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常见差错分析及应对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15
/ 2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常见差错分析及应对策略

陈娥

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药学中心 湖北省十堰市 442000

摘要: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Centralized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 CIAS)是医院药学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责是对静脉用药进行集中配制,以提高用药安全性和工作效率。然而,由于操作复杂和人员流动性大等原因,CIAS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各种差错。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的常见差错类型,探讨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差错分析,应对策略

静脉用药具有快速起效、可控性强等优点,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然而,静脉用药的配制过程复杂,需要高度专业化的操作技能和严格的质量控制。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的建立有效地减少了临床一线护士的工作负担,提高了药品配制的准确性和安全性[1]。但在实际操作中,CIAS仍存在诸多问题,导致用药差错的发生。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1. 常见差错类型及成因分析
    1. 配方错误

药物名称错误是指在配制过程中使用了错误的药物,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临床后果。例如,将相似名称的药物混淆,如氯化钾和氯化钠。剂量错误是指给药量的不准确,包括过量或不足。这可能会导致药物疗效不足或毒性反应。例如,将0.5 mg错写为5 mg,可能会导致药物中毒。浓度错误是指配制的药液浓度不正确,可能导致患者无法获得正确的治疗剂量。例如,应配制为1 mg/mL的溶液被误配为0.1 mg/mL或10 mg/mL。

1.11配方错误的成因分析

医嘱不清晰或书写错误,医生手写的医嘱如果字迹不清晰,容易被配药人员误读。在将医嘱从纸质记录转录到电子系统时,可能会出现输入错误,导致用药信息不准确。药品标签由于储存或运输过程中的磨损,可能变得难以辨认,导致配药错误。不同厂家生产的药品标识不统一,可能导致配药人员混淆。操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不足或注意力不集中,配药人员如果缺乏足够的药学知识,可能无法正确理解医嘱或识别药品。操作人员在长时间工作或高压环境下,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导致误操作。工作环境因素,工作环境中的噪音可能干扰配药人员的注意力,增加差错发生的风险。配药区域如果照明不充分,可能导致配药人员看不清标签或医嘱内容。缺乏有效的双人核对机制,如果配药过程中没有双人核对机制,任何错误都可能未被及时发现和纠正。信息化系统的局限,信息化系统如果设计不完善,可能会在录入、显示或传输医嘱信息时出现错误。药品信息库如果没有及时更新,可能导致新药或更改后的药品信息不准确。

1.2配制错误

药物混合错误是指在配制过程中,不同药物被错误地混合在一起,或药物与溶剂的配比不正确,导致药物失效或产生有害反应。例如,将不应混合的药物混合在一起,可能导致药物不稳定或产生沉淀。溶剂选择错误,溶剂选择错误是指在配制过程中,选择了不适合的溶剂,导致药物无法充分溶解或失效。例如,应使用生理盐水作为溶剂,却误用了灭菌注射用水。配制浓度错误,配制浓度错误是指配制的药液浓度不正确,导致患者无法获得正确的治疗剂量。这可能包括浓度过高或过低,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配制错误的成因分析,操作人员未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SOP)进行操作,操作习惯不规范:某些操作人员可能因经验丰富而忽略了严格按照SOP进行操作,依赖个人习惯进行配制,增加了错误风险。对SOP不熟悉,新入职或培训不足的操作人员可能对SOP不够熟悉,导致未能严格按照规定操作。操作环境不规范,导致药物污染或失效,环境洁净度不达标,配制环境如果未能达到无菌要求,可能导致药物在配制过程中受到污染。设备维护不当,配制设备如果未定期清洁和维护,可能导致药物残留或交叉污染。温湿度控制不当,配制环境的温湿度如果不符合要求,可能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和有效性。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审核机制,监督不到位,在配制过程中,如果缺乏监督人员的实时监控,操作人员的错误可能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审核机制不完善,如果药物配制完成后,未能进行有效的审核和核对,错误可能在分发到临床使用时才被发现,造成严重后果。信息传递不准确,信息误读,配制过程中,操作人员如果误读了医嘱或配方信息,可能导致配制错误。信息传递不完整,信息传递过程中,如果出现遗漏或误传,可能导致配制依据不完整或错误。操作人员工作压力大,高负荷工作,长时间高强度工作容易导致操作人员疲劳,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增加错误风险。心理压力,操作人员如果心理压力过大,可能影响其操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缺乏定期培训和技能考核,培训不足,操作人员如果未能定期接受培训,可能对新标准、新设备或新药品的配制要求不了解,增加了错误的可能性。技能考核缺失,缺乏定期的操作技能考核,无法确保操作人员始终具备高水平的操作能力。

2应对策略

2.1 配方错误应对措施

加强医嘱管理,推广电子医嘱系统,减少手写医嘱的使用,确保医嘱的清晰和准确。定期培训医护人员,规范医嘱书写和录入的流程。规范药品标签管理,确保药品标签清晰、完整,并定期检查和更换损坏的标签。推动药品标识的标准化,减少不同厂家药品标识的差异。提升操作人员素质,加强对配药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识别药物和理解医嘱的能力。改善工作环境,减少干扰因素,确保配药人员能够集中注意力工作。实施双人核对机制,在配药过程中引入双人核对制度,每一个关键步骤都需两人共同确认,确保准确无误。优化信息化系统,定期更新药品信息库,确保系统内的信息与实际使用的药品一致。进行系统的安全和功能测试,发现并修正可能的设计缺陷。

2.2 配制错误应对措施

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SOP),定期培训,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定期培训,确保他们熟悉并严格按照SOP进行操作。操作规程展示,在配制区域显著位置展示SOP,方便操作人员随时参考。优化操作环境,确保环境洁净度,定期对配制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无菌操作条件。设备定期维护,对配制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和清洁。温湿度监控,配备温湿度监控设备,确保环境条件符合药物配制要求。完善监督和审核机制,加强监督,在配制过程中安排专人监督,确保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规定操作。双人审核,配制完成后进行双人审核,确保每一步操作的正确性和药液的安全性。确保信息传递准确,信息核对,在配制前仔细核对医嘱和配方信息,确保无误后再进行操作。信息记录,建立详细的信息记录系统,确保每一步操作都有据可查。合理安排工作量,轮班制,采用轮班制,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操作人员长时间高负荷工作。心理辅导,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操作人员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定期技能考核,操作考核,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技能考核,确保其操作水平符合要求。持续改进,根据考核结果,持续改进培训内容和操作流程,提升整体操作水平。

综上所述,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在提高用药安全性和工作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诸多挑战。通过分析常见差错的类型及成因,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应对策略,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人员培训、优化操作流程、改进管理制度和提升设备设施,以全面提升CIAS的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2]

参考文献:

[1]郎宇,周虹,张征.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141例差错分析[J].中国药业,2017,26(19):92-95.

[2]黄苑.静脉配置中心差错事故原因与防范措施[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6,(12):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