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无锡市新吴区鸿山实验小学 214000
【摘要】:新课标倡导真实性学习,强调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以真实问题或项目驱动,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本文从项目化学习入手,基于小学信息科技第二学段(3~4年级)“用好数字设备”单元知识,以《按需选用数字设备》为例,简要阐述在新课标背景下如何用项目化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等核心素养,期望能为信息科技教学方式的拓展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信息科技 项目化学习
2022年4月,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颁布,“信息科技”在新课标中落实成为一门独立设置的国家课程。新课标倡导真实性学习,强调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以真实问题或项目驱动,引导学生经历原理运用过程、计算思维过程和数字化工具应用过程,建构知识,提升问题解决能力。项目化学习是指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对与学科或跨学科有关的驱动性问题进行深入持续的探索,在调动所有知识、能力、品质等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形成公开成果中,形成对核心知识和学习历程的深刻理解,能够在新情境中进行迁移。项目化学习基于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以帮助学生在实践探究、交流评价中展开学习,与新课标课程理念具有高度匹配性。因此,在新课标背景下研究项目化学习,能够更好地促使新课标落地,促进学生信息科技核心素养的形成。
一、项目化学习流程
(一)入项活动
入项活动的目的主要是通过真实性的情境让学生对项目化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活动形式一般是提出一个驱动性问题。通过问题引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既要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具备真实性,又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程度。
(二)实施项目
入项后,就要进行知识与能力建构。在这个阶段,学生要思考驱动性问题和已有知识、将要学习的核心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师就要逐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思考并主动完成项目任务。通过学习,学生在与老师或同学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学生在团队中形成探索问题解决的路径和初步成果。
(三)展示与评价
新课标强调,要强化素养导向的多元评价,注重评价育人,坚持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项目成果的展示和分享会上,学生对项目实施过程回忆并汇报,这个交流分享充实了学生的知识,提升了他们的交流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也进一步提升了信息科技核心素养。
(四)反思与迁移
新课标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能积极主动运用信息科技高效地解决问题,并进行创新活动。评价结束后,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和讨论,总结经验并将项目结果应用迁移。
二、项目化学习案例
《按需选用数字设备》是新课标第二学段(3~4年级)“用好数字设备”单元的结束课,要求学生在了解数字设备对学习生活的影响后,能按需合理选用数字设备获取、处理并展示信息。具体有以下教学目标:一信息意识:能列举数字设备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影响,并具有主动使用数字设备解决问题的意识。二计算思维:在教师指导下,能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合适的数字设备解决问题,并能按照一定的规则表达与交流信息。三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利用数字设备获取学习资源,开展合作学习,能进行简单的多媒体作品创作、展示和交流。感受应用信息科技表达观点、创作作品、合作创新和分享传播的优势。四信息社会责任:安全文明使用数字设备,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实际,设计了以下项目化学习流程。
(一)项目准备
本项目在三年级实施,主题是《为奶龙制作宣传材料》。通过近期热点视频——杭州亚运会宣传片《奶龙和“江南忆”梦幻联动》导入,以给卡通人物奶龙制作宣传材料,让更多人认识它为驱动任务,展开项目化学习。
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但刚接触信息科技,其思维和技能还处于发展阶段。因此,需要将驱动任务分成两个,即搜集获取奶龙信息和制作奶龙宣传材料。
(二)制定项目方案
本项目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学生可以选择制作电子宣传卡片、纸质宣传册、音频、视频等形式来介绍奶龙。师生进行活动方案的制定,明确活动过程和任务分工,具体项目方案如下图(见图1)所示。
(图1)
(三)项目实施
1.获取信息。按实际需要通过浏览器搜索或其他数字设备现场拍摄,获得奶龙的资料,并利用QQ在线文档在组内分享。
2.处理信息。学习裁剪、亮化、添加文字等处理图片的方法;录音、编辑音视频等手法来完成宣传材料。
(四)项目展示评价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需选用数字设备对奶龙宣传材料进行展示。师生对各组材料进行点评,并提出修改意见。修改编辑后的图文材料由口袋打印机现场打印,分发给师生;制作的音视频材料通过隔空投送、微信、QQ等通讯程序发送展示,实现资源共享。
(五)项目拓展
本项目完成后,布置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结合数字设备不一样的功能特点,按需选用合适的来生动形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升运用信息科技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也鼓励学生运用数字设备为身边事物制作宣传材料,进一步启发思维,拓展项目。
(六)项目总结
从本项目实际教学实践来看,学生能积极思考,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如拍完照片后,为了区分不同组别,还能用照片处理软件中的“标记”功能,将自己组名写上,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分工较明确,分别担任组长、设计、制作、汇报等不同角色,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在制作宣传材料过程中,学生需要借助信息科技学科知识解决项目问题。通过搜索获得、编辑处理和汇报展示信息,更加深入理解信息科技知识的本质和应用,有效促进了信息科技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运用项目化学习来开展信息科技教学是一条能实际提升教学实效的途径。但笔者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三年级学生自控力不强,也不具备一定的规则意识,虽然组内有分工,但实际存在课堂吵闹、小部分学生没有参与等现状。在评价作品环节,没有给学生提供评价标准,学生评价用语受限。在后续教学实践中,还要继续充实教学资源,使项目化学习活动更加丰富。
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实施项目化学习,以真实的驱动性问题出发,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与项目相关的核心知识点的理解,并在探究和合作中促进思维的提升,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也有效促进学生信息科技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上海: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