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压豆护理对眩晕患者头痛头晕症状的改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30
/ 2

耳穴压豆护理对眩晕患者头痛头晕症状的改善效果观察

李名桥

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 湖北十堰 442000

【摘要】目的探讨耳穴压豆护理对眩晕患者头痛头晕症状的改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50例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n=2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耳穴压豆护理。比较两组睡眠质量、疼痛程度。结果:与护理前比较,两组PSQ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护理前比较,两组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压豆护理可改善眩晕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疼痛感,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耳穴压豆护理;眩晕;常规护理;睡眠质量;疼痛程度

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耳疾病,其发生与内耳或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有关,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较大困扰[1]。常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药物疗法等,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症状,但容易产生依赖性。耳穴压豆护理是通过在特定的耳穴位上施加压力,刺激相关的神经反射区,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眩晕、头痛等症状的目的[2]。鉴于此,本研究采取随机对照法对50例患者进行研究,探讨其具体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50例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n=25例。对照组男、女分别13例,12例;年龄(25-80)岁,平均(60.97±2.09)岁;住院时间(7-14)d,平均(11.21±1.03)d。观察组13例,12例;年龄(25-79)岁,平均(59.98±2.11)岁;住院时间(7-15)d,平均(11.30±1.02)d。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研究经医学伦理学审查。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2)均初次出现眩晕,且住院时间不少于7d;(3)年龄不超过80周岁。

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重大疾病;(2)中途退出;(3)肿瘤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提供常规检查、标准化饮食护理以及其他基础护理措施等。

观察组给予耳穴压豆护理,包括1.创造舒适的环境。护理人员通过调整患者的睡眠环境,确保室内光线、温度和噪音等因素都处于适宜的状态,促进入眠。2.物理疗法。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选择合适的物理疗法进行施护。如热敷、冷敷、按摩等可以有效缓解局部疼痛。3.确定穴位。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确定需要施加压力的耳穴位,用温水和清洁的棉球清洁患者的耳朵和耳廓,确保皮肤表面清洁。护理人员使用指尖、棉签或特制的压豆工具,在确定的耳穴位上施加适当的压力,一般为轻柔均匀地按压或旋转按摩,力度要适中,避免过度压迫或刺激。持续施加压力的时间一般为数分钟至十几分钟,具体时间可根据患者的耐受能力和需要调节。

1.4 观察指标

(1)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PSQI)[3]评估,共计0-21分,分数与其为反比。(2)疼痛程度。使用VAS(视觉模拟评分量表)[4]进行评估,共10分,分数越高,疼痛程度越强。

1.5统计分析

给予SPSS 25.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分别用均数±标准差(±s)、率表示,比较分别采用t、χ2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睡眠质量比较

与护理前比较,两组PSQ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睡眠质量比较(,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分)

护理后 5d(分)

护理后10d(分)

护理后15d(分)

观察组

25

16.05±0.36

11.35±0.49

9.01±0.41

7.05±0.49

对照组

25

16.06±0.37

14.06±0.70

12.01±0.56

8.28±0.68

t

/

0.097

15.858

21.612

7.338

P

/

0.923

<0.001

<0.001

<0.001

2.2疼痛程度比较

与护理前比较,两组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疼痛程度比较(,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5d

护理后10d

护理后15d

观察组

25

7.08±0.31

6.50±0.46

4.85±0.71

3.15±0.59

对照组

25

7.10±0.33

7.10±0.58

6.06±0.81

4.70±0.74

t

/

0.221

4.053

5.617

8.189

P

/

0.826

<0.001

<0.001

<0.001

3.讨论

眩晕是一种复杂的感觉,通常描述为环境旋转或自身旋转的错觉,常伴随头晕、头痛等不适感。而头痛作为眩晕的常见伴随症状之一,给患者带来了额外的不适和困扰。常规护理方法包括药物管理、基础的康复训练等,然而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且效果因人而异。耳穴压豆方法作为一种非药物干预手段,通过刺激耳廓上的特定穴位,可以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达到舒筋活血、平肝降火的效果,从而缓解头痛、头晕等症状。与药物治疗相比,耳穴压豆护理无需担心药物副作用和依赖性问题,相对更为安全;与康复训练相比,耳穴压豆护理方法简便易行,患者可以在家中进行自我护理,不需要专业指导和设备支持

[5]。因此,耳穴压豆护理方法有望成为眩晕患者护理的一种重要补充,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个性化的治疗选择。

本研究中,与护理前比较,两组PSQ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说明耳穴压豆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原因在于该方式通过刺激特定的耳穴位,激活神经反射区,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影响大脑皮质和下丘脑的活动,进而调节睡眠周期和疼痛传导途径,从而改善睡眠质量。本研究中,与护理前比较,两组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说明耳穴压豆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原因在于该方式本身具有一定的心理暗示作用,患者在接受护理过程中可能会感受到舒适和放松,从而减轻焦虑和紧张情绪,有利于减轻疼痛程度。

综上所述,耳穴压豆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和疼痛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邢乃兰.整体护理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24,39(01):266-269.

[2]蒋恒.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防跌倒的护理干预对策[J].当代临床医刊,2023,36(05):97-98.

[3]焦洋.临床护理路径在SRM-IV眩晕诊疗系统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23,38(05):170-172+225.

[4]苏文竹.综合护理干预路径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治疗中的护理效果研究[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23,38(05):219-221.

[5]张志杰,迟婷.护理干预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前庭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23,38(03):126-13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