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西城实验小学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优化设计,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
引言
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主张打破学科界限,将语文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以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拓宽学生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一、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理念
(一)基本语言能力为核心
“跨学科”的教学理念最先出现于上个世纪20年代的美国纽约,随后在世界各地的教学领域内得以推广。“跨学科”这一理念产生的原因最初在于科学家处理和面对的科学难题无法以精准的学科进行分类,因此需要跨学科领域的科技人才共同研究。在跨学科的学习中,学习内容的整合是其核心思想。整合学习内容的过程是将来自于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整合为一个具有统一功能的学术整体,以达到对学习任务进行探究的目的[1]。因此,在语文的跨学习学习任务群的构建当中,就要以语文的基础知识为核心,与其他学科进行学习内容的整合,从而引导学生对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认知,并依靠跨学科的知识整合来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核心素养的提升
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构建主要涵盖了“学习”、“任务”和“群”三个核心要素。这一教学框架有助于切实贯彻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同时突显了学习任务在多元性方面的集合特征。参照2022年新课标的规定,其中涉及的教学情境、学习手段以及评价方式等指导性内容为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构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通过创设与学生认知相近的学习情境,能实现跨学科知识在实际情境中的高效整合。例如,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汉字识别与阅读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使其认识到语文对个人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性[2]。跨学科学习模式能激发学生开展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在上述道德与法治跨学科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构建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便重现教学情境,并在表演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语文知识表达能力。角色理解的加深让学生明确是非观念。教师以量化方式进行教学评价,能客观反馈和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学生制定相应的学习策略。
二、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优化设计策略
(一)整合教材与生活
“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提示”强调,教师应引导学生在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广泛情境中学习与应用语文,以培养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1.知识的拓展性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意味着语文学习不仅仅局限于教材文本,而是要拓展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围绕教材文本中的典型知识,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找到许多与之相关的应用场景,这将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变形记”这个案例,它是通过整合教材内二年级上下册的《小螂蚁找妈妈》和《小毛虫》这两篇文章,设计养蚕活动、撰写观察日记等,引导学生运用教材内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让学生深入理解了教材内容,又提高了他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朵花的故事”这个案例则是从“读文中花”、“找田间花”到“知药中花”、“说心头花”,有机地联结了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知识应用情境,进一步拓展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欣赏文字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从而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一河通古今――一脉传千年”这个高年级案例,更加鲜明地体现出从教材向“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这一社会生活问题的迁移拓展。这个案例通过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关注大运河的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知识,让他们认识到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内容的关联性
在当前教育环境中,教材文本与生活应用的拓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种拓展方式需要充分考虑教材文本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以确保拓展内容的典型性、精要性,避免简单的堆砌。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的有效结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以“变形记”教材文本为例,其中的《小螂斟找妈妈》和《小毛虫》都是关于动物的故事。养蚕活动可以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动物的养殖过程中,从而为他们提供近距离观察动物的机会。这种实践体验有利于学生将课内学习的描写方法和技巧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此外,通过编演绘本剧、学唱儿童歌曲《小毛虫》、制作动物明信片和连环画等活动,可以进一步增加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提升学习的趣味性[4]。另一个例子是“一朵花的故事”,这个主题关联到了生活中可入药的花。通过“听—找—种—说”这一系列行动过程,学生可以全面了解花卉的药用价值。在此过程中,具体的活动内容可以进一步精简,如“参观本土中医大家曹颖甫故居,感受特殊年代中医救人的事迹”与整个任务关联度较小,相对来说,“听老中医讲述以花入药、治病救人”更为贴切。此外,说“花”环节中的画图册、制作视频、写书信等任务可以设计为选择性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完成。再以“一河通古今――一脉传千年”为例,这四个学习任务从宏观到微观、从历史到现实,内在关联紧密。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尽量避免旁逸斜出的活动,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和现实的关联性。
(二)整合课程目标与课程评价
开发针对性的评价量规对于提高教育评价质量和教学评的一致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探讨如何设计有效的评价量规,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首先,了解案例是如何设计针对具体学习任务的分量表以及指向整个任务群的主题学习评价量表的。这些量表使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都能方便地参与到自评和互评的过程中,从而在评价实践中学会评价,不断提升评价素养。然而,要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习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设计评价活动。
逆向设计,评价先行。对于跨学科学习,理想的状态是围绕跨学科大概念设计核心任务,针对核心任务所指向的学习成果,设计评价量规,并在学习开始前展示给学生。这样,学生就能明确核心任务的评价标准,并努力朝这个方向努力。基于此,案例中面向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评价表应前置。如果能够围绕跨学科大概念设计一个贯穿始终的大任务,并根据此进一步整合评价量规,那么“以评价促进学习”的功能就能更好地发挥。
设计科学合理、逻辑严谨、符合学生年龄段认知特点的评价量表。课例中的评价量表均从评价指标(评价项目/内容)、评价标准和评价等级、评价主体等维度展开。其中,评价指标、项目、内容是核心,评价标准是对评价指标、项目或内容的具体描述。为了提高评价的精准度,可以对评价指标、项目或内容进行3~5个水平的描述。明确不同星级的具体要求,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目标。
(三)以跨学科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构建意义深远,它旨在通过综合性学科知识的实践应用,帮助学生建立学科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个基础上,教师以语文知识为核心构建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至关重要的一环是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应被视为教育的核心,他们的学习成果也需要得到教师的有效评价,以保证他们始终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
以《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的学习为例,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对纳米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总结[5]。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搜集手段,如查阅书籍、运用互联网技术,甚至制作PPT展示学习成果。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将信息技术和自然科学内容融入了语文学习,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学习成果分享结束后,教师的专业指导意见对学生后续的学习任务开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师需要敏锐地捕捉到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四)借用其他学科知识,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在于教导学生如何熟练且高效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然而,语文课程又与广泛的百科知识、多样化的世界紧密相连。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们往往会涉及到其他学科的知识、思维、方法及理论。若语文教学仅局限于语言艺术领域,而不去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体系,不仅未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也不利于提升教学效果。因此,跨学科任务群教学应在一定程度上偏离语言主线,引入其他学科的知识理论,实现教学内容的拓展与深化,从而增进语文学科的学习深度。
各种学科具有各自独特的理论方法。文科强调感悟和形象思维,但在逻辑性和抽象性方面相对不足。而理科的科学思维能够弥补文科教学的这一缺陷。在语文教学中,实用类和论述类文本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准确地运用语言的能力,还具有许多文学类文本所不具备的教学价值。例如,在学习《中国建筑的特征》时,可以将与《作为生物的社会》、《宇宙的未来》等科学类文章或论著相结合,形成群文教学。通过这些文章的学习,设计任务群,使学生掌握“概括、归纳、推理、实证”等科学思维方法。这种跨学科的互补将极大地拓展语文课程的学科领域,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素养。
结语
通过对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与实践,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学科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整合课程目标与课程评价,制定科学合理、逻辑严谨、符合学生年龄段认知特点的评价量表。同时,以跨学科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借鉴其他学科知识,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钱明媛.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策略研究[J].环球慈善, 2022(4):0229-0231.
[2] 陈雯雯.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初探[J].语文建设, 2022(18):55-58.
[3] 张彪.技术支持下的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实践——以《海底两万里》名著阅读活动为例[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22(9):19-24.
[4] 刘星星.探析小学语文跨学科整合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J]. 2021.
[5] 林珍珍.聚焦跨学科学习任务群,重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华夏教师, 2023(20):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