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心理辅导的操作和实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23
/ 2

初中英语教学中心理辅导的操作和实施

刘正莉

四川省凉山州会理第一中学   615100

摘要: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心理辅导是顺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实现英语学科素养培养的必然要求。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资源,在导入、阅读、口语、写作、作业等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表达情感、疏导心理压力,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人文素养。效果评估要坚持全面性、客观性、发展性原则,优化完善教学策略。通过集体备课、公开课等形式,推广普及心理辅导理念,营造全员育人氛围,教师在教学中坚持不懈地探索实践,必将助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心理辅导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他们渴望独立,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同时又常常感到困惑和不安。在这样一个特殊的阶段,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容易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如厌学、焦虑、自卑等。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表现,更会对其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更多情感表达和人文内涵的元素。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等知识,还要学会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内向、胆怯的学生,面对英语口语表达可能会感到紧张和不自信;部分学习基础较弱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可能会存在畏难情绪和挫败感。还有一些学生,由于缺乏恰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难以取得进步,从而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可见,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很多时候并非源于知识技能本身,而是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

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教师应高度重视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心理特点,将心理辅导渗透到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备课时教师应做好教材的心理分析,预设可能引发心理问题的教学内容,并提前设计好疏导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师生互动,通过多样化的活动设计,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在课后辅导中,教师应做好学困生的心理疏导工作,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鼓励他们克服困难,重拾学习信心。

二、心理辅导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具体操作策略

以人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 这一单元为例。这个单元围绕青少年与父母沟通这一主题展开,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普遍心理问题。教师应抓住这一契机,将心理辅导与语言教学巧妙结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亲子关系,学会与父母沟通,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先播放一段反映亲子矛盾的短视频,让学生感受到这一问题的普遍性,激发他们探讨的欲望。接着,以情景对话的形式,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代入家庭成员不同的心理状态。朗读后,要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归纳总结不同角色的心理特点。

教师应充分利用阅读材料本身的心理内涵,本单元的阅读训练部分,选取的是美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斯蒂芬·R·卡维博士的文章片段,文章针对父母与孩子沟通中的三个常见问题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如倾听、尊重、包容等,在进行阅读理解时教师不能局限于字词句的表层含义,而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者的教育理念和家庭观念。通过追问、质疑等形式,帮助学生内化文章的智慧,学会站在他人角度看问题,理解父母的不易,懂得换位思考和感恩。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撰写英文读后感,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本单元的口语活动,可以设计一个角色扮演:学生扮演孩子,教师或其他学生扮演家长,展开一段亲子对话。对话要做到有的放矢,围绕课文主题,练习运用所学的交际用语,如"I feel that...""Maybe you're right, but...""I'm sorry, but I think..."等。通过情境会话,学生能获得表达被理解、被接纳感受的机会,逐步学会宣泄情绪、调节心理的方法。写作活动可以设计为书信体,请学生给父母(或朋友、老师)写一封信,诉说内心的烦恼,表达对理解和帮助的期待。写作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自我表露和自我疗愈的过程,学生在抒发情感的同时,也在无形中疏导了心理压力,作业的布置也要体现心理辅导的元素,可以请学生采访身边的同学,了解他们与父母沟通的情况,并撰写采访报告。在对他人心理的观察和分析中,学生能更全面地审视亲子沟通这个问题,找到一些共性规律,也能用于反思和改进自身。

三、实施初中英语教学中心理辅导的效果评估

心理辅导与英语教学的融合,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走过场。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注重实效,及时评估反思,优化完善,不能单纯地看学生的学习成绩,而要兼顾心理状态的变化。可以采取定期问卷、个别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感受,以及在情绪管理、人际交往、自我认知等方面的进步。对于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应虚心接纳,用于改进心理辅导策略,教学效果的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教师应全面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尤其是负面的意见,冷静分析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同时要客观看待学生的进步,不夸大成绩,也不妄自菲薄,以平和、乐观的心态看待教学。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每个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接受程度不尽相同,教师应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对于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关注和帮助,必要时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对于接受度较高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在班级中发挥心理委员的作用,用自己的经历感化和帮助他人,教师应经常性地总结教学中的典型案例,把成功的做法提炼出来,形成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通过教研组的集体备课、说课,学科组的公开课、示范课等,把心理辅导的理念普及到更多的教师中去,营造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任何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广大教师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在心理辅导与英语教学的融合过程中,更需要教师们的智慧和努力。

结论:心理辅导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和融入,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它顺应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充分挖掘了英语学科的育人功能,为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提供了坚实保障。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应从备课、上课到课后作业等各个环节入手,创新教学模式,优化课堂设计,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塑造品格。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实施效果的评估,采取科学的方法分析反馈,不断完善心理辅导的教学策略,并注重推广普及,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其中,形成全员育人的合力。

参考文献

[1]唐英华.团体心理辅导渗透初中英语课堂教学[J].青春期健康,2023,21(22):70-71.

[2]薛红娟.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学生心理健康辅导[J].成才之路,2013,(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