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1
/ 3

红色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路径研究

段鑫鑫 王霞  王雪梅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 山东省烟台市265199

摘要:红色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传承红色基因,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把红色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深刻领会其融入的重要价值;根据实际,着力探索课程育人、完善红色家风教化方式、搭建红色家风融入平台,为红色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效可行途径,从而增强大学生对红色家风的认同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关键词:红色家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红色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1] 当前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也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全新更高的要求。“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也越发重要和紧迫。红色家风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文化标识和精神力量的集中体现,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价值观,并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一)增强教育实效,扩充教育内涵,

红色家风有助于扩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红色家风能够扩充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教育、道德观教育的内容。中国共产党人及其家属,在长期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时期,所表现出的坚定理想信念和坚定的政治立场,能够影响和感染大学生正确理想信念的形成。通过学习和了解红色家风,能够掌握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及基本国情,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扩充了政治观教育的内容。家风事迹所展现出的中国共产党人优秀的品德,其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将其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以引导大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的形成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红色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首先,红色家风的融入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红色家风所包含的大量优秀共产党人感人的故事和真实事迹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的引用,真实案例的呈现,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激情和兴趣,触动学生们的内心世界,产生共鸣,进一步增强教学的真实感和说服力。其次,丰富了实践式教学内容。红色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学校组织学生们参观红色纪念馆,红色博物馆等方式的现场教学和现场体验,使学生们身临其境的感受红色家风的故事及其所蕴含的精神内涵。最后,红色家风中所蕴含的老一辈革命家言传身教、以身示范的教育方法,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办法借鉴。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学习相关知识,身体力行地将红色家风中所蕴含的智慧应用到日常工作和教学中,通过自己的言行,感染影响学生。

(二)传承红色基因,提升人文素养

首先是忠诚爱党教育。忠诚爱党不仅要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同时也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认同,更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传承。红色家风产生于近代救亡图存的历史中,从红色家风的视角,透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的发展,为增进对党史的了解研究,提供新研究视角。红色家风是对优秀传统家文化的创造性传承。弘扬和传承红色家风,能够使大学生了解革命前辈们艰苦斗争的历程,从而增进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的认同。其次是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2]家书及红色家风,通过日常家庭生活的视角,记录着我们中华民族最深刻的革命历史记忆,并为大学生爱国主义的培育提供最真实的历史资料。如:夏明翰在给大姐的信中坚定地表示:“认定了共产主义这个为人类翻身解放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甘愿抛头颅、洒热血。”这些鲜活的事迹告诉我们老一辈革命家非常重视对子女和亲属的爱国爱民的教育。将红色家风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增强对国家的责任感,并将奋斗之志转化为实际行动。最后,理想信念的培育。理想信念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精神源泉。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坚定共产主义的信仰,并将此体现在家庭建设中。他们用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引导着家庭成员的发展,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红色家风中细腻的家庭教育史实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光辉[3],能够为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培育增加“营养剂”、提供“清醒剂”、注入“保鲜剂”。

(三)满足时代要求,回应现实诉求

红色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内在之需。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各个时代优秀共产党人在治家齐家的实践过程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所形成的良好家庭风尚,充分体现了优秀的共产党人高尚品格和道德。共产党人优良品格和作风能够激励和感染大学生崇德向善,在不断的社会实践锻炼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素养,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为社会发展贡献的新时代新青年。

红色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诉求。历史和现实表明,世界文化之争,本质也是价值观之争,也是意识形态之争。红色家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植根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两者一脉相承。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民群众中的宣扬和培育,离不开家庭文化的建设,因此可以借助家风教育这一途径,用家风中平实的话语,深刻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在家庭中弘扬和学习红色家风,可以帮助大学生掌握正确的价值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奠定良好的人格和道德基础,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生活化和具象化。

二、红色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对红色家风认识的现状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结合近期的相关文献资料,对红色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共发放2400份问卷,回收2360份,回收率98%。调查问卷和访谈涉及学生对红色家风的认知度、参与度和认同度等方面,男女比例来看,男生占到48%,女生占到52%;从受教育程度来看,专科生占到31%,本科及以上占69%;从年龄层次来看,18岁及以下的占到6%,18岁至22岁占45%,22岁至25岁占40%,25岁以上占9%;政治面貌来看,党员人数占10%,共青团员占35%,群众占55%;从专业类别看,理工类占45.5%,文史类占54.5%。结合调研的基本信息来看,此次调研数据具有一定程度的代表性,能够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根据调查显示,学生们对于红色家风所要弘扬的内容具有较高的认可度。71%的学生选择红色家风需要坚定“理想信念”,65%学生认为需要保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61%学生认为红色家风需要弘扬“爱国主义、先人后已、尊老爱幼、踏实做人”。也有部分学生表示对相关内容不关注,也不需要的态度。

有关大学生对弘扬红色家风的态度的调查显示,71%的学生认为“弘扬红色家风,有利于社会进步”;61%学生认为自己家的家风与红色家风相结合的不紧密;75%学生认为,需要将“红色家风融入到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有70%学生认为学校文化建设与红色家风的融合不充分。通过对学生们关于红色家风的态度相关统计表明,大学生对红色家风的认知态度比较乐观,但是出现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

(二)红色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总结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座谈相结合的方式,总结了红色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学生对红色家风的认识不充分、不全面。有69%学生表示没有听过焦裕禄、谷文昌等人的家风故事。也进一步凸显出学校、相关部门挖掘和弘扬红色家风的工作不到位。二是高校对红色家风融入课程与活动力度不足。高校红色家风校园活动举办频率并不高,并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红色家风也不充分。三是家庭欠缺在红色家风方面的教育。调查发现,有85%学生选择自己家庭没有系统的家风家训;有78%的学生选择家庭在进行家庭教育时,从不讲红色家风故事或偶尔讲红色家风故事,并且半数左右的学生选择只在学校学习中了解过红色家风,日常生活也不关注红色家风相关新闻。

三、红色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一)课程浸润:实现课程育人

首先,发挥思政课程对高校课程育人功能的影响和引领作用。围绕思政课程这一主渠道将红色家风相关主题融入到课程教学,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推动思政课堂的延伸和拓展。例如:通过定期研讨、座谈等形式,建立思政课程和其他课程之间的交流沟通机制。其次,思政教师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选取合适的素材,切记生搬硬套。例如: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可选用可选取谢觉哉和夫人王定国言传身教的教子书的家风故事,以及蔡元培“以身许国,功成身退”的爱国主义情感。最后,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当今大学生成长的规律。例如:当前00大学生,思想活跃,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方式,通过优慕课、云班课等方式,引导启发学生对红色家风相关内容展开思考。教师也可选取以红色家风内涵中相关内容为主题的翻转课堂,从而让红色家风中所蕴含的优良品质深入人心。

(二)显隐结合:完善教化方式

注重红色家风体验式创新融合。通过柔性的体验方式,达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效结合目的。通过参与体验式活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设红色主题情境,增强大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主体性。首先,通过参观访问红色故居和纪念馆,读红色家书等现场体验式教育活动,增强学生们对红色家风的直观感受。学校可以借助青马工程、党日活动、主题团日等活动平台,发挥党团建设的育人功效。其次,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协同育人功能。借助学生社团,开展以红色家风为主题的演讲、征文、诗歌朗诵等活动,强化学生对红色家风精神品质的学习。最后,根据现实情况,安排开展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研学等形式的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切身感受和感知老一辈革命家高尚的精神品格和勤劳质朴的生活作风。实地体验和学习,不仅开拓眼界,也能增长知识,这种理性与感性、内容和形式、体验与讲授的紧密结合,形成显性与隐性的有机协同育人。

注重红色家风的渗透式创新融入。学校要加大红色家风的宣传,着力加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平台建设。学校可利用校园宣传栏、学校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官方账号等,播报红色家风相关故事;张贴相关红色内容的家风家训,制作红色家风宣传手册,专题校报,增强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度。家庭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要增强对红色文化学习的自觉,自觉阅读书籍、借助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抖音、知乎等),学习领悟红色家风的具体内涵,在家庭环境中自觉以优秀共产党人的行为规范为标杆,用实际行动为孩子做表率。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开展红色家风为主题的家庭活动,如,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观看红色家风影片,参加红色旅行。从社会角度来看,要提升红色家风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建设发展水平。还要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将社区文化建设与红色家风有机融合起来共同营造良好的红色文化氛围。例如:在社区阅览室放置红色家风的书籍、期刊、报纸和电子设备,满足多样化阅读方式。鼓励社区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共同营造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

(三)协同互助:搭建互动平台

学校与家庭之间搭建良好的互动平台,协助红色家风的传播与传承。家长需要自觉提高自身文明素质,积极主动吸收优良的红色基因,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子女,更好地发挥原生家庭对人成长发展的奠基作用。学校与家庭之间搭建互动平台,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办红色讲座,邀请红色革命后代讲述红色家风故事。通过媒介平台开展红色家风传递。例如,可通过微信、QQ等线上方式,开展写好一封家书的线上线下活动,帮助师生、家庭更多的了解红色家规、家训。

学校与社会之间搭建互动平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需要更多的社会资源。高校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红色文化相关的实践基地,高校要结合地方红色文化的特色和内涵,选择合适的实践方式。在充分挖掘红色基因资源的同时,也要做好学校与当地相关部门的协同工作,以便开展参观访问活动和相关的宣讲活动。政府部门应加大社会、高校之间关于红色家风资源的保护联动机制。政府要加大对红色家风资源的挖掘,加大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以便动员社会力量,收集一手资料,编撰相关红色家风书籍。同时,政府也要加大对红色家风资源保护的投入力度,保护共产党故居,加大红色场馆的建设和技术投入保护,从而为家庭、学校、社会提供优质平台。

参考文献:

[1]田维亮.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论[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5,30(10):68.

[2]李辽宁,雷凤仪.以家风建设推进廉洁文化建设的作用机理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05):88.

[3]陈苏珍.《以红色家风涵养当代大学生价值共观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134.

[4]苏翔. 红色家风的时代价值与传承路径[J].池州学院学报.2021(01):24.

[5]《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N].《人民日报》,2019年11月13日,第六版.

基金:《红色家风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研究》—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学术新人提升计划2022XJKY0110


[1] https://www.163.com/money/article/HKID3MC900258105.html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人民日报》2019年11月13日,第六版。

[3] 陈苏珍。《以红色家风涵养当代大学生价值共观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