知层面,将学生分组实地考察小鱼洞大桥、谢家店子、白鹿地震遗址公园、飞来峰景区和山泉镇等研学点,分析当地建筑和地面的破坏程度,巩固理论知识,实际分析地震灾害的发生原理,加深对课堂教学知识点的理解。在防灾实践方面,利用模型模拟地震断层运动过程,思考和总结强震发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防震减灾措施,提升学生的应急实践能力,着重锻炼专业应急技能。在知识认知的基础上,收集研学过程中的调研素材和数据,根据教师提供的具体问题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调研分析能力。在创新实践层面,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在深入认知和防灾实践层次的基础上,学生自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依靠所学知识和实践能力进行专题调研。在专题调研过程中,引领学生逐步解决问题,并以小组形式进行汇报,讲述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3. 地震灾害学课程考核与评估方式的改革
3.1 构建多元化评估体系,全面衡量学习成效
针对地震灾害学课程的独特性和复杂性,致力于构建一个更加创新、多元化的评估体系,以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效。在知识测试环节,除了传统的闭卷、开卷考试和在线测试外,我们还引入了虚拟现实(VR)技术,创建地震模拟环境,让学生在虚拟场景中进行知识应用测试。这种创新的测试方式能够更真实地模拟地震灾害情境,评估学生在应对实际地震时的知识运用能力。
在技能考核方面,除了进行传统的应急逃生演练和救援技能实操外,还引入了智能化模拟系统。例如,在学校建立的应急救援实务实验室中,利用VR多场景救援逃生体验模拟火灾、地震等灾害现场,学生可以掌握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如何快速疏散人群,如何进行自救,以及如何正确使用救援工具、搜索和营救被困人员、进行灾后处理等。系统能够根据学生的操作给予即时反馈,并提供个性化的技能提升建议。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准确地了解自己的技能水平,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提升。
3.2 强化过程考核与反馈机制,促进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特别强调了过程考核与反馈机制的重要性。我们重视课堂和课后反馈,跟踪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查缺补漏,查明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适时调整教学计划,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对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和需求,从而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同时,建立了一套更加创新、有效的反馈机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以便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此外,我们还建立了在线学习社区,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分享,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成长。通过这些创新的反馈机制,能够更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以提高教学质量。
4. 结语
地震灾害的频发性和严重性对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特别是近年来多次重大地震事件,进一步凸显了加强地震灾害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从地震灾害教育的现状出发,探讨了地震灾害学课程在实践性教学改革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构建地震灾害学实践性教学模式过程中,围绕培养学生应用地震知识、提高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防震减灾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通过采用情景案例式、课堂讨论式等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地震的基本概念。实践环节的设置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基于课程的多元化评估考核方式能够更好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地震应急救援技能的熟练程度以及综合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总之,地震灾害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改革,不仅有助于培养具备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救援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还为推动地震灾害教育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和完善实践性教学方法,以期在防震减灾教育中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吴丽慧,包萨日娜.日本地震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构建[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7,19(04):54-63.
[2] 高原.美国应急演练的现状、特点及启示[J].石油教育,2014(04):109-112.
[3] 徐艳文.智利防灾减灾有备无患[J].防灾博览,2018(05):68-71.
[4] 王宏语. 地震地质综合解释教程[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16.
[5] 孙盼科, 徐怀民, 尹志军. 地震资料地质解释实践教学指导书[M]. 北京: 中国石化出版社, 2021.
[6] 孙鲁平. “应用地震学”课程改革与教学方法探讨[J]. 中国地质教育, 2014(1): 51-54.
[7] 安娟, 梁仁君, 吴元芝. 地理科学专业《自然灾害》课程教学改革[J]. 教育现代化, 2019, 6(61): 34-36.
[8] 邹春红,苏淑娟,石晓辉,等.浅谈如何发挥防震减灾科普宣教主阵地作用——以烟台地震科普教育基地为例[J].防灾减灾学报,2015(4):89-93
[9] Jia D, Li Y, Lin A, et al. Structural model of 2008 Mw 7.9 Wenchuan earthquake in the rejuvenated Longmen Shan thrust belt, China[J]. Tectonophysics, 2010, 491: 174-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