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养结合循环绿色农牧业发展技术模式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31
/ 2

种养结合循环绿色农牧业发展技术模式探讨

孟兆静

土城子镇人民政府   内蒙古赤峰市025363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农牧业有了很大进展,农牧业的发展技术也越来越先进。种养结合是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仅促进了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也实现了农业内部物质和能量的相互交换以及原料和废弃物资源的相互利用。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化学农业的兴起,种养结合的内在循环体系逐渐割裂,对农业生态资源系统造成了掠夺性破坏。因此,必须加快构建生态资源再循环利用下的现代种养结合的生产经营方式。建立现代种养结合的生态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应以种植业和养殖业间的内在循环系统为依托。本文首先分析种养结合技术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优势,其次探讨种养结合循环绿色农牧业发展技术模式,以供参考。

关键词:种养结合;循环绿色农牧业;发展技术模式

引言

农业作为我国第一产业,促进农业的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于巩固社会经济根基,推进社会经济繁荣有着重要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结合智慧农业、绿色农业的发展要求,构建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模式,能够高效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农村健康发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明确提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阶段性谋划。现阶段正处于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期,在农村建设领域一大重点任务就是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乡村产业兴旺的同时,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开展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模式建设,不仅能够提高农村耕地质量,防治农业面源污染,还能够适应农业绿色发展的现实要求,有利于构建种养结合的农牧循环发展格局。

1种养结合技术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优势

推行种养结合可促进养殖粪污及农村生活废弃物处理设施的升级,实现还田再利用。集约化动物养殖过程中通过采取固液分离、厌氧发酵、有机肥生产等规模化无害化处理,将地下管网铺设至农田灌溉,进而与农户生活废弃物、污水沉淀、发酵处理区并网。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达到10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可以达到90%以上。此模式具有以下优势:一是实现种养生态循环资源的高效利用;二是种植业可加大生物有机肥的使用,配合先进的栽培技术,达到化学肥料和农药减量使用效果;三是降低粮食和果菜产品农药残留,与畜产品生产饲料投入形成良性循环,促进资源和再生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有效降低农产品安全优质生产的成本;四是从根本上缓解农村环境污染,实现洁净化生活,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2种养结合循环绿色农牧业发展技术模式分析

2.1规模养殖场配建粪污处理设施就地还田模式

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气味污染、粪污难处理,是很多人的固有印象。当前农牧业发展背景下,通过积极开展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改造,控制养殖污染,实现绿色养殖,是大多数养殖场的常态。首先,畜禽养殖场(户)宜采用干清粪、水泡粪、地面垫料、床(网)下垫料等清粪工艺,逐步淘汰水冲粪工艺,合理控制清粪环节用水量。新建养殖场采用干清粪工艺的,鼓励进行机械干清粪。鼓励畜禽养殖场采用碗式或液位控制等防溢漏饮水器,减少饮水漏水。其次,新建猪、鸡等养殖场宜采取圈舍封闭半封闭管理,鼓励有条件的现有畜禽养殖场开展圈舍封闭改造,对恶臭气体进行收集处理。畜禽养殖场(户)应保持合理的清粪频次,及时收集圈舍和运动场的粪污。鼓励畜禽养殖场做好运动场的防雨、防渗和防溢流工作,降低环境污染风险。最后,积极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广粪污处理设施装备新技术升级改造,完善粪污处理配套设施。对畜禽养殖雨污分离、粪污收集、储存、利用等环节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改造,采用堆沤发酵、沼气发酵、就近就地还田利用模式,打造以粪污为原料的新能源环保型产业,构建市场化运行、产业化发展的长效机制。此外,通过持续积极的进行粪污处理设施装备的推广与升级改造,完善粪污处理配套设施,加强技术指导,推广生态养殖模式,指导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不断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和农牧业循环可持续发展。

2.2家庭农场独自经营模式

家庭农场尽管仍然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但其不同于传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是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这种模式下,一个家庭农场既从事养殖业也从事种植业,对农业废弃物进行闭环式循环处理和综合利用。但由于受到家庭经营模式的限制,劳动力、资金、技术、设备和管理等难以满足更高层次、更广泛用途和更大空间上的现代种养结合的生态资源再循环利用方式建设的要求,因此其建立的一体化生产经营方式往往相对简单,主要是粪污处理用作有机肥料、秸秆处理用作饲料和就地还田等低水平的循环模式。因而,农业废弃物无法完全消纳,一些无法消纳的农业废弃物可能会被随意排放,极易造成二次污染。并且其只局限在家庭农场内部完成种养循环,在县、镇等更大范围内的带动、辐射效应不强。

2.3贯彻落实绿色种植的经营理念

在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模式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以绿色种植为基本理念,将种植业与畜牧业相结合,将种地与养地相结合,改变以往粗犷的农业种植方式,提高农业种植的精细化、专业化水平,进一步保障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建立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农作物的品质,产出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获得消费者的认可;还能够在种养结合中培养地力,提高土地潜能,使当地农产品在市场上有更强劲的竞争力。在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之下,需要积极推进品牌化经营,要建立品牌实现壮大发展。除农业发展外,当地还开展了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模式的科教普及,建设了相应的研学实践基地,提高了当地在区域范围内的影响力,使得当地农产品有更广泛的市场知名度,搭建起以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模式为核心的产品供应链条,有效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带动了农业发展模式的创新。

3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促进乡村振兴的前景展望

循环经济的大力推进将在促进乡村振兴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首先,加强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以及建立相应的技术人才队伍是开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关键。其次,通过加大生产装备更新的力度、转变农业生产、资源利用和经营方式,加快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标准化进程,提升全产业链的工艺水平和对资源的高效利用。再次,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强大功能,创建集农业循环经济知识普及、资源信息交流、资源利用共享于一体的多功能平台,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物流与市场衔接的信息共享,增强从业者对资源循环利用的意识、提升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通过推行循环经济,达到资源最大化利用、土地肥沃、产能增加、产品安全、环境优美,实现经济、环境双实惠。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发展种养结合循环绿色农牧业发展技术模式,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整体产量及质量,生产高质量的畜牧产品,更好地满足新时期人们对于高质量农产品的要求。因此,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应加强技术探究,不断提高技术模式的应用水平,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种养结合技术模式的应用效果,切实提高吉安市区域农牧业发展水平,带动广大农户增产增收。

参考文献

[1]包玉霞.种养结合型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分析[J].山西农经,2023(15):163-165.

[2]任祖依,杨空星.种养结合模式下智慧农业的应用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7):55-57,73.

[3]张金霞,刘雨田,徐振飞,等.浅析庆阳市种养结合农业关键技术模式[J].现代畜牧兽医,2022(11):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