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DWI与DCE-MRI对眼眶肿瘤的诊断价值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25
/ 2

MRI-DWI与DCE-MRI对眼眶肿瘤的诊断价值对比

刘姣

泰康同济(武汉)医院  湖北  武汉  430050

【摘要】目的:分析讨论MRI-DWI与DCE-MRI对眼眶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医院2022.01-2023.12期间所接受的眼眶肿瘤30例患者为监测对象,均进行MRI-DWI与DCE-MRI检查,以病例结果为金标准,将诊断价值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种诊断方式结果差异较小(P>0.05);根据肿瘤性质分为恶性组与良性组,恶性组的表观扩散系数较良性组较低,血管外细胞外间隙百分比与速率常数以及容积转换常数较良性组较高,(P<0.05)。结论:MRI-DWI与DCE-MRI均对对眼眶肿瘤的诊断价值,实际应用中需根据患者整体情况选择诊断方式,确保诊断结果无误。

【关键词】MRI-DWI;DCE-MRI;眼眶肿瘤;诊断价值

眼眶肿瘤是由眼眶区域过量的有机突变细胞增殖形成的肿瘤,这些细胞肿瘤与生物体不协调,当治疗因子的刺激停止时,肿瘤组织继续生长,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眼眶肿瘤,最常见的是血管肿瘤,而继发性肿瘤是粘膜[1]。眼眶肿瘤不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肿瘤发展的早期可能没有症状。只有当肿瘤达到一定体积时,当压迫的神经中出现视力下降或眼球缓慢等症状时,才能检测到肿瘤。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DWI)与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均为临床中常用诊断方式,目前针对这两种方式诊断价值报告较少,因此本研究为了分析讨论MRI-DWI与DCE-MRI对眼眶肿瘤的诊断价值,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择医院2022.01-2023.12期间所接受的眼眶肿瘤30例患者为监测对象,男20例,女10例,年龄25~45岁,平均(33.20±4.31)岁。

1.2方法

MRI-DWI诊断:使用8通道头骨线圈,帮助取仰卧姿势,保持静止,用海绵固定头部,调整身体位置保持对称,向前看,眼球保持静止,扫描轴,定位线与听觉线平行,冠状动脉扫描线和听觉线保持垂直,用T1W1、T2W1等进行扫描,控制层厚度2.0mm,矩阵尺寸为256 x 256。TE:50ms,TR:800-1600mm,FOV:12×12(cm)。常规扫描后注射葡萄糖酸钆造影剂以增加扫描,体积为10毫升,流速为1.6毫升/秒。扫描角度调整为20°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DCE-MRI诊断:使用低角度失望梯度扫描二维生态序列:TR 474.66 ms,TE1.43 ms,矩阵128 x 128,FOV 230 mm x 230 mm,NEX 1,反向角度12°,厚4层。5mm,第7层,连续扫描,连续扫描100相,总扫描时间5分15秒。造影剂的选择剂量为0L-甲基苯丙胺。1 mmol/kg,在第5阶段完成基本数据收集后,使用3毫升/秒的高压注射注射到静脉中。

1.3观察指标

①诊断准确率:准确率=(确诊/总数)*100.00%。②根据肿瘤性质分为恶性组与良性组,比较两组诊断结果。

1.4统计学分析

SPSS 23.0软件对所统计的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7380\wps1.png±s)t检验,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说明有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检出结果

MRI-DWI确诊:29例,误诊:1例,诊断准确率:96.67%;DCE-MRI确诊:28例,误诊:2例,诊断准确率:93.33%。MRI-DWI与DCE-MRI诊断准确率差异较小(P>0.05)。

2.2分组比较结果

根据肿瘤性质分为恶性组与良性组,恶性组11例,其表观扩散系数为(0.77±0.13)×10-3mm2/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百分比为(0.59±0.21)×10-2/s,速率常数为(0.67±0.05)min-1,容积转换常数为(0.31±0.08)min-1;良性组19例,其表观扩散系数为(1.53±0.32)×10-3mm2/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百分比为(0.45±0.07)×10-2/s,速率常数为(0.32±0.06)min-1,容积转换常数为(0.20±0.03)min-1,恶性组的表观扩散系数较良性组较低,血管外细胞外间隙百分比与速率常数以及容积转换常数较良性组较高,(P<0.05)。

3.讨论

过去眼睛病灶是基于开眶识别的。随着影像技术和眼科应用的发展,术前疾病的定性定位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手术方法和路径的选择大多基于对视觉检查结果的正确分析。

MRI-DWI与DCE-MRI是两种不同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具有不同的成像原理、特性和特性[2]。DCE-MRI利用磁场原理创建人体网络图像,是一种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的非侵入性检查[3]。MRI-DV使用电磁脉冲在人体组织中产生电信号,是一种侵入性检查,需要静脉注射造影剂后进行次检查。本研究结果显示,MRI-DWI与DCE-MRI诊断准确率差异较小,这两种方法诊断价值均较高。根据肿瘤性质的比较,MRI-DWI扫描参数可以反映肿瘤细胞分子的扩散。与良性组相比,恶性组具有较低的表观扩散系数、较高的血管外细胞外间隙百分比、速率常数和容积转换常数。这表明,DCE-MRI扫描参数可以有效地识别恶性肿瘤。良性眼眶肿瘤细胞没有明显的囊性或坏死变化,细胞外空间很小,因此细胞外血管间隙百分比比恶性眼肿瘤患者低。

综上所述,在眼眶肿瘤诊断中,MRI-DWI与DCE-MRI诊断检出率均较高,都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彭晓莉,谈瑞生.磁共振成像在成人眼眶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价值探讨[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24,25(1):46-49.

[2]蔡瑞兴,苏莉,张秦,等.成人ICH患者基于MRI-DWI检查远隔病灶发生危险因素研究[J].中华养生保健,2024,42(2):54-57.

[3]朱慧,张茂红,丁宁,等.DCE-MRI定量参数联合血清TSGF检测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4,8(7):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