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策略研究

豆会良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龙园小学    741020

摘要:随着教改工作的持续深入,作为小学课程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学数学课程方案和标准的变化使得无数的小学数学教师投入到新教学形式的研究工作中。基于新课标中“以生为本”,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培养其综合实践能力等要求,开放式教学逐渐成为热议焦点。文章以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策略研究为题,首先论述了开展开放式教学的关键点,之后简述了小学数学课堂上如何基于新课标的要求实施开放式教学,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

引言:

不同于应试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新课改后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与意义在于挖掘学生自身的内在潜能与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助力其学识、思维、能力、身心的共同发展,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而实现新的育人要求则必须采用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及方法。因此,基于小学数学新课标的要求,作为教师应摈弃传统的填鸭式和灌输式教学,强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意识,优化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发展空间,引入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打开钳制学生思想的枷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学生数学核心素的养成和发展。

一、小学数学课堂上开展开放式教学的关键点

(一)了解新课标

受应试能力培养等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一直以来,大多数的小学数学教师都视考试成绩为评价课堂上“教”与“学”质量好与坏的主要依据,但随着教改工作的深入,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更加的多元化,教师除要关注知识与技能教学的成效外,同样要关注教学活动中学生思维、能力、身心的发展情况。故而,新课标背景下,身为小学数学教师首先要深入探究新课改后小学数学教学任务及目标的变化,之后要以新课标为导向革新思想,优化教学设计,如此才能保证开放式教学的成效。

(二)因材施教

基于新课标“以生为本”的原则,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开放式教学应能够满足不同能力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应基于学生家庭环境、个性爱好、学校效率和速率的不同学生基于因材施教这一根本原则展开,否则,开放式教学就会有较强的局限性。

(三).突出包容

顾名思义,开放式课堂的核心为“开放”,即课堂上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观点、有更多不一样的可能,因此,作为教师应摈弃传统的教育观,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要允许学生犯错,避免教学内容、难度、过程的统一化,要与学生加强交流与沟通,营造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

(四)注重创新

众所周知“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家庭环境、立场、知识层面、思维习惯的不同却会使不同的学生在面对同样的问题时由于出发点的不同产生不同的看法,因此在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独特的想法,面对不同思维模式所产生的不同观点,教师应在鼓励其探究未知这一态度的基础上进行解答,发掘学生的深层潜力,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造力,促进其思维的发散,助力其学识、思维、能力、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数学课堂上开放式教学的策略

(一)保证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众所周知,教学内容是保证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关键。应试教育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上的角度内容以教材为主,主要是向学生传授教材中的易考的知识点,但随着教改工作的持续深入,素质教育、核心素养培养视域下,小学数学新课标中除知识与技能教学这一基础目标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逻辑推理能力、空间建模能力等高阶思维能力,打破教材内容对学生思维的束缚,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本源”。助力学生学识、思维、能力、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开放式教学应从保证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开始,即基于小学数学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应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计算机等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融入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内容,促使学生接触更多的学习资料并做好总结,从而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建立完善的数学知识框架。

例如:在学习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轴对称”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教师可以基于小学生的年龄及心性特点,利用剪纸这种手工活动来介绍轴对称图形,首先提出问题:大家知道什么是剪纸吗?都见过什么样的剪纸呢?接着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剪纸,让学生在观察后想一想剪纸都有什么样的特点?最后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剪纸,看一看在对折后剪出的纸有什么特点,做好总结,继而介绍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有效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帮助其构建完善的知识框架。

(二)保证教学过程的开放性

就开放式教学中的“开放”二字而言,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开放式教学应突出动态发展这一特征,即基于小学数学新课标的要求,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应在自主探索的同时加强交流与合作,利用其所掌握的基本知识共同分析、解决该问题,以促进思维的发散。故而,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自主性与合作型有机融合的学习活动,以帮助学生深化对所学知识本质特征的掌握,引导其通过不断探索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以小学阶段重要的知识点“三角形”中的“三角形内角和”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基于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性特征,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如“三角形内角的定义?一个完整的三角形究竟有几个内角?它们的和是多少?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其内角是否存在差异?”,之后将学生编入不同的学习小组,利用“折一折”“量一量”“拼一拼”等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基于新课标的要求,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培养其团队协作意识,探究能力,创新意识等,助力其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和发展。

(三)保证教学评价的开放性

评价是论证过程有效性的重要依据。因此,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开放式教学除要优化教学内容和过程外,更重要的是要采用开放式的教学评价,即在评价教学成果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思维方式、出发点等进行评价,此外还要保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开放式评价的科学性,助力学生学识、思维、能力、身心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标背景下,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以“开放”二字为核心,优化教学设计,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江燕.浅谈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J].南北桥,2019(20):70.

[2]杨玫燕 . 试析 开放 式 的 小 学数 学教 学 [J].考 刊,2019(66):104.

[3]易丽红.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策略探析[J]教学交流.2020(12):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