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生死疲劳》中文化负载词翻译技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22
/ 2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生死疲劳》中文化负载词翻译技巧研究

赵永情 李春燕  

山东协和学院 济南 250109

摘要功能对等理论强调在翻译文学作品时不仅要传达原文的思想内容,还要强调译文读者和译文之间的关系,适应读者的文化和思想习惯,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以该理论的四个基本原则指导,分析《生死疲劳》英译本中的文化负载词,探讨其翻译技巧。

关键词:《生死疲劳》;功能对等;文化负载词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文化交流与传播变得越来越重要。文学作品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其翻译工作对文化交流的影响不容忽视。莫言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其作品《生死疲劳》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该小说中包含大量的文化负载词,这些词反映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现象,是理解和传播作品内涵的关键。

1. 功能对等理论在文化负载词翻译中的应用

文化负载词是指那些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这些词反映了独特的事物、观念、价值观、习俗等。由于文化差异,这些词往往很难直接翻译。功能对等理论为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提供了一种更为灵活实用的方法。它鼓励译者不仅要考虑词语的字面意义,还要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并在翻译中找到最能传达这种文化内涵的词语或表达方式。这样的翻译结果既能准确传达原文的信息,又能让读者感受到原文的文化气息,从而实现文化间的有效交流。

2.词汇对等原则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技巧

《生死疲劳》中的许多名字都是音译的,比如“西门闹”译为Ximen Nao,“蓝脸”译为Lanlian,“蓝解放”译为Lan Jiefang,“白氏”译为Baishi。这些词语蕴含着该社会时期的文化特征。为了不因文化差异而使读者感到困惑,译者主要采用音译作为翻译技巧。音译本质上是异化翻译的一种手段。此外,小说中设计的地名也采用音译的方式翻译。如“那时我刚刚二十四岁,新娶了白马镇首富白连元家的二小姐为妻。 (莫 149)”中,“白马”作为“白马镇”的地名,直接音译为“Baima”,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表达,从而减少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差异。

另外,直译在《生死俱疲》中很常见,是一种保留原文内容和形式的翻译手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原文的文化色彩和表达效果。例如:“人间进行了土地改革。” 中提到的“土地改革”属于中国革命运动,随着文章相关语境的引入,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因此,译者采用直译的方式将“土地改革”译为“land reform”,最大程度上保持了原文与译文的对等性。此外,在直译可能造成理解困难的情况下,译者会采用带有注释的直译,帮助读者理解和更好地欣赏原文的艺术和审美价值。

3.句法对等原则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技巧

对于《生死俱疲》中谚语的翻译,译者主要倾向于直译,将原文中的原始信息呈现出来。例如:“死马当成活马医。”(莫 173)译为“Treating a dead horse as if it were alive.”(Goldblatt 57)。“把死马当活马医”是中国谚语,指尽一切努力挽救看似无望的局面。译者并没有译为“竭尽全力”,而是在句法对等的基础上保留了原语中的隐喻,采用直译技巧,使读者更直接地了解和感受中国人的表达习惯。结合上下文,读者可以基本理解谚语的意思,同时也能识别和感受具有浓郁异国情调的表达方式。这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各种文化词汇,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际。

意译法主要以文学作品的意义为出发点,表达原文的大意,不追求过多的细节,保证译文读起来自然流畅。例如“我不会管三七二十一, 冲上去,给她一个耳光。”一句中,“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意思是不顾一切、不顾情况地做某事。如果直译为“不在乎3乘以7等于21”那就很难理解了,因为这里的数字不再是计数符号,而是文化符号。在翻译文化信息时,当文化信息的传递会严重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时,选择意义而不是形式是更好的选择。因此,在保证句法对等的前提下,采用意译,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所表达的意思。这种翻译避免了过度的“陌生化”对读者审美体验的影响,从而更真实地传达原文的内容,读者在理解意义上至少可以获得与原读者相似的效果。

4.语篇对等原则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技巧

《生死疲劳》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涉及大量的谚语或俗语、双关语。为了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实现原文与译文的文本对等,译者往往采用直译的方法来翻译这些表达。例如:“兔死狐悲,物伤其类。”(莫 261)在英译本中多译为“When the rabbit dies, the fox grieves, for his turn will come.” (Goldblatt 281) 例句中,“兔死狐悲,物伤其类”是中国谚语:为失去或死亡的同伴而悲伤。根据语篇对等原则,译者首先采用直译法对原文进行一一对应的翻译,并直接翻译汉语的比喻修辞,使原文与译文完全对等。然后辅以解释性话语来表达意义:下一个要轮到他了。这种解释性话语就是文内注释。这种对原文差异的保留也反映了译者对中国文化话语权的承认和接受。再如:“西门闹,你还闹吗?” (莫104)就译为“Ximen Nao, whose name means West Gate Riot, is more rioting in your plants?” (Goldblatt 97) 例子中,译者主要采用音译+解释法翻译人名“西门闹”,对第二个“闹”翻译成“rioting”,句子的双关意义得到了充分体现,从而在整体上实现了译文与原文的文本对等。

5.文体对等原则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技巧

《生死俱疲》中充满了诙谐生动的谚语,这是小说语言的独特魅力。Goldblatt 运用直译或意译技巧进行翻译,以满足读者的阅读习惯。如:在“出水才看两腿泥!走着瞧!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莫 194)一句中即是直译,“You don’t know your legs are muddy till you step out of the water. The river east for thirty years and west for Thirty years!” 而在“什么干娘、湿娘,我们从来不搞这一套庸俗关系。”一句中,则采用意译法:“Nominal mother, normal mother, those vulgar views of relationships never played a role in our family.”从而实现了问题对等。

小结

本研究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角度出发,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四大原则,对《生死俱疲》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技巧进行分析,得出《生死俱疲》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技巧主要有意译、直译和音译。

参考文献

[1]Howard Goldblatt.Life and Death Are Wearing Me Out. New York: Arcade Publishing, 2008.

[2]莫言.生死疲劳[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

[3]谭载喜.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4]陈一亮.异化归化视角下《生死疲劳》中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研究[D].山西:山西财经大学,2023:35-41.

作者简介:赵永情 女 山东协和学院英语专业学生。

          李春燕 女 山东协和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传播与跨文化研究。

论文来源:本论文依托2024届毕业论文: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生死疲劳》中文化负载词翻译技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