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中心幼儿园 213000
【摘要】幼儿园班本课程需要以班级为单位,立足本班幼儿实际,开展集园所及班级特色于一体的课程活动,满足幼儿发展需求。简述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实施意义,从“幼儿兴趣”“幼儿需求”“园所环境”“家园共育”四个角度出发,对班本课程实施质量的提升提出几点可行之策,并针对班本课程的外部保障进行研究,以促进幼儿教育质量提升,以期对一线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幼儿园班本课程;实施质量;策略
现代教育倡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幼儿园班本课程是为培养幼儿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和兴趣来衔接 幼儿未来发展的课程,也是根据幼儿自身的特征而开 展的一门为了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的课程。为保证 班本课程的教学成效,需要教育工作者明确班本课程 开展遵循的原则,基于幼儿学习发展的大环境实施班 本课程建设策略,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和 能力的全面提升。
幼儿园班本课程即立足幼儿发展需求开展的具有特色的课程活动,对幼儿的学习、生活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现阶段,幼儿园班本课程逐渐受到重视,且突出“幼本化”教育原则,将幼儿的学习兴趣及发展需求放在首位,将教与学巧妙融合,让教育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为进一步提升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实施质量,教师需要不断培养教育能力,加强对班本课程的重视,对教学模式进行积极探索与创新,实现幼儿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一、幼儿园班本课程实施意义
幼儿园班本课程是由师幼双方共同开展的课程活动,具有鲜明的班级特色。班本课程的开发,应让幼儿通过班本课程学习,掌握某些技能或过渡到某一发展阶段,以达成教师的教育目标。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实施具有以下两点教育意义。
(一)展现独特文化环境
幼儿园班本课程是以班级为主创设的教育活动,可以展现出本班独有的特色文化环境,构建独特的教育氛围,对幼儿身心成长及能力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助于幼儿园开展有特色、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实施,也有助于个性化幼儿教育深度发展和每名幼儿的个性成长[1]。
(二)满足幼儿教育需求
幼儿园班本课程与当前的幼儿教育相契合。“幼本化”原则强调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将幼儿实际需求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这是幼儿教育顺利开展的基本要求。尊重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则是教师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由此可见,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开发源于幼儿本身,班本课程的实施满足了幼儿教育的基本需求,是“幼本化”原则的重要体现。
二、幼儿园班本课程实施质量的提升策略
开发、实施幼儿园班本课程,对课程活动进行实践与探究,是教师的重点工作任务。现阶段,从课程实施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如教师对班本课程的探究不够深入、缺少创新,幼儿园忽视对课程活动的建设,家园共育效果不佳。基于此,下文将对幼儿园班本课程实施质量的提升策略展开探讨。
(一)以幼儿兴趣为基础,合理设置班本课程
教育家赞可夫曾说:“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幼儿能力发展、学习习惯养成皆于幼儿的兴趣。在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开发中,浓厚的学习兴趣不仅仅是促使幼儿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原动力,更是促使幼儿长时间专注于活动的基本保证[2]。基于幼儿的年龄阶段及学习特点,教师可将幼儿的兴趣作为教学活动的基础,科学合理地设置班本课程,让教学活动充分激发本班幼儿的好奇心及求知欲,促使其主动参与到活动中,进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让幼儿园班本课程更贴合幼儿的兴趣及发展需求。在幼儿园班本课程的设置中,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幼儿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围绕幼儿的兴趣设计主题活动,做好课程教学的前期准备。教师在设计班本课程前,应当关注幼儿的日常生活,留心幼儿讨论的话题、游戏的内容,以此为依据确定班本课程的主题。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在实际班本课程教学中评价活动开展效果,基于幼儿兴趣的变化,及时对课程活动进行调整。
其次,教师要保证课程活动的内容及形式符合幼儿的兴趣。班本课程通常包含实践操作活动。基于班本课程的特点,教师要保证课程内容难度适中且具有针对性,确保幼儿能凭借自己的能力或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务,以进一步提升幼儿对课程内容的探究兴趣。常见的活动形式有游戏、表演、社会实践等,能让班本课程充满趣味性、探究性,以满足幼儿的要求及期待。将幼儿的兴趣作为幼儿园班本课程实施的基础,是保证课程教育质量的基本条件。教师要注重创设有利于激发幼儿兴趣的课程活动,让教育工作契合幼儿的发展规律。
(二)以幼儿需求为抓手,提高班本课程质量
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开发需要基于幼儿的发展需求,设计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特色课程活动。教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从幼儿的特点、活动需求出发,并将其视为课程教学的核心,围绕幼儿需求及习惯开展课程活动,以实现幼儿成长,促进课程质量的提升、教学目的和活动目标的落实[3]。例如,教师通过对幼儿日常行为的观察,发现班级中部分幼儿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理意识薄弱且礼貌方面有待提升。在了解了幼儿存在的问题后,教师将“生活习惯养成”作为班本课程的主题,以使幼儿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在班本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借助短视频、动画展开讲解,让幼儿了解正确的社交方式,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发挥班本课程的教育价值。除此之外,教师还将班本课程融入幼儿区域游戏活动及主题活动中,以角色表演、社区模拟、常规竞赛等方式开展教育活动,让幼儿在趣味活动中有效运用所学课程内容,形成正确的习惯,提升班本课程实施效果。
(三)以园所环境为依托,充分利用教育资源
幼儿园班本课程体现了园所教育理念及班级文化特色。在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开发中,教师应将园所环境作为教育的依托,充分挖掘并利用环境中的教育、文化资源,以使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以园所环境为依托,要求教师对环境进行打造,使环境体现幼儿园整体的教育特色。在班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因地制宜,从身边的生活环境入手,让幼儿开展趣味活动。例如,“神奇的自然世界”幼儿园班本课程以“大自然”为主题,要求幼儿对自然环境进行观察,通过观察了解自然知识,丰富自身的经验。在开展课程活动时,教师可带领幼儿观察室内或室外的植物,并鼓励幼儿利用绘画的方式将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初步了解植物的生长情况。随后,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带领幼儿观看不同植物在不同时间段、不同季节的生长状态,调动其已积累的学习经验,让其进一步感受课程的趣味性和自然环境的魅力。
同时,由于班本课程实施并非短期的教育工作,因此在班本课程教学中,教师可借助环境及其蕴含的资源,开展长期性的教育活动。这里仍以“神奇的自然世界”幼儿园班本课程为例,在课程活动中,教师可围绕课程主题设计教育内容,让幼儿留心观察自然中的生物,学会记录生活。久而久之,幼儿便会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班本课程质量将得到提升,教育工作也将更加契合幼儿的发展需求。
(四)以家园共育为契机,设计多种课程形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关注幼儿的特殊需要,包括各种发展潜能和不同发展障碍,与家庭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在新时代背景下,家园共育工作得到了重视。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并获得家长的支持,是保障教师的教育工作质量的关键。在幼儿园班本课程实施中,教师要以家园共育为契机,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课程建设中,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为幼儿设计多种有利于他们成长与发展的课程形式,同时要利用好班本课程的教育优势,落实家园共育的要求,为幼儿的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达到教育目的。
家庭与幼儿园是幼儿的主要成长环境。家长、幼儿园双方的教育目标保持一致,对幼儿能力提升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家园共育背景下,教师与家长一同设计幼儿园班本课程内容,能发挥出课程的教育价值。在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班本课程建设之后,教师要耐心聆听家长的意见,进一步了解幼儿在不同学习环境中的状态,针对家长提出的意见,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让所设计的课程活动更加契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师也可给予家长正确的指导,向家长详细介绍班本课程的实施内容、教育目标及特点,让家长借助多种形式对幼儿开展教育。
例如,在以“阅读习惯”为主题的幼儿园班本课程实施中,教师可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幼儿园内进行的学习活动,再同家长一起制订教育计划,并根据幼儿的一日活动设计课程内容,将班本课程理念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借助活动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与家长共同对班本课程进行延伸与拓展,并鼓励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采取相同的教育模式,对幼儿进行引导,以此让双方教育工作相吻合,使幼儿能力得到提升。除此之外,在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建设中,教师还应当与家长进行沟通,及时将班本课程的主题告知家长,让家长认识到自己在幼儿成长过程中需要扮演的角色及发挥的教育作用,彰显班本课程应有的教育价值,实现家园间的有效合作和幼儿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三、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外部保障
教师是幼儿园班本课程的组织者、建设者,但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实施绝非教师独立完成的,外部保障工作也起着重要作用。在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建设中,幼儿园与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资源,以保证班本课程实施的可行性。
(一)建立资源共享平台,积累教育经验
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目前,仍有部分教师的教育经验与教育资源有限,思考的内容不够全面。基于教师的这一问题,园所可为教师打造资源共享平台,通过教育实践案例等线上资源为教师开发课程提供思路,向教师传授更多有效的教育方法,发挥平台的便捷性,帮助教师掌握更多有关班本课程的信息,以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4]。
(二)组织课程学习活动,共享教育方法
在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园所应当召集所有教师,定期开展班本课程学习活动,让教师与教师之间针对本班课程进行教学方法的共享,以增强教育能力。在学习活动中,教师们可针对班本课程展开详细探讨,提出自己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之后集思广益,交流彼此在教育中的经验及想法,找到课程实施的最佳途径,提升教育质量。
(三)构建课程活动共同体,加强教育合作
现阶段,受各种因素影响,部分幼儿园在教育中缺乏合作,一些教师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幼儿所选择的班本课程的实施模式、内容也有较大的差别。对此,在班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中,园所可构建课程活动共同体,以班本课程为主题,调动所有教师的经验,通过课题研究开展教育工作,让教师间展开合作学习,达成合作共赢的目标,实现班本课程实施质量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从多视角出发对教育工作提出了可行之策。幼儿园班本课程教学的开展,是实现幼儿能力及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幼儿教师应加强对班本课程的重视,立足幼儿实际情况,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发展需求,让班本课程推动幼儿的成长与发展,让教学活动在幼儿教育中发挥出应有的成效,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幼儿园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启蒙阶段,班本课程是幼儿学习生活中够调动幼儿的兴趣、 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和身心发展的课程,幼儿教师幼 儿班本课程的深度研究能从根源上提升幼儿园的教 学质量。所以需要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总结分 析在教学幼儿中将会遇到的各种难题,根据幼儿的学 习和发展特点,通过多种多样的、更有意义的幼儿班 本活动方式,完善幼儿班本课程设计,让每一位幼儿 能在幼儿园中得到更多的收获,度过健康快乐的幼儿 园生活。
【参考文献】
[1]孙艳梅,赵阿晴.幼儿园班本课程的探索与实施:以班本课程“遇见土豆”为例[J].家教世界,2022(36):21-22.
[2]袁文君.幼儿园班本化课程的实践与探索[J].当代家庭教育,2022(1):88-90.
[3]赵晋.幼儿园班本课程建设实施策略的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2(28):105-108.
[4]刘荣棠.浅析幼儿园班本课程的构建策略[J].甘肃教育研究,2022(8):133-135.
本文系常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1 年度课题“儿童立场下班本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