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霞
(绍兴市上虞区盖北镇中学,浙江 绍兴 312300)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道德与法治学科不断统整知识主线,着力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微项目学习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情境中引发学习兴趣,在实践中走向知识融通,在相互合作中让学习更加有“深度”。
关键词:微项目;驱动任务;学习成果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增强课程适宜性。微项目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高阶思维,通过真实情境引导问题解决,致力于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统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课程设计以“责任”和“劳动”作为核心概念,并以“成长中的我”作为出发点,紧贴学生不断拓展的生活及交往圈,构建“校园之路——家乡之路——飞天之路——未来之路”的学习脉络。结合“校园采访”、“观点辨析”、“精神感悟”和“职业畅想”等微项目活动,展现劳动者勤勉尽责、辛勤劳作的形象,引导学生领会“劳动创造幸福”的深刻寓意。同时,展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亿万劳动者团结奋进中所呈现出的波澜壮阔和蒸蒸日上的美好景象。
一、微项目设计与呈现
第一课时:校园采访
课前,组织校园24小时“印象主角”的推举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从校园生活这一学生生活圈的核心出发,展开对劳动的认知。通过采访活动近距离了解校园内各类普通劳动者的工作情况和劳动感受,使同学们感悟到平凡劳动岗位的非凡价值。
第二课时:小组探究
搜集资料: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历程和其他领域的榜样人物及其感人事迹。
设计意图:航天航空作为我国尖端科技实力的重要展现,其发展历程的探究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科学的兴趣。其次,将航空航天事业与其他行业榜样的事迹相结合,进行小组探究,既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又使他们在感悟实干精神和劳动价值的同时,培养出崇尚劳动和尊重知识的观念。
第三课时:汇报展示与交流
环节一:校园之路
播放同学们课前采访校园工作者的视频。感悟从这些校园工作者的话语中,你体会到劳动带给他们的意义是什么?(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环节二:家乡之路
通过图片展示,向大家呈现家乡地铁建设过程中的四种劳动情景。进而进行观点辩论:李明和王红同学对上述四类劳动者的劳动贡献大小有不同的看法。你更赞成哪一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李明:“我认为设计师的地位更高,贡献更大。” 王红:“我认为普通工人的地位更高,贡献更大”,形成对不同劳动岗位的正确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家乡地铁建设的四种劳动情景,学生们直观感受到不同劳动者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引起学生的共鸣,并激发他们对劳动的尊重和理解。同时,通过李明和王红同学关于不同劳动者贡献大小的辩论,引导学生认识到,无论是脑力还是体力劳动,每一份工作都承载着其独特的价值和尊严。
环节三:飞天之路
分享展示:班级分享课前收集的资料
通过小组探究,知道我国航天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渐强的过程,体悟航天人身上的精神品质,从更广的视域范围发现榜样人物,明确各行各业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他们身上的实干精神。
环节四:未来之路
送给学生一张富有寓意的“成长号”车票,组织学生展开对未来的畅想,完成目的地(即未来理想职业岗位)的填写。接着,学生交流如何在未来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为国家作贡献。最后教师寄语,希望同学们接过先辈们手中的接力棒,将青春之小我融入民族复兴之大我中,成为照亮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萤萤星光。
设计意图:道德与法治课不仅追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更需要导之以行。本环节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将劳动实干精神落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思考人生发展方向和价值所在,懂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仅仅是要发扬劳动实干精神,还要胸怀天下,主动为国分忧,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
二、微项目成果与反思
1.依托核心知识,指向深度理解
本课程以概念性知识为核心,旨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它通过作为一个知识的聚合器,持续地整合各类信息,将事实性知识有效地组织起来。通过对核心概念的深入探索,教师和学生能够站在更高、更远、更本质的视角来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世界,激发和开拓思维。
2.设计真实情境,采用驱动性问题
情境不仅是刺激问题产生和引导学生探究的介质和背景,更是教学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情境化设计的目的在于营造一种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氛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情感体验。这种设计为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也为师生共同的探究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方法指导。
在微项目学习的过程中,问题的设计遵循着特定的原则。这些问题不仅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要确保不会引发他们的焦虑情绪。问题本身应具有价值,而答案则应具备开放性,允许多种可能的解释。更为重要的是,设计的问题必须具有真实性,即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应用或迁移。即使在一个虚构的情境中,学生也应能感受到问题的真实性。
三、微项目展望与讨论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微项目学习在弥补课程碎片化、深化核心素养培育等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特别是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微项目学习的实施变得尤为重要。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紧密依据“课标”、“教材”、“学情”来提炼教学主题,并通过一个集中的主题和主线来聚焦和解决关键问题。这要求教师在实施微项目学习策略时,始终围绕目标进行,依托核心知识,指向深度理解。设计的情境应真实且具吸引力,采用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驱动性问题,同时要保持适度的张力。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3]周文叶,陈铭洲.指向深度学习的表现性评价——访斯坦福大学评价、学习与公平中心主任Ray Pecheone教授.全球教育展望,2017.
[4]董艳,孟南希.项目式教学之99问[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