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汪清县第二实验小学校 133200
摘要:保障学生安全是班级管理的第一要务。班主任作为安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力量,应当发挥自身作用,以班级日常管理为依托,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营造班级安全环境,加强安全教育训练,融入班级安全评价,提升安全管理的有效性,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安全教育;策略
引言
在我国,安全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得到了广泛的重视。特别是在小学阶段,班主任作为班级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重要任务。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小学班主任安全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安全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1小学班主任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1.1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安全教育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学校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以及教师榜样示范等途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提高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从而在面临危险时能够迅速作出正确判断。教师通过加强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学生对校园安全隐患的认识,使学生学会在各种情况下采取安全措施。例如,在体育课、实验课等场景中,引导学生遵守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避免因不当行为导致的意外伤害。
1.2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安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在面临突发事件和危险情境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的学生更能迅速作出决策,降低受伤风险。同时,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建立安全教育体系,预防校园意外事故的发生也是一项重要工作。在安全教育活动中,学生需要与同伴协作、互相帮助,从而建立信任和友谊。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小学班主任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安全教育意识薄弱
虽然我国教育部门多次强调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但部分小学班主任仍然存在安全意识薄弱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将工作重心偏向学术成绩,忽视学生安全教育;对安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理解不深,导致安全教育内容过于简单化、形式化。首先,在安全教育与学术成绩之间,部分班主任存在着明显的倾斜。他们认为,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而安全教育则是次要的。因此,在日常工作安排中,他们更注重学生的学术表现,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而对安全教育则敷衍了事。这种偏向使得学生在学术上可能取得优异成果,但在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上却存在巨大隐患。其次,部分班主任对安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理解不深,导致安全教育内容过于简单化、形式化。他们认为安全教育仅仅是让学生记住一些安全常识,如防火、防盗、防骗等,而忽视了安全教育的实质是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因此,在实际开展安全教育时,他们往往只注重表面的形式,如举办安全知识竞赛、悬挂安全标语等,而没有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内心,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
2.2安全教育方法单一,缺乏针对性
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小学班主任采用的安全教育方法较为单一。如仅仅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进行教育,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这种单一的教育方法容易导致学生对安全教育产生厌烦心理,难以真正掌握安全知识。每个学生的年龄、性别、性格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在安全教育中应注重个体差异,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然而,目前大部分小学班主任在进行安全教育时,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导致安全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
3小学班主任安全教育策略
3.1个性化的安全教育
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性格特点和认知水平都有所不同,因此,班主任在进行安全教育时,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安全行为,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树立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方面,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环境对其行为习惯的影响。例如,对于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他们的家庭教育和价值观可能存在差异,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安全意识。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要通过家访、家长会等途径,与家长密切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以便更好地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方案。另一方面,班主任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因为性格不同的学生在面对安全隐患时,其应对方式和应对能力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对于胆小谨慎的学生,班主任可以采取鼓励和表扬的方式,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树立安全意识;而对于胆大妄为的学生,班主任则需要加强警示和教育,让他们认识到安全事故的严重后果。
3.2融入课堂教学
将安全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地接受安全教育。在课程设置中,适当增加安全知识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基本的安全技能,如急救知识、防范危险的方法等。同时,教师要善于运用案例教学,让学生从实际案例中吸取教训,提高安全意识。(1)家庭安全教育。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应当密切关注孩子的安全。在家中,家长要教育孩子遵守家庭安全规定,如不乱拉乱接电器、不在厨房玩耍、不攀爬窗户等。此外,家长还可以与孩子共同制定家庭安全预案,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应对。(2)社会安全教育。社会安全教育是培养学生安全素养的重要环节。学校要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共同开展安全教育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参观消防中队、公安派出所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消防员、警察等职业的艰辛,从而加深对公共安全的认识
3.3家庭与学校联动,创设安全校园环境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班主任要积极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安全教育。加强家校联系,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安全教育政策,共同参与学生的安全教育,形成家庭与学校共同关注学生安全的良好氛围。学校要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在校园内感受到安全感。加强对校园设施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同时,学校要制定严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班主任、教师和学生的安全职责,确保校园安全。
3.4组织实践活动
一是实践活动中培养安全意识。组织安全教育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自我保护。我国教育部门一直高度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二是火灾逃生、地震避险演练提高自救能力。学校定期开展火灾逃生、地震避险等应急演练,让学生熟悉应对突发事件的流程,提高学生的自救能力。在演练过程中,学生们亲身体验到了安全防范的重要性,学会了如何在紧急情况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三是安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激发学习兴趣。除了实践活动,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安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安全知识的兴趣。通过这些比赛,学生们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安全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了自身的安全素养。四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学生安全。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都应关注学生的安全教育,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学校要加大安全教育力度,将安全教育纳入教育教学体系;社会各界要关心和支持学生安全教育,共同为孩子们的安全保驾护航。
结语
班主任作为小学安全教育的主力军,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关注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过以上策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学生的安全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丁生昌.基于小学班主任安全教育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0(35):175-177.
[2]李金兰.浅谈小学班主任安全教育策略[J].家长,2020(21):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