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政德教育干部学院 273100
《挺经》是从《经史百家杂钞》《湘乡曾氏文献》《曾国藩年谱》《曾国藩全集》,以及曾国藩的僚属、子弟的文集、笔记等一百二十余种典籍中整理出来的曾国藩修身处世之书。曾国藩是近代中国史上一位能臣,他在江山社稷外侵内倾的情况下,荡平太平军,倡导洋务运动,揭开中国近代化的序幕;在嫉贤妒能的黑暗官场保全自己,还使整个家族及其弟子余泽不尽,成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典范。这都得益于他“识人用世,自知修身”的智慧。
挺的智慧
“挺经”,意即言“挺”之经。所谓“挺”是指一种立身状态、处世态度,即“守身用世”的态度。具体说,“挺”就是指刚烈强硬、坚劲挺拔的立身处世态度。一个挺字,表达的是一种性格,一种态度,一种立身姿态,一种精神风貌。《挺经》十八篇都透出一股“刚”.,“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至于倔强二字,却不可少”“至于强毅之气,却不可无”。刚强的态度,刚毅的担当,阳刚的精神,顺境中的修身养性,逆境中欲败欲战的坚挺忍耐,展现了曾国潘一代名将,中流砥柱的儒者风范。但是“挺”之“刚”绝非“一根筋”,而是要有“韧性”,即势不可用尽,功不可独享,也就是盛时要做衰时想,刚柔相济,无为而无不为。曾国藩以盖世之功而能于众说诋毁中全然保身,全赖这一“挺”字。他在困厄中求出路,在苦斗中求挺直,如此方能在为人、为官方面卓然出众。这就启示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不能过于刚毅,也不能只柔不刚,太谦和懦弱。最好的做法是能屈能伸,该刚时刚,该柔时柔,刚柔并济。自立自强为刚,谦让为柔,二者互用,刚柔并济,才是大智慧。
识人用世
《挺经》除了“励志”“明强”“坚忍”“刚柔”“久战”等“挺”的智慧,还有“英才”“忠疑”等识人用世之道。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杰出的人才。曾国藩深知这一点,所以他乐于网罗人才,礼遇人才,并且大胆使用,尽其所长。他善于知人用人,重视人才,这也是他建功立业的一个重要原因。《挺经》中讲:“虽有贤才,苟不适于用,不逮庸流”,如果让人才干他不擅长的领域,那还不如让普通人来做。“故世不患无才,患用才者不能器使而适用也。”所以,作为领导者,慧眼识珠、识人辨人的能力是至关重要。而“天下无现成之人才,亦无生知之卓识,大抵皆由勉强磨炼而出耳。”没有谁是天生的人才,都是通过后天的勤奋学习才磨练出来的。“功可强成,名可强立”“强勉学问,则闻见博;强勉行道,则德日进。”“人一己百,人十己千”讲的也都是这个道理。
自知修身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这是曾国藩弟子对他的评价。毛泽东同志也曾评价曾国藩是达到儒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至高境界之人。曾国藩走的是先立德,后立功、立言的路子,即真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治于内而成于外。《挺经》一书以“内圣”“外王”“砺志”“家范”“勤敬”等内容,给出了自知与修身的方法。书中讲:“细思古人工夫,其效之尤著者,约有四端:曰慎独则心泰,曰主敬则身强,曰求仁则人悦,曰思诚则神钦。”古人在修身方面所下的功夫有四个方面:谨慎独处;端肃恭敬;追求仁义;真心诚意。慎重独处可以遏制自己的私欲,内心时时自省,让心里坦然。庄严恭敬会时刻注重外表整齐严肃,内心则会镇定专一,所以身体强健。追求仁义能保养心性,视百姓为同胞,对万物也心存养护。正心诚意让内心忠贞不二,言语笃实不欺瞒任何人,用至诚之德来感应天地万物。只有修身第一步,才能逐渐做到齐家治国平天下,进而达到内圣外王的状态。
《挺经》是一面镜子,世人对照书中的论述,皆可清晰地看到自己有哪些优点可以获致成功,有哪些缺点会导致失败。它可以指导我们学会识人,更好地立足社会,也告诫我们学会内省,提高自身品格修养。总之,它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两点:识人以用世,自知以修身。当今社会,人际关系与每个人的生活、事业息息相关,如何在多样化、复杂化的人际关系中既游刃有余,又不失仁爱与真诚,既立志于事业,又不失家庭的和谐?在《挺经》中,你能看到曾国藩顺境中的修养与知足,逆境中的坚挺与忍耐,做事时的勇毅与勤廉,决策时的虚心与明强。在今天,他的处世理论和智谋心得我们仍值得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