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该研究着眼于基础医学教育和高职教育的对接,通过对二者在教育目标和课程设置上的区别进行深入剖析,揭示造成目前对接不畅主要因素。结果发现:教育目标和培养规格不相匹配,学生基础差异和适应能力问题等是限制联系的关键因素。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优化教育层次和目标定位,整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强化教学资源和师资共享,注重学生的差异和适应能力的提高等策略。这些应对措施旨在推动基础医学与高职教育有效对接,全面提升医学教育质量与效益,为满足社会需求医学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 基础医学教育;高职教育;教育衔接
1 引言
随着医学领域的发展,医学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1]。基础医学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都是医学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但由于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这导致了两者之间的衔接不流畅,从而影响了医学教育的整体质量和连贯性[2]。针对这一问题,有必要对衔接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优化教育层次,整合课程体系和统一教学方法的应对措施。加强联系可以促进医学教育质量的提高,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化配置,从而为医学教育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3]。为此,文章将对基础医学与高职教育对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究,以促进医学教育的发展。
1 基础医学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的现状
1.1 教育层次与目标差异
基础医学教育是医学教育的起始阶段,其核心目标在于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医学基础。这一阶段的关键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医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种教育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更加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帮助学生建立起综合的医学知识体系。相较之下,高职教育的目标则更为具体和切实,更注重将学生的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以满足医疗领域的实际需求[4]。其突出技能应用和职业能力培养,着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强的医学人才。所以高职教育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都更加重视实践环节来促进学生职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一教育层次和目标上的不同,造成二者衔接上的难度。学生步入高职阶段之后,需适应全新的教育目标与培养要求,对其学习效果与适应能力造成一定影响。
1.2 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重叠或脱节
基础医学教育和高职教育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交叉或脱节。这是因为它们的教育目标和培养要求存在差异,导致部分课程内容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已被涵盖,却在高职教育阶段反复出现;同时,一些关键知识点或技能在这两个阶段可能未能得到充分重视或被忽略。这种情况不仅导致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育质量[5]。重复学习让学生感到厌烦,学习兴趣下降,积极性不高;而且关键知识点或者技能点漏掉了,就会造成学生后续学习与练习时出现困难与阻碍。
2 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教育目标与培养规格不匹配
基础医学教育和高职教育在教育目标上有着显著不同。基础医学教育的重点是医学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其目的在于给予学生一个扎实的医学基础。相比之下,高职教育更加注重实践应用,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这一目标差异导致两者培养规格不相称,使得学生在进入高职阶段后很难满足教育的新要求。此外,现行的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伴随着医学技术不断提高,医疗模式不断改变,社会对于医学人才的要求也随之改变。但现有教育体系及培养规格常常落后于这一转变,致使所培养的医学人才无法充分适应社会对医学人才的要求。
2.2 学生基础差异与适应能力问题
基础医学教育因其教育目标、培养要求等不同于高职教育,致使学生步入高职阶段后基础差异很大。有些同学可能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学习能力,有些同学可能对基础知识、技能掌握有欠缺。这一基础差异,对高职教育教学安排与实施造成一定难度。另外,当学生进入到一个新环境中时,要有一段时间才能适应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与生活节奏。但由于基础医学教育和高职教育教学方法及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着不一致之处,致使学生对新环境的适应遇到了一些困难。与此同时,也会有部分学生没有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自我管理能力不强,造成学习效果不理想。
3 对策与建议
3.1 优化教育层次与目标定位
要明确每个阶段教育目标和培养规格,以保证基础医学教育和高职教育目标之间的衔接和连续性。在设定教育目标与培养规格时应充分考虑社会需求与医学发展趋势,以保证所培养的医学人才具有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6]。同时加强各教育层次之间的联系和贯通,构建通畅升学通道,使基础医学教育专业毕业生有机会升入高职教育继续学习,有利于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合理使用。这样的做法不仅有助于打破教育层次之间的壁垒,也能够促进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3.2 整合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相互交叉或者脱节的情况下,必须对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综合梳理,以避免重复和疏漏。在课程体系整合过程中,应特别注重加强各课程间的衔接和融合,确保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结构。同时,结合医学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技术,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以确保学生能够获得最前沿的医学知识和技能。此外,还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和落实,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3 加强教学资源与师资共享
鉴于当前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的参差不齐情况,为了打破学校间、地区间的条块分割,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可以积极推动校际合作和区域联盟,共同建设、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养和提升,以确保整体素质的提高。师资培养应该重视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的提升,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临床实践、科研活动等,以增强其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引进人才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来拓展师资来源,提升师资水平,从而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学资源的共享利用效率的提高。
3.4 关注学生差异与适应能力提升
针对学生的基础差异及适应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个性化教学和辅导措施。这包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差异化的教学计划和辅导方案,以帮助他们弥补基础差距,增强适应能力。同时,还应加强心理辅导和职业规划指导,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职业发展需求,协助他们顺利度过衔接阶段,并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做出规划。
4 结论
文章指出基础医学和高职教育的对象、规格、资源及学生基础的不同,造成了衔接的难度。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优化教育层次、整合课程、强化资源共享以及注重学生差异的应对策略。随着医学的进步与医疗模式的改变,二者的有效对接对于医学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具有紧迫性。加强联系可以促进医学教育质量的提高,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基础医学与高职教育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建立起更加紧密的联系机制,共同致力于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 郭茂华,冯晓敏,黄敬堂.中高职衔接过程中护理学基础课程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 2016, 34(1):2. |
[2] | 康照昌,杨娟,李玉荣,等.中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衔接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健康必读, 2019, 000(016):222. |
[3] | 汪楠.新职教背景下江西省中高职医学专业数学课程衔接问题的研究与对策[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3, 38(4):49-54. |
[4] | 李媛,姚平平.高职基础医学混合教学模式研究——基于“智能+”[J].辽宁高职学报,2022,24(10):46-49. |
[5] | 郭刚,罗滨,李玉莹等.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模块化整合改革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10):1-2. |
[6] | 鲁彬.高职基础医学教育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评价机制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32):51-52.DOI:10.16659/j.cnki.1672-5654.2017.32.05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