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学业质量考察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基于新课标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学业质量考察设计

左丹

北京光明小学 北京  100076

摘要:根据新课标改革的最新要求显示,针对小学段学生开展以数学核心素养内涵为目标导向的学业质量考察工作,成为新阶段义务教育数学教学改革的一大重点。制定合理的学业质量测评标准,不仅有助于教师及时掌握小学生的理论学习状况,还能够令教育主体更直观和全面地判断教育客体在数学学科领域范围内的能力潜质,从而为改进课程教学工作提供科学的方向指引。但就当前学业质量考察开展的实际状况来看,新课标改革背景下我国小学数学学业质量测评普遍存在考察形式落后、问题意识培育不佳、学业质量标准不细致等短板。因此,本文坚持从新阶段创新小学数学学业质量考察设计的思路出发,以学业质量考评的固有弊端为基底,充分探讨并提出了有助于改进小学数学学业质量考察成效的方法举措,以期为迎合新课标改革需求和推进义务教育数学学科取得发展建议献言。

关键词:新课标改革;小学数学教育;学业质量考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首次创新性地提出了有关于“学业质量”的字眼,表明“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数学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是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及评价的依据,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的教学活动、教材的编写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根据新课标精神指示,新阶段加快推动义务教育数学学业质量考察的科学发展,势必会成为影响整体数学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本论文基于实施小学数学学业质量考察设计的基本思路,客观分析了当前数学学业质量测评工作存在的普遍矛盾,积极探讨并提出了有助于改进学业质量考察质量的方法举措,以期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事业的向好发展。

一、新阶段创新小学数学学业质量考察设计的基本思路

(一)以数学核心素养作维度,保证学业质量考察的完整性

作为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小学段的数学教学成效将直接影响教育客体对数学学科的态度认知,同时也决定了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与运用能力究竟能够达到何种水平。其中,“数学核心素养是针对良好数学教育这一数学课程基本理念,对学生提出的基础性、整合性、前瞻性要求,也是体现于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本质要求。”[[2]]因此,注重把握好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黄金时期,依托学业质量考察契机来全方面检验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果,以及及时发觉数学教学现存的弱点和短板,对于提升新阶段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工作而言是十分必要的。

(二)以联系生活实际作要求,提升学业质量考察的实践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也为服务生活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工具。基于数学学科固有的实践特质,新课标文件中也反复多次地强调了“联系生活实际”、“能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物”、“结合现实生活”等对于开展学业质量考察的重要性。因此,教育者在构思设计学业质量考评工作时需要充分考虑实践要素,即要注重将对学生的数学能力考核放置于实实在在的生活情境中,提升他们的问题意识,培养和再度巩固教育客体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的基础技能。

(三)以问题意识培养为关键,升华学业质量考察的价值性

培养学生生成既定的问题意识,是实现数学思维锻炼的根本要求。新课标认为,数学学科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探索世界和审视世界的手段,通过标准化的课程训练,学生应当能够基于所掌握的数学知识从现实世界的客观对象中发掘数量与空间的关系,进而提出有意义价值的数学问题。尤其对于小学段的教育客体来说,具备一定的问题意识成为他们产生数学学习兴致的关键,而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无论从综合能力素养培养的角度,亦或是从培养学生产生学习兴致的角度出发,以问题意识培养成效作为学业质量考察的关键,无疑能够切实发挥学业质量测评的内在效用。

二、当前小学数学学业质量考察暴露的固有弊端

(一)书面化考察形式为主,学业质量测评形式落后

作为强调要培养学生形成既定应用技能的应用类学科,高质量的数学学业质量测评要求注重凸显数学科目内在的实践特质,即教育主体有必要以恰当的方式为教育客体提供数学实际操练的平台和机会。而作为巩固和检验阶段教学成效的固有方式,开展关于学业质量任务的布置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受“唯分数论”等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绝大部分小学院校在实施数学学业质量考评时,依旧选择依赖于书面化的考察形式,即绝大部分教育客体仍旧无法避免“以分数论英雄”的思想观念,从而导致学业质量测评的形式呈现出落后趋势。

(二)问题情境的应用不足,数学思维培养效果不佳

新课标内容的一大新增特点,是它极度重视“情境”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与前两版课标不同的是,新课标首先在‘课程理念’部分提出了‘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要求,然后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中百余次提到‘情境’创设的具体要求,甚至先后出现了十多种关于‘情境’的不同描述。”[[3]]至于在学业质量板块,新课标更是分别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学业质量标准”的所属项目中反复提出了类似于要将具体数学问题放置于现实情境中等要求。可以认定,借助情境教学方式开展学业质量考察,是教育者为适应新课标要求变化所必须做出的调整。

(三)学业质量标准不细致,考察结果缺乏针对效用

受个体先天条件的影响,不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掌握程度是大相径庭的。则针对不同素质的教育客体,教师应当有差别地制定学业质量标准,以此保证考察成效始终具有针对性。同时,对知识的学习过程本就是循序渐进的。因此,在制定学业质量标准时有必要把握“层次性”原则,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考察思路为导向,合理安排和制定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以及不同教育客体的不同学业标准。

三、有效提高小学数学学业质量考察成效的创新设计

(一)丰富学业质量检测方式,确保考察结果的全面性

学业质量考察作为数学教学评价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的直接检测。“而传统的小学数学学习评价主要通过考试成绩的形式体现,学生只能透过冰冷冷的成绩数字来进行自我判断,这显然算不上一种好的评价方式,会让学生觉得不够公平合理,对其学习兴趣反而是一种较大的伤害。”[[4]]则为规避传统应试考核的固有弊端,加快创新小学数学学业质量检测的手段方式,积极借助丰富的考评形式和大力拓展多元的考察标准,对于确保义务教育学业质量考察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引入多元考察主体理念,确保考察过程的客观性

有部分错误观点认为,学生的学习质量的表现应当完全由课任教育主体负责,因此针对学生学习质量进行的考评工作也时常被误认为是专属于教育主体的特有责任。然而,事实上“教师、学生、家长是教学实际中主要的参与者,尤其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自学能力尚未完全形成,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依赖老师的教学,在家里依赖家长的家庭辅导,因此,将教师、学生、家长三方评价纳入小学数学学业质量评价中,建构多元化评价主体”[[5]],不仅有助于确保学业质量考察过程的客观性,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学业质量考察成效的准确性。则为积极发挥其他教育主体在学业质量提升中的身份效用,加快引入多元考察主体理念已经成为改进数学学业质量考察效果的必然之举。

(三)注重实施考察结果反馈,充实学业质量测评功能

立足于小学数学学业质量考察的实际工作,教育界普遍认为针对阶段性考评结果给予必要的总结和反馈,构成了实现学习质量考察重要性的内涵要义。注重实施考察结果反馈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对于学生主体而言,获取关于个人学习情况的全面客观评析,将有助于他们形成对于自身学术能力和学科短板的客观认知和思考,从而有利于学生在下一次的数学学习任务中,能够有针对地改进数学学习策略;而对于教师主体而言,利用多元主体视角对班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果进行审视,将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引导能力,进而在整体层面推动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工作的自我革新。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徐国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07):42-45.

[[3]] 周夏,徐斌.数学新课标“学业质量”研读及其教学启示[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22,(11):11-18.

[[4]] 贺广德.谈小学数学的趣味教学策略[J].学周刊,2021(19):83-84.

[[5]] 霍要冰.小学低年级数学学业评价探析[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No.105(0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