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西峡县西峡一高 474500
摘要:本文以高一年级历史新教材为例,以五四运动为切入点,结合教学实践,探讨高中历史价值观的培养。文章首先分析了新教材的特点和五四运动的背景,接着阐述了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最后总结了历史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历史,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高中历史;价值观;培养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历史教学越来越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五四运动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爱国民主运动,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本文将结合高一年级历史新教材,以五四运动为例,探讨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历史价值观。
一、新教材特点分析
(一)内容编排
新教材的内容编排以时间为主要线索,它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这种编排方式有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历史时间观念,并能更好地理解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教材特别强调对历史事件的全面呈现,不仅详细叙述了事件的具体过程,还深入探讨了这些事件背后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使学生能够多层次、多角度地理解历史。同时,教材也关注历史事件的长远影响,分析它们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发展的作用和意义,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深刻的历史影响观念。这种全面、深入的历史事件分析,有助于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形成系统的历史认识,培养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
新教材在教学目标上的设定体现了全面性原则,它不仅关注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而且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价值。具体来说,历史知识方面,教材通过系统地安排内容,使学生能够掌握中国历史的基本脉络和重要事件。历史思维方面,教材鼓励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对历史现象进行深入探讨,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历史价值观方面,教材积极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通过这样的教学目标设定,新教材将历史教学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历史教育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途径。
(三)教学方法
新教材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体现在其倡导的启发式教学理念。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学习的各个环节中。教材通过设置丰富多样的学习任务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融入到历史情境中,从而深化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同时,教材还鼓励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通过小组合作、头脑风暴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此外,教材还提供了许多历史案例和史料,让学生在分析史料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历史观点,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因此,新教材的教学方法旨在营造一个开放、互动、富有挑战性的历史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探索历史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历史价值观。
二、五四运动背景及教育价值
(一)背景
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是一场由学生发起,以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为主要内容的爱国民主运动。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了日本,这一消息传到中国后,引发了民众的极大愤慨。5月4日,北京的学生走上街头,举行抗议游行,高呼“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等口号,要求政府拒绝签署《凡尔赛和约》。五四运动迅速蔓延至全国,引发了工人、商人的罢工和罢市,形成了全国性的抗议浪潮。这场运动不仅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教育价值
五四运动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和科学主义特点,对当代高中生的价值观培养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首先,五四运动激发了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在运动中,学生们坚定地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捍卫国家主权,表现出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这对高中生来说,是一次深刻的历史教育,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其次,五四运动倡导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反对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这种精神对高中生来说,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可以引导他们理解和尊重民主制度,培养公民意识,积极参与社会和政治生活。
此外,五四运动强调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重要性,提倡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精神。这对高中生来说,是一种重要的学术素养教育,可以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最后,五四运动是一次青年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它鼓励学生们走出课堂,参与到社会中去,以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理念。这对高中生来说,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教育,可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因此,五四运动的教育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全面的历史价值观,包括爱国主义、民主主义、科学主义和实践精神,这对当代高中生的全面发展和价值观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历史教学中价值观的培养
(一)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历史事件
通过深入分析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使学生全面了解这场运动的历史意义。教师可以从国际背景、国内政治经济状况、思想文化氛围等方面,为学生构建一个立体的历史场景。同时,详细讲解五四运动的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学生运动、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等各个阶层参与的情况。此外,还要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这场运动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通过这样的分析,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历史事件,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挖掘历史人物的精神品质
以五四运动中的杰出人物为例,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爱国情怀、民主意识和创新精神。例如,可以讲述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在思想文化领域的贡献,让学生了解他们如何以笔为武器,批判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同时,还可以介绍一些积极参与五四运动的普通学生和工人,他们的英勇事迹和无私奉献精神,也是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好素材。通过挖掘历史人物的精神品质,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
(三)开展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就五四运动相关话题进行课堂讨论,并结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如“五四运动对当代青年的启示是什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和理解,发表看法。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开展社会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历史,培养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这些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将历史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
四、总结
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新教材特点、五四运动背景及教育价值,本文提出了在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历史事件、挖掘历史人物的精神品质和开展课堂讨论及实践活动等方法,以期为高中历史价值观培养提供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翟小锋.高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培养[J].高考,2020,(36):53+55.
[2]于丽凤.谈高中历史教学中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J].新课程,2020,(24):201.
[3]吴晓妍.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模式的研究解析[J].高考,2020,(14):93.
[4]李长安.浅论高中历史教学中价值观的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9,(38):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