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黄再军医院 (成都 610103)
【摘要】目的:观察咽舒丸治疗急性咽炎引起咽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院内收治的急性咽炎伴咽痛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4例采取西药口服,西吡氯铵含片、地塞米松片进行治疗;观察组34例采用在观察组基础上增加口服咽舒丸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检测对比,两组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观察组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总体指标参数以及有效率,观察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咽舒丸对急性咽炎引起的咽痛治疗效果均优于传统西药口服治疗。
【关键词】咽舒丸;急性咽炎;咽痛;临床疗效观察;
引言:急性咽炎是咽部黏膜、黏膜下组织的急性炎症,多累及咽部淋巴组织,临床症状表现多为咽部红肿、疼痛,可伴有发热、口干舌燥等症状;在中医理论中此等病症属于的喉痹的范畴。探寻能快速缓解咽喉部不适与疼痛的治疗方法是临床工作的重点。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68例院内就诊的急性咽炎伴咽痛患者,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4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45.27±6.74)病程3~8天,平均(3.19±4.75)天;对照组患者年龄26~67岁,平均年龄(46.27±6.17)病程3~9天,平均(3.15±4.81)天。两组在病情、病程、年龄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根据《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根据《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标准。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伴有咽痛症状。
1.4 排除标准:①患有其他咽喉疾病;②药物禁忌证;③患有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疾病;④恶性肿瘤。
2 治疗方法
2.1咽舒丸概述(中药浓缩丸)
2.1.1 组方:黄芩、南沙参、玄参、百合、桑叶、锦灯笼、西青果、炙枇杷叶、蜡梅花、丹参、橘络、丝瓜络、五味子、生甘草等。
2.1.2 规格:30g/瓶。
2.1.3 功能主治:滋养肺肾,养阴清热,活血化痰,舒利咽窍。用于咽喉干疼、咽异物感、灼热发痒、干咳少痰、声音嘶哑、多言或午后症加重,咽部充血,黏膜干燥,咽后壁颗粒滤泡增生等慢性咽喉炎见上述症候等。
2.1.4 用法用量:口服,一日3次,一次5g。7天为一疗程。
2.2 对照组:西吡氯铵含片2mg/片,每次1片,每天3次,饭后口服;地塞米松片0.75mg/片,每次1片,每天2次,早晚饭后口服,7天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2.3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口服咽舒丸,一次5g,每天3次,饭后口服,7天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2.4 观察指标:①统计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指标。②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情况。
2.5 统计方法: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差异具有医学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果
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生化指标、临床症状指标、总体疗效进行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医学意义(P<0.05)。见表1、表2、表3。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生化指标比较 (pg/ml)
组别 例数 时间 IL-1β IL-6 TNF-α
观察组 34 治疗前 15.76±1.59 191.47±15.27 172.37±16.15
34 治疗后 9.67±0.83 98.13±8.16 116.84±9.71
对照组 34 治疗前 14.95±1.87 191.81±15.60 175.12±15.85
34 治疗后 12.16±1.25 122.41±10.53 142.17±11.46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
组别 例数 咽痒咽干 咽部疼痛 咽部黏膜充血
观察组 34 6.37±0.89 4.27±0.68 6.27±0.39
对照组 34 9.21±0.78 6.57±0.76 7.31±0.57
表3 总体疗效比较 (例)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观察组 34 32 7 1 97.50%
对照组 34 25 12 3 93.00%
4 讨论
急性咽炎通常由细菌、病毒、粉尘、特应性个体过敏原、刺激性气体等因素导致。中医理论认为疼痛的产生主要与寒邪和热邪的侵袭有关。外邪侵入人体后会导致经脉收缩、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起疼痛。《素问‧痹论》中提到的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外邪侵袭严重时,会引发痛痹,表现为疼痛的症状。治疗方面中医典籍《张氏医通》与《周慎斋遗书》主张强调疼痛病症有实虚之分,认为疼痛之症多为虚实夹杂情况,故而提出“实虚相杂,攻补兼施”的治疗原则。因喉痹属于肺气亏虚、津液不足,咽喉失于濡润;肺阴亏虚,从而虚热、阻滞,上犯咽喉。治疗上注重,病、因、机,同调通补兼施;治疗方向主要以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滋养肺肾、活血化瘀、抗炎、抗过敏、止咳为主。
咽舒丸配方由黄芩、南沙参、玄参、百合、冬桑叶、炙枇杷叶、丹参、锦灯笼、西青果、五味子、蜡梅花、橘络等十四位中草药浓缩而成。配方中黄芩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抗过敏的作用;南沙参、玄参、百合,能益气养阴、滋养肺肾;冬桑叶、炙枇杷叶,能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丹参能活血化瘀、凉血消肿;锦灯笼、西青果、五味子,能滋肾阴、益肺气、润肺止咳;生甘草具有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的功效。
研究还发现黄芩中黄酮类化合物能够诱导炎症细胞的凋亡,而丹参中蕴含的丹参酮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从而减少炎症细胞的数量;二者均通过释放以及调节细胞凋亡和增殖相关蛋白的表达,影响神经末梢的修复和疼痛信号的传递,从而减轻对神经末梢的刺激,减轻疼痛感。五味子、绿萼梅等对神经系统有调节作用,有助于减轻由神经源性疼痛。炙枇杷叶、锦灯笼等成分具有局部麻醉和减轻刺激的效果,药效能直接作用于咽部神经末梢减轻咽痛感。
咽舒丸遵循中医理论进行本症兼治,通过严格配比浓缩成丸,经临床大量临床数据分析,证实其对急性咽炎引起的咽痛症有着副作用小,疗效显著等优点。咽舒丸通过中药丸剂减少了汤剂的服用口感与便携问题,使疗效优异的中药丸剂能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对中医药的推广有着积极的作用。
5 参考资料
[1]孙亚宁、彭顺林,利咽止痒方对肺气虚型变应性咽炎大鼠血清IgE、IL-10、TNF-α水平的影响.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2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22.06.
[2]王娅,养阴清肺汤加减对肺阴虚热型慢性咽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中医中药,2024 .04.3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