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抽血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19
/ 2

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抽血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姜川兰 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贵州凯里

【摘要】目的:讨论和分析在门诊抽血护理工作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门诊抽血的72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时间2022年2月至2023年7月,采用随机数字法表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n=36)和研究组(n=36),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在门诊抽血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对比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结果:护理前,对比两组的HAMA焦虑评价分数和HAMD抑郁评价分数,数据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对照组心理状态评分多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总分数比研究组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在门诊抽血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较优,不仅可以稳定患者焦躁不安的情绪,还可以提高医院门诊抽血科室的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门诊抽血;应用

门诊抽血处是医院重要科室之一,对患者治疗疾病起着关键作用[1]。门诊抽血科室具有人流量较大、疾病种类多、患病严重程度不同、抽血时间长短不一等特点[2]。由于疾病种类不同,需对部分患者进行空腹抽血,该做法会提高护理者的工作难度,增加护理工作量。若患者并未空腹采血,会导致血氧标本异常。对于上述情况的发生,护理者需通知患者进行二次抽血,则会导致部分患者不满,极可能产生纠纷,也无法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因此,在门诊抽血护理工作中可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方式,提高护理质量,减少纠纷,使护患关系和谐。本次实验将选取我院72例抽血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方式,分析在门诊抽血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门诊抽血的72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时间2022年2月至2023年7月,采用随机数字法表进行分组,按照随机数字法表分成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6例:男性例数为21例,女性例数为15例,年龄范围21岁-71岁,平均年龄(45.5±1.8)岁,研究组36例,男性例数为19例,女性例数为17例,年龄范围23岁-74岁,平均年龄(46.5±1.6)岁。根据两组抽血患者的基本资料分析,差异不明显,有可比价值。

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②均是抽血患者。③已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不同意成为实验对象。②表达障碍者。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①指导,告知患者有序排队等待抽血。②叮嘱,回答患者疑问,主动告知患者需注意的问题。③引导,引导患者到门诊抽血处,辅助医生完成抽血工作。

研究组:①提高护理者专业能力。可采取培训手段,定期对护理者培训,培训护理者的护理操作能力,加强自身综合素质,对于突发情况,护理者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救助患者。对护理者开展护理观念培训,能够提高护理者的工作效率。②优化护理服务态度。护理者接待患者时需使用礼貌用语,随时保持微笑,保持服装整洁,避免佩戴手饰、头饰,发型保持扎起状态。若有态度差的患者,护理者可给予安抚,切勿与患者发生冲突。③心理护理。患者在进入科室等待抽血时,难免会产生紧张情绪,护理者需给予患者鼓励,提高患者依从性。④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者需持温和态度对待患者,主动告知患者就诊流程,为满足门诊抽血患者的生理需求(不用空腹抽血患者)以及缓解患者紧张等负面情绪,可提供给患者一些食物,分散患者注意力。⑤良好环境。科室内可张贴关于介绍医院的画报,护理者需提前调整科室内温度,告知患者要保持秩序,不要乱走乱跳,讲话分贝要低。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在门诊抽血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可从焦虑和抑郁两方面进行评估,焦虑:采用汉密尔顿焦虑(HAMA)量表,抑郁:采用汉密尔顿抑郁(HAMD)量表,评价患者的HAMA(焦虑)分数和HAMD(抑郁)分数,分越高表示焦虑和抑郁越严重。 护理满意度: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评价护理者的工作态度、护理操作、门诊环境等,满分为100分,十分满意:80分以上,满意:60-79分,非常不满意:59分及以下,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对护理质量越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在统计学处理过程中,使用SPSS 23.0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正态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卡方检验,P<0.05为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抽血患者的心理状态

护理前,对比两组的HAMA焦虑评价分数和HAMD抑郁评价分数,数据差异不,p>0.05;护理后,对照组的HAMA分数为和HAMD分数差异显著,对照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多于研究组,见表1。

表1 抽血患者的心理状态比较(X±s,分)

分组

例数

HAMA

HAMD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36

28.12±0.6

21.62±0.5

27.76±1.5

16.76±1.4

研究组

36

26.76±0.5

17.65±0.3

25.76±1.3

13.76±1.1

t


1.832

8.193

1.292

7.139

p


p>0.05

p<0.05

p>0.05

p<0.05

2.2对比在门诊抽血患者的护理质量

对照组护理人数/率为34/94.45%,研究组护理人数/率为35/97.22,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 护理质量比较(n%)

分组

例数

十分满意

满意

非常不满意

总满意度

对照组

36

20(55.56)

14(38.89)

2(5.56)

34(94.45)

研究组

36

25(69.44)

10(27.78)

1(2.78)

35(97.22)

x2


3.298

2.542

2.751

6.233

p


p<0.05

p<0.05

p<0.05

p<0.05

3.讨论

门诊抽血对于病情诊断和治疗起着重要作用,该科室工作复杂,工作量大,容易发生失误情况。对此需要对抽血患者采取一定的护理方式,常规的护理服务方式较为单一,只是维持秩序,引导患者完成抽血工作,护理质量不高[3]。为了提高护理满意度,我院将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该种护理模式能够针对患者的主观感受进行工作。根据本次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数低于研究组。首先,护理者可在科室内张贴画报,调整科室内温度,告知患者不要随意走动,不可大喊大叫。其次,可对护理者进行工作能力和护理理念培训,增强护理者的专业技术水平、提高操作能力,加强自身素质,提高工作效率。最后,护理者要注意仪态,保持服装整洁,对于态度差的患者,也不可与之发生冲突,可采取沟通方式。对照组心理状态评分多于研究组,因此护理者需主动安慰患者,安抚等待抽血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配合度,并主动用温和的态度告知患者就诊流程。

综上所述,对在门诊抽血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较好,能够提高医院门诊抽血科室的护理质量,还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患者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马忻凡, 王海霞. 持续质量管理在门诊抽血室抽血患儿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血栓与止血学, 2022, 28 (03): 884-885.

[2]黎淑君, 莫丽芳. 护理安全管理在门诊抽血室中应用的效果分析及预防交叉感染的意义[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0, 33 (05): 776-778.

[3]刘森珍, 袁玲, 黄华, 沈伟涛, 周燕琼. 一卡通信息系统在门诊检验抽血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护理效果的影响[J]. 中国医药科学, 2019, 9 (19): 126-12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