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市界牌中心小学 212323
摘要:在小学教育阶段,体育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学科。但是,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兴趣呈现下降趋势。这不仅影响了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还限制了学生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的提升与发展。为有效解决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不足的问题,小学体育教师应跟随时代的发展,创新教育教学模式,通过开展趣味化的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小学体育;趣味性教学;研究策略
小学体育课程的开设,在于引导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掌握运动技巧的同时,塑造学生的体育运动习惯,让学生在多样化的体育活动与锻炼中强身健体。小学阶段是学生开始系统化接触体育学习的关键时期,该阶段的教育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情况。因此,为保证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激活学生的运动热情,体育教师可采用趣味性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体育运动环境。
一、设计趣味性热身环节
在小学体育课堂,并非所有的教师都重视课前热身的作用。对热身环节的关注程度不足,导致学生长期处于紧绷的运动状态。这非常不利于学生的课堂学习,甚至会让学生在运动中出现肌肉拉伤、关节损伤等问题,进而影响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兴趣培养。还有部分教师的热身活动局限于常规性的跑步、做操等,这难以充分发挥出热身运动的积极作用,也无法满足学生追求趣味性热身运动的现实需求。因此,在新时期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师须全面认识热身活动的重要价值,并借助趣味游戏增强学生参与热身活动的积极性,以此彰显热身活动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
从趣味游戏的角度构建高效的体育课堂,教师可在热身环节引入学生较为感兴趣的“两人三足”游戏,即将一个学生的左脚与另一个学生的右脚绑在一起,以此让学生向前移动。在刚接触这一游戏规则时,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很容易完成游戏任务。但是,在实际的游戏活动中,只有少部分学生顺利完成。这个游戏非常考验学生的配合能力、协作能力。而且,为顺利完成该游戏,学生的注意力会愈发集中。如此一来,既能让学生的身体得到放松,又能有效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致,进而促使其为后续学习高难度的体育动作做好准备。
二、组织生活化教学活动
随着新课改的落实,生活化教学的重要价值愈发得到突显,并初步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大部分知识都来自生活,也终将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基于此,体育教师应从生活出发,积极挖掘生活中的体育素材,构建生活化的体育课堂,这有助于推动体育课程教学的拓展与延伸,让体育锻炼走进生活,从而强化学生的实践体验。那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的同时,如何突显体育课堂的趣味性呢?
首先。利用生活素材、生活资源丰富课堂的体育器材,比如,鼓励学生使用易拉罐、旧轮胎、废弃的报纸、硬纸板等材料,自制体育器材。以此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这既符合小学生好动的行为模式,又能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其次,在体育课程设计中增添生活化元素,突出教学内容的生活性。以“走跑练习”为例,体育教师可借助红绿灯这一生活元素,引导学生参与比赛活动,让学生根据“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进行比赛与练习。这能够在体育活动中渗透规则意识,规范学生的生活行为习惯。最后,将体育活动延伸到生活中,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比如,体质偏弱、肥胖等问题是影响小学生运动能力的重要因素。针对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体育教师可以为其打造个性化的运动方案,帮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体育锻炼。
三、创造愉悦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指在体育活动中师生、生生之间所形成的积极的心理状态与情感体验,是影响体育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这需要体育教师为学生提供积极、健康、欢乐、和谐的运动环境,并能够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感受到体育锻炼的乐趣。首先,体育教师优化课堂互动形式,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比如,体育教师可采用激励教学法,给予学生信任、温暖、鼓励与肯定等正面的引导。同时,借助合作学习、互助互评等方式,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同学关系,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感受彼此之间的友谊。在课后,创新教学评价方法,鼓励学生围绕不同的运动标准或方式展开互评、互动分享。此外,体育教师还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活动,比如组织主题比赛,用幽默的语言增强课堂的感染力,调节课堂的活动氛围。这有助于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深化学生对体育知识的理解,从而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掌握更多的运动技巧。
结束语:总而言之,趣味化教学在小学体育课程中的应用,是现代化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此,体育教师需全面认识趣味化教学模式的积极意义,并探索高效的应用途径,从而为体育课堂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魏颖. 趣味性、有效性、创新性——小学体育“趣味课课练”的教学创新 [J]. 田径, 2021, (03): 73-74.
[2]张玉君. 趣味教学法对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与实施策略 [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 (16): 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