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业困难学生类型及教育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05
/ 3

高校学业困难学生类型及教育对策研究

朱春梅   王建红

天津医科大学

摘要:本文聚焦高校学业困难的学生群体,探究了学业困难学生的现状、类型,同时对造成学业困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具有实操性的教育对策。研究发现,学业困难大学生的形成多因素交织的结果,对学业困难大学生进行帮扶,要从全员育人帮扶、朋辈互助帮扶、提前预警帮扶、优良学风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等五个方面开展。通过提供多元的教育支持,提升学生的自我调适能力,改善学业困境,促进学生个人发展。

关键词:学业困难;大学生;教育对策;

人才,强国之根本、兴邦之大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重大部署,进一步凸显人才工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解决学业困难生的学业问题,对于普通高校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业困难不仅影响个体的学术成绩,更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职业发展以及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产生深远影响,对于学困生的帮扶教育,要聚焦“三全育人”理念,以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学业帮扶途径和方式,积极构建精准协同育人体系。

一、大学生学业困难的现状及类型

学困生是指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无法适应或跟随正常学习进程的学生群体。学困生的概念在教育领域中逐渐受到关注。学困生通常会表现出不愿意学习、学习动机低下、学习态度消极、学习效果不佳等特征,还表现为成绩下滑、不及格率上升、留级与退学率增加。这种现象在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中都有体现,但可能因各专业特性不同而有所不同。

(一)大学生学业困难的现状

1. 学习动力下降。许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失去了高中时期严格的管理和约束,再加上大学课程相对自由开放,学习目标不明确,让学生感到学习上的迷茫和缺乏动力。加之一些学校综合测评中对学生综合素质、参加活动等方面的比重较高,成绩比重下降,导致学生的学习动力降低,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其他活动中。此外,就业环境的困扰和社会上对于“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也可能导致学生出现认知偏差,认为学习成绩并不重要,从而失去学习动力。

2. 学习压力增大。高校学业困难学生往往面临着更大的学习压力。他们可能由于学习方法不当、时间管理不好、缺乏学习动力等原因,导致学业成绩不佳,从而面临重修、延长学制甚至退学等风险。此外,贫困大学生等特定群体也面临着更多的学业压力。

3. 学业支持不足。尽管许多高校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支持学业困难学生,但仍然存在学业支持不足的问题。一些学生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学术指导、学习资源,导致他们在学业上陷入困境。此外,一些高校对学业困难学生的关注和支持不够,缺乏有效的辅导和指导机制,使得这些学生难以获得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4. 心理问题频发。学业困难学生往往面临着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自卑等。这些问题可能会进一步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形成恶性循环。许多学生在面对学业压力时感到无助和失落,需要得到心理支持和帮助。然而,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服务资源有限,很难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二)大学生学业困难的类型

当前高校学业困难学生的类型主要分为:

1、暂时性困难学生。这类学生的学习潜能与现实学业水平差距甚大。他们是有能力顺利完成学业,但是因为某些原因而造成了学业困难,比如因受到外界突发事件影响情绪受到严重干扰,学习分心等。

2、能力型困难学生。这类学生因为某科目的基础较差,或者理解能力不足而造成了学业困难,比如有些学生高中的数学基础薄弱,而在大学期间数学相关课程均出现了学业困难。

3、动力型困难学生。这类学生存在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动力不强,学习意志薄弱,自我管理能力差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是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

4、整体型困难学生。这类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低,大多是由于中学阶段持续的学习困难、知识障碍积累、基本学习技能匮乏造成的。长期的学业失败使他们经常受到教师、家长甚至同伴的否定评价对自己缺乏自信,丧失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另外,学业困难的类型也可以从心理、行为和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分类。心理层面的困难,如焦虑、抑郁、自卑等,可能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畏惧,影响其学习投入。行为层面的困难,如拖延、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习惯不良,可能直接导致学业成绩下滑。环境层面的困扰,如家庭经济压力、人际关系冲突、适应新环境的挑战等,也会对学生的学业产生重大影响。

针对目前的教育现状和学习困难学生的类型,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形成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实施有效的帮扶策略,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大学生学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出现大学生学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相互影响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在学业困难大学生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策略以及应对压力的能力。从个体心理角度看,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往往与家庭背景紧密相连。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环境中,许多学生在青少年时期经历了严苛的学业压力,形成了高度依赖外部激励的学习模式。然而,当他们步入大学,面对相对宽松的环境和自由选择的课程,这种依赖性可能导致他们缺乏内驱力,导致学业困难。例如,心理脆弱的学生可能因为适应不了新环境,而产生自我怀疑和焦虑,进一步影响他们的学习表现。此外,家庭中父母的过高期望也可能导致学生在心理上难以应对大学生活带来的挑战。

2、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和效率的不足也是造成学业困难的关键因素。一些学生可能不善于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如主动记忆、批判性思考,或者不习惯自我监控学习进度。这会导致他们在面对复杂知识时,无法高效吸收和应用,从而影响学业成绩。比如,元认知策略的缺乏或者时间管理的不当,都可能导致学习困难。另外,有些学生不能够很好地把握大学生活中学习和娱乐、学习和活动之间的平衡,从而导致在学习、生活、工作上的力不从心,比如过度的社团活动可能会分散学习的精力,从而导致学业困难。

3、家庭影响。家庭背景则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学生的起点和期望。经济困难可能导致学生在学业和工作之间做出艰难选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能因为经济压力而无法专注于学业,从而影响成绩。同时,有研究表明,家庭教养方式和价值观也对学生的学业态度和行为有显著影响。如过度保护的家庭可能限制了学生的独立性,使他们在面对大学的自我管理需求时显得无所适从。另外,父母的教育期望也对孩子的学业产生显著影响。过高的期望值可能会导致学生承受过度的心理压力,影响他们的学习表现和心理健康。

综上,大学生学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个体的心理状态、学习策略、生活环境和家庭背景等等,了解这些原因,可以有助于我们开展更具针对性的帮扶,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实现个体成长。

三、学业困难学生帮扶对策

(一)全员育人帮扶

全员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业困难学生的帮扶更离不开多方协作,要通过整合多方的教育资源,推动全员育人的保障机制,形成全员育人的凝聚合力。在工作中,加强专任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帮扶,可以通过讲座等形式关注学生的学业问题,把学生学习中的难点积极反馈给任课教师,支持教师做好教学的调整和改进。另外,加强辅导员、班导师、专任教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不断拓宽帮扶渠道和空间,加强家校沟通,要积极发挥家庭在学业困难学生帮扶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信息共享和共同制定教育策略,家长和学校可以形成教育合力,确保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都能得到支持

(二)朋辈互助帮扶

朋辈帮扶是一种相互协助的关系,即通过志愿者或有经验的学生为学业困难的 同龄人提供帮助和指导。这种帮扶关系不仅提供了学习方面的支持,还提供了情感上的支持。构建朋辈帮扶机制,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助与支持,是促进学生自我调适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朋辈帮扶中,可以通过组织学习小组、学长学姐辅导计划,让学生分享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技巧,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社交技巧。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彼此的鼓励和激励中找到动力,从而缓解学业压力。在工作中,要在朋辈帮扶中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互助精神,鼓励他们成为彼此成长的伙伴

(三)提前预警帮扶

各高校都有学业预警机制,但是也存在着预警滞后的现象,很多高校在发出学业预警的时候,往往学生的学业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所以我们需要建立提前预警的机制,可以通过定期的学生学业评估、行为观察和心理调适,以及与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定期沟通。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可以识别出学习困难的迹象,识别学生的学业风险,采取及时的干预措施,预防问题的进一步恶化。另外,还可以提供个体化的辅导方案、调整课程进度或提供额外的学习资源。预警系统的建立,旨在确保学生的问题在初期阶段得到关注,防止其演变成更严重的学业困境。

(四)优良学风建设

通过强化学风建设,营造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对提升学习成绩有着关键的作用。学风建设需要通过学生主体、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推进的。要发挥学校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作用,形成强大育人合力,构建协同帮扶育人工作体系。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通过表彰优秀学习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竞争意识。要积极开展学风教育月等系列活动,将育人力量和育人资源有机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第一线,引导学生主动将外在的教育引导转化为内在动力,培养群体良好学习氛围和学习风气的形成。

(五)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疏导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学生应对压力的能力。高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加深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教授他们自我调适的技巧,使他们学会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冷静,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同时,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机构,提供专业心理咨询服务,包括个体咨询、团体辅导和工作坊。学业困难的大学生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心理辅导通过提供情绪支持和压力管理技巧,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心理辅导师可以教给他们如何识别和表达情绪,学习有效地应对策略,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建立合理的期望,降低对失败的恐惧,培养他们对困难的正向态度。

通过以上方法,为学业困难学生构建一个较为全面的教育支持体系,帮助学生克服学业挑战,实现自我价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学业困难的是一个复杂且多元化的问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来解决。我们不仅要建立专业的学业指导队伍,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支持,帮助学生解决学业困难,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积极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缓减学业问题,实现个人成长。

参考文献:

[1]袁平平.高校学生学习困难原因分析与改进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2(6):3.

[2]姚进,赵芯禹.大学生学业拖延的形成及教学对策研究[J].文教资料,2023,(02):174-178.

[3]尤旭.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学习投入的关系:学业浮力和学业情绪的链式中介作用[D].辽宁省:沈阳师范大学,2022.DOI:10.27328/d.cnki.gshsc.2022.000242.

[4]张斯雯.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延安大学为例[D].陕西省:延安大学,2021.DOI:10.27438/d.cnki.gyadu.2021.000219.

该研究成果天津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基地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