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现代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文研究了城市地下交通设施,特别是枢纽型地铁车站的导向系统问题,并以上海南站站为例,分析了当前导向系统存在的问题,如人流混乱和换乘指示不明确,提出了改进策略、包括加强导向标识、优化换乘流线、提升无障碍设计及增强人性化服务。文章还讨论了创新技术的应用如智能导向、AR导航以提高乘客体验和运营效率。
关键词:地铁导向;用户体验;创新策略;智能技术;人性化服务
1研究背景
在当今城市发展急速膨胀的时代,地下空间开发在扩大城市空间、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等方面显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城市地下空间——特别是地下交通设施的建设发展迅速。对于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地铁交通对城市交通系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地铁大规模的建设,地铁公里数不断增加,线网越来越密集,轨交网络出出现的换乘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特别是枢纽车站,交通流线复杂,因此,对于交通枢纽型地铁车站传统的导向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乘客对于便捷、智能、个性化导向服务的需求.亟待需要创新与提升。
上海南站上海南站站为上海的片区枢纽,是上海与其他城市交流的窗口,城市交通地位非常重要,地铁15号线的进驻带来整个上海南站地位的提升,增强了国铁、地铁、公交、出租车、长途客运为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的运能,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地铁15号线连接地铁1号线、3号线、火车站北广场地下过街通道及北广场地下商业,地面有北广场公交场站,同时决定了换乘大厅需要将地面公交,地下商业,地铁和国铁资源进行整合重组,兼顾地铁15号线的建设和其与1号线的换乘,同时结合周边地块形成一个集地铁、国铁、公交、社会停车、商业于一体的综合立体交通枢纽换乘中心。
2地铁上海南站站现存问题研究
2.1 站外
地铁上海南站站的客流是复杂性客流,包括包括1号线、3号线和15号线、地面公交的日常通勤客流及地铁换乘客流,也有火车站和长途客运站的旅游及商务客流,这些旅客可能来自全国各地;另外,上海南站周边有商业设施和休闲场所,吸引了一部分以购物和休闲为目的的居民通过地下通道进入车站周边商业设施。由于地铁上海南站站的复杂性,导向系统不清晰导致导致送客、接客、进站的人流混乱。重要的转接电梯、楼梯指向不明确,从而使得选择南站站换乘在乘客心里存在一定的心理抗拒,例如不少3号线乘客宁愿选择3号线下一站石龙路站作为进站点,1号线乘客选择锦江乐园站作为进站点,也不愿意在上海南站站这个原本应该更为便捷的换乘枢纽进站坐地铁,导致上海南站站的使用率降低,商业活跃度也低于预期。
2.2 站厅
由于上海南站站地铁有三条线路,本身的换乘流线就比较复杂,同时又连接上海南站火车站及南站客运站、公交站,使得乘客换乘就比较迷茫。1号线和3号线都是老站,站厅及通道都比较狭窄,客流大的情况下运营只能通过单向客流组织疏导人流。同时,在这个枢纽换乘到每个目的地的距离都是比较远的,1号线和3号线本身就有个800米的长通道换乘;15号线与1号线及3号线的换乘也是通过换乘通道及换乘厅。乘客在这样的环境下就会感到不安和混乱,特别是赶火车的乘客更容易出现焦虑情绪。
2.3站台
老线1号线及3号线站名显示太少,位置和表现形式不显著。例如在列车上的乘客,当列车到站,停靠开门的瞬间,希望快速了解到达的是哪个站点,显得非常吃力。站台洗手间指示不明显,距离乘客的所在位置有多远也没有明确标识。 另外,站台信息无法提供整个枢纽的信息,导致第一次来到本站换乘的客流会比较迷茫。
3 地铁上海南站站导向提升策略
3.1站外导向提升策略
首先需要加强地铁出入口标识使用更大、更醒目的标识来明确指示地铁站的位置,确保乘客能够迅速识别,第二应把整个交通枢纽看成一个大系统,对于铁路上海南站及南站客运站、公交设施包括周边商业设施应加强地铁入口的指引,地铁标识应醒目易识别。同时应增加距离显示,明确所处位置与地铁进站口的距离及步行时间。第三增加地图信息图指引,在流线复杂的节点部位,应能够易于找到整体枢纽站的信息图,并且可以提供不同颜色的标线去到不同功能的站厅站台。第四:在重要的转接电梯、楼梯等位置设置明显的导向标识,减少乘客寻找的时间。第五:由于地铁上海南站站本身也是三线换乘的枢纽站(1号线,3号线,15号线)对于上述指引应明确具体线路,而不仅仅只是地铁出入口logo。
3.2站厅导向提升策略
站厅作为地铁系统中乘客进入站台前的重要过渡空间,地铁上海南站站厅的导向提升是地铁导向提升的关键所在。对于一般地铁车站的导向系统是相对简单的系统,信息分级简单。而在上海南站这样的枢纽车站,本站的地铁导向系统就应采用复杂系统进行信息分级。建议第一采用通过不同的色彩、图案或文字标识来区分上海南站火车站、汽车站和地铁的不同线路。同时,对于各种不同的重要目的地,应增加距离及时间提示。并且建议地面增加不同色彩的标线进行指引,可以把这些标线看作“视觉扶手”。第二,改善洗手间导向:在站厅内设置清晰的洗手间指示牌,并在地图或信息屏上标注洗手间位置,地面标线也建议增加洗手间图标,方便乘客快速找到。第三,醒目位置应设置信息图,信息图需要涵盖整个枢纽的信息,方便乘客查询。
3.3站台导向提升策略
站台除了采取与站厅同样的导向提升策略外还应在站台的多个位置增加站名显示,在老线的站台应纳入整体优化改造中,适当增加站名墙,方便乘客在列车到站时能够迅速识别站点;加强洗手间识别信息,枢纽车站的洗手间优先站厅站台都能设置,但如果不具备条件,洗手间设置在站厅,应在醒目位置用文字提示乘客洗手间的具体方位,地面标线也建议增加洗手间图标。
4 无障碍导向设计的提升
枢纽车站由于人群的复杂性无障碍的需求一般高于一般车站,对于地铁上海南站站这类车站无障碍的导向指引方面也应得到相应提升。首先,无障碍路线应提前规划,确保无障碍路线简洁、直接,避免迂回和障碍。在关键节点应设置指示牌,告知无障碍设施的位置和方向,尤其是无障碍电梯、第三卫生间等信息应在导向分级系统中清晰标示。在站台等视线容易产生遮挡的空间中建议增加相关地面标线引导无障电梯及无障碍卫生间。在视觉障碍者导视系统中建议适当增加声音提示装置,这种装置可以根据信号的变化,给出预先设定的语音提示,这对于视觉障碍者获得信息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另外,盲文地图是利用的是视觉障碍者优于常人的触觉特性而设计使用的。触觉和视觉一样都是人们感知客观世界空间特性的重要感觉通道。人们可以通过触觉感知客体的长度、大小和形状等。通过实验发现,头面部和手指的定位精确度比较高,视觉表象在触觉定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随着视觉参与越多而越加精确。利用触觉代替视觉,对于视觉障碍者来说,形成盲文。现在盲文地图已成为地铁车站中无障碍设施的重要部分尤其在枢纽车站中。
5 人性化的提升
在枢纽车站中由于客流的复杂性,乘客无论在文化上、习惯上就有着巨大的差异,一方面导向标示系统因考虑到上述差异显著提升引导系统的人性化水平,如:提供多语言支持放大导向尺度便于乘客快速识别增加鲜明的图形及色彩系统辅助识别;另一方面应通过人工服务来增加人文关怀如提供更多的人工问讯点、提供人工辅助按钮、在途经地点提供地图和小册子;高峰时期招募志愿者进行客流疏导和指引;还应增加服务人员与乘客的互动,通过线上及线下的形式收集乘客的反馈,根据用户反馈和使用数据,定期评估导向系统的有效性,并进行必要的更新和优化。
6 创新技术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创新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上海南站站这类枢纽型车站应首先试点使用新的技术来优化导向系统及提升客流体验,同时也是上海大都市、现代化、高科技形象的直接展示。创新的导向形式;建议使用电子信息屏代替传统的牌体,方便运营及时调整客流组织及导向信息设置智能问询机器人或自助服务终端,提供24小时的咨询服务,解答乘客疑问。增强现实(AR)导航:通过智能手机,利用AR技术提供实时导航服务,帮助乘客快速找到目的地。
7总结:
本文通过对上海南站站的案例分析,指出了当前地铁导向系统在应对复杂客流和多线路换乘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解决方案。这些策略不仅包括传统的导向标识优化,还涵盖了无障碍设计和人性化服务的增强,以及创新技术的应用。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显著提升乘客的出行体验,增强地铁车站的运营效率,并展示出上海大都市现代化、高科技的形象。文章强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地下交通设施的人性化和智能化导向系统将成为提升城市交通服务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导视系统的人性化设计] 张宇航 -《沈阳理工大学硕士论文》- 2009-03-01
[从无障碍走向通用设计] 景峰 -《中央美术学院硕士论文》- 2007-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