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第一技师学院 邮编:350108
【摘要】本文阐述了新时代背景下,中职美育的内涵及时代意义,提出其时代意义是立中职生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落实。从中职学校的课程教学,校园文化,社会资源,美育“网络”四个方面探索构建新时代中职美育实现的途径。
【关键词】构建 中职美育 途径
在2020年1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针对德智体美劳的五育,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2020年要对准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发力,推动教体融合,划出美育硬杆杠,构建劳动教育链条,要实施好“浸润”行动计划。美育面临一个新时代新发展 ,但是中职学校传统“重技轻文”美育工作开展得较为薄弱,改变中职学校美育现状,回应时代的课题,笔者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理念引导下,探索构建新时代中职校美育实现的途径。
1美育的内涵——“以美育人”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其核心内涵是以美育人。美育就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美学观念和鉴赏美、创造美的教育活动,这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通过美的形像来激发人的情感、陶治情操、开阔视野,其目的是培养人认识美,爱好美,创造美的能力。润物无声地获得思想、情感、意识和道德等全面发展[1]。
美育是人类社会很古老的教育现象,美育实践和美育意识古已有之。在东西方古代教育中,都曾有美育的因素。中国的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当中都蕴含着美育的内容。归结起来,儒家的美育思想家表现以中和之美育人;佛家的美育思想表现以空灵之美育人;道家的美育思想表现则以自然之美育人,主张师从自然,道法自然。西方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席勒等哲学家、美学家在美育方面都提出过深刻思想。
纵观历史,美育对于任何时代的教育都是必争的,重视美育,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2“以美育人”在中职教育的时代意义
2.1“以美育人”是新时代中职生培根铸魂,立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为
亚里士多德说过,爱美是人的天性,人人都向往美,追求美,都希望在自己的世界获取美的感受,并且创造出美的人生,但是,由于我们的中职生文化课成绩较弱,习惯于对自己“差生”定位,不敢大胆去追求美,创造美。因此,在中职校中实施美育尤为重要。
中职教育目标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的技术型劳动者。所谓合格技术劳动者,突出技术并包含了德智体美劳五大方面的素养。在应试教育中,中职生基本是中考失败者,不自信,较自卑。因此,应抓住其青春初期的成长关键期,坚持培根铸魂,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核心。以强化美育育人实效为导向,引导中职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以美树人,以美立身,以美立德,以美立学。沉淀中职生的文化自信,塑造新时代自信、文明、健全的社会劳动建没者[2]。
2.2“以美育人”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落实的需要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的意见》。文件指明了学校美育改革方向,指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育人全过程,引领学生树立审美观念,陶冶高尚情趣。因此坚持把“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渗透到中职教育实践领域中,实施“浸润”计划,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之—。
3构建中职校美育的有效途径
“以美育人”是美育的核心,在新时代背景下赋予它更多的时代意义,实践证明,在中职学校层面,推进“美育”改革创新有效途径表现在四个方面:
3.1通过课程教学,实施“以美育人”
学校审美教育,课程教学仍然是中心环节,从时间上看,中职生在学校的学习时间占据了很大部分。中职教育工作者不仅教书而且更强调“育人”。所谓“育人”,主要是指“美育”和“德育”而言。但是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中,特别是非艺术学科的教学中有些认识误区,美育往往被错误当成“附加任务”。事实上,将美育内容科学的引入,渗透到一些课程中,可以起到丰富教学形式,增加课堂趣味的作用,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审美感官,获得更加丰富的审美感受,增强教学效果。
3.1.1在公共人文类课堂中渗透美育内容
以公共课程语文为例,我国古代诗、乐、礼、舞不分家,往往是综合的形态。传统的语文教学只是把诗词部分拿出来,让学生朗读背诵,教学形式简化了不少,但诗词原有的韵味和审美效果却打了很大的折扣。如果能在语文的诗词朗诵教学中,适当引入音乐和舞蹈内容,配着音乐朗读,和着乐器舞蹈表演,边读边演,不仅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新奇性,而且让学生感到身心愉快,增强了学习主动性。同时,诗乐舞所呈现的审美境界也可以让学生获得非同寻常的审美感受,对其审美能力的强化有着十分突出的作用。语文教学实践证明,许多优秀的教师,他们课堂教学总是声情并茂,赢得学生欢迎,其成功的原因之一,也就是做到了将传授语文知识与审美教育结合起来。如果在其它人文公共基础课教学适当将美育的内容引入渗透,应该可以取将更好的效果。
3.1.2在专业实训课堂中融入美育内容
以笔者学校中职校会计专业的财经法规课为例,会计专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前通过线上平台的主动学习,养成自主学习良好习惯。教师通过线上平台调动学生自主的感官体验,以音乐、影像、录音与图片有机结合的方式,接收课堂实训数据信息,体会艺术气息。在专业课中融合美育内容立体式展示专业技术点,知识点,有效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中原有的知识经验、审美体验,加强引导,进一步提高学生知识掌握能力,满足学生学习成长需要。当然,这也要求专业教师们不能闭门造车,不能只凭本专业的知识技能,还要求教师对知识内容进行整合、重组,有机地融合美育内容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阐述给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滋养愉悦的审美体验,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3.1.3在中职美育课程中传授美育内容
著名画家吴冠中说:“现在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是的,现在文盲不多了,但美育的道路却很远。而目前,中职学校基本上只有在学前教育、烹饪、旅游等人文服务类专业开设美育课程,其他专业基本是荒芜的沙漠。在中职学校专门开设美育课程,每周课时1-2节,在唱、跳、说、画等艺术实践中真实开展美的体验,美的释放。通过专业教师传授、师生演练等方式参与美育实践活动,掌握较系统的艺术理论和审美知识,学会审美,提升学生个体自身审美修、审美水平,使之更自觉地进行自我审美教育,更自觉地开展各种审美活动。
3.2通过校园文化,助力“以美育人”
中职校美育的实施,不仅通过课程教学实现,而且可通过校园文化助力“以美育人”,这里又是一片广阔的天地。
3.2.1营造优质校园文化
学校是中职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审美教育的主要园地。笔者的学校就十分注重营造优质浓厚的校园文化,校容校貌建设统一规划设计。大到打造“学海广场”、“匠心路”、“倾心楼”、“匠心筑梦园”等文化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基因都融合在校园文化大环境中,浸润了师生心田;小到建设学校“楼道边”、“卫生角”、“开水间”等,处处体现了审美性、教育性、人文性,甚至细微到建设文明标语,无不体现人文关怀。学校还组织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设计创作富有个性、文明高雅的警示标语和布置艺术长廊等。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花一树会说话,使学生随时随地感受到校园文化成果的感染和熏陶[3]。
3.2.2搭建中职美育舞台
校园审美文化教育,还可以通过学校的社团来实现。近年来,笔者学校就组织成立了“舞蹈队”、“书法社”、“动漫社”、“吉它社”、“合唱团”等形式多样的社团。搭建美育平台,通过举办各种艺术比赛,开办各类文艺晚会等活动来丰富校园美育文化,推动校园形成一种活泼向上、乐观自信的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活动让大多数学生参与其中,在原本坐在台下的欣赏者,变成表演者、参与者,提高了学校美育活动参与度与关注度。搭建美育平台,中职学校还可以把“美育专家讲座”,“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引入校园文化生活中,让中职生有机会近距离接触高雅审美艺术。通过这些活动,优秀民族文化作品得到了进一步传承弘扬,优秀的艺术作品得到了进一步传播。中职生的审美情趣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这对塑造中职生的人格美、才能美、行为美,促进其全而发展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3.3通过社会美育资源,形成“以美育人”
中职美育还应该注意到整合运用社会上各种文化艺术资源。中国传统上就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说法。“行路”在这里指的就是利用广泛的文化艺术资源进行学习的过程,但从当下教育情况下看,受传统教学观念以及客观条件限制,我们在这方面做的还远远不够,教育者应该促进学校美育资源同社会各级各类美育资源互联互动,共建共享,让博物馆、文化馆等社会资源成为中职生重要的美育场所。教育者带中职生到美术馆欣赏画作,带中职生到社区公益演出,带中职生到企业体验企业文化,带中职生深入企业车间实习感受劳动之美……
新时代又是“互联网+”的时代,这个平台资源显然不可忽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普及进一步让生活空间与美育空间相互融合,而“互联网+”的网络又是一把双刃剑。根据中职生身心特点,针对网络美育的情况,亟待教育者重塑引导。中职教育者要抓住“互联网+”网络发时代的展契机,选择适合中职生的网络平台,加强美育网络资源的审核和平台建设,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推荐给学生,并通过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合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中职美育教育模式,扩大优质美育资源的覆盖面,全面提高中职生艺术审美水平。
3.4通过美育网络,实现“以美育人”
中职“美育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光靠中职校中的美育工作者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形成科学有效的“美育网络”。少数专职美育工作者中是美育队伍中的骨干,是“美育网络”的中心,而在这个“美育网络”中心的分支,还有各类教师和全体职工、家庭也都担负着“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任务,真正做到“齐抓共管”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美育工作方能收到实效。我们中职校美育“网络”,是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网络”,从中职学校党团工作者、班主任、科任教师、后勤职工、学生家长到学生组织执构(学生会、团委、班委会、社团委等),这些人员合力形成美育“网络”科学运转。
3.4.1美育“网络”系统中枢是党委
整个中职学校美育方向、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专业队伍配备和调整,美育计划的制定与检查,都由学校党委统管,行政职能部分必须服从党委在美育方面统一安排,积极配合,做到步调一致。
3.4.2美育“网络”系统主力是专业队伍
专业队伍是指专门从事美育工作者,包括中职团委,美术教师等美育专业教师。他们是中职美育工作的主力军,他们将全部精力投入在美育工作中,以其为主,其他为辅,分工明确,来推动整个学校美育工作,形成强大动力。
3.4.3美育“网络”系统分支指各部门
美育各部门是指从班主任、学生、学校各级到家长都加入到美育工作中来,形成全方位的美育“网络”,才能使美育“网络”科学运转,合力美育,实现“以美育人”系统的整体实效。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教育者应牢牢把握新时代美育工作的着力点,用美育点亮中职生心灵,以美育铸魂育人。
参考文献
[1]孙慧佳.舞蹈美育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8:4-5.
[2]吴为山.以美育提升人文素养筑牢文化自信[N].光明日报,2019-2-11:3.
[3]魏新凯.思想政治教育与共青团理论课程协同育人探索[J].新课程研究,2018,(4):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