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视角下小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路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家校共育视角下小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路径探讨

邓杰光

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第一小学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者越来越意识到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家庭和学校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具有巨大的潜力来培养儿童的社会责任感。本文从家校共育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路径,通过对相关研究的分析和总结,本文旨在为提高小学生社会责任感提供一些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家校共育;小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路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培养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变得愈发重要。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体对社会问题和公共利益的关注,并积极参与到解决问题和改善社会的行动中去。对小学生来说,培养社会责任感有助于他们成为积极公民和未来社会的有益成员。然而,当前面临一些挑战。因此,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在于提出家校共育的视角,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社会责任感的定义

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体对社会和公共利益的关注、承担和行动。它涵盖了对社会问题的认知和理解,对社会责任的自觉感受,以及积极参与社会问题解决和社会进步的行动。社会责任感的第一个方面是个体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意识。这包括了对社会不公正、环境问题、贫困、文化和教育差距等现实问题的认知和关注。社会责任感的第二个方面是个体对自身在社会中的责任感受。个体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一员,有义务为社会的改善和进步做出贡献,并愿意承担这种责任。社会责任感的最后一个方面是个体通过积极的行动参与解决社会问题和推动社会进步。这包括主动参与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环保行动等,以及积极倡导社会公平、正义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二、小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面临的挑战

(一)家庭环境的差异与家长思想观念的限制

不同家庭的经济状况、文化背景和社交资源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孩子接触到不同的社会环境和价值观。在一些困境家庭中,父母可能更关注基本生活需求和日常照顾,可能无法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教育支持来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家长的思想观念和教育方式对孩子的社会责任感有着重要影响。一些家长可能过分强调学业成绩或者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有些家长也可能存在保护主义的观念,过多地干预孩子的行为,使其无法培养自主意识和社会参与能力。

(二)社会环境的挑战

社会问题如贫困、不公平和环境污染等对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构成挑战。这些问题可能使孩子感到困惑、无力或无法有效参与解决。缺乏正面榜样和积极社会氛围可能影响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如果周围缺乏具有积极社会影响力的模范人物或者处在消极破坏行为浸染的环境中,孩子们可能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行动模式。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竞争压力和个人主义倾向,追求个体利益为主,并忽视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这种社会氛围可能导致小学生关注自身利益而忽视社会共同利益。

三、家校共育视角下小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路径

(一)学校教育的有序结合

学校可以在课程设计中,有意识地融入社会责任感的教育要素。例如,在国家课程中增加相关社会责任感的主题或单元,使学生能够学习和掌握社会问题的知识、了解不同群体的需求和权益。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实例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探讨社会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各类小组活动、合作项目等形式,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社会责任感往往需要多方协作和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学生通过与他人一起合作,更容易理解和体验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和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会责任感的实际行动。这些活动可以包括志愿者服务、环保活动、社区互助等,通过参与其中,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自己的行动对社会的影响,并逐渐培养起社会责任感。

(二)加强家校互动与合作

学校应定期组织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社会责任感的发展情况。此外,可以组织家庭活动,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社会责任感的实践,增强亲子关系。学校可以提供家长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形式的培训,以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和理解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提供有效的引导和支持。建立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平台,例如家校通讯、网站、在线平台等,及时传达学校的社会责任感教育计划和活动信息,让家长了解和参与其中。学校可以鼓励家庭进行社会责任感的讨论和分享。提供相关话题、资源和讨论指导,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探讨社会问题、分享参与社会责任的体验和成果,增强家庭对于社会责任的共同认知。学校可以定期进行家访活动,了解家庭环境和家长对于孩子社会责任感的关注与支持情况。同时,也可以举办教师家庭参观日,让教师和家长相互了解、交流,共同关注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培养。

(三)开设社会责任感课程和活动

学校可以在校本课程中整合社会责任感的相关内容,为小学生提供系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这些课程可以包括社会实践、公民教育、道德与品德培养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了解社会问题、理解他人需求和权益,并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解决问题。学校可以组织各类实践活动和项目,让学生能够亲身参与社会责任行为。例如,组织志愿者服务、环境保护行动、社区服务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参与,体验到社会责任行为的重要性和影响力。通过启发式讨论和案例研究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和探讨社会问题的原因、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教师可以提供相关案例和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估不同的行动选择,培养其批判思维和社会责任意识。学校可以组建社会责任团队,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些团队可以定期组织相关活动,如义卖、捐赠、社区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并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建立支持系统和评估机制

建立资源库,提供学校和社区服务组织的联系信息、活动指导、培训材料等,以便教师和学生能够方便地获取支持和指导。为学生分配导师或志愿者辅导员,负责指导和支持学生在开展社会责任活动中的学习和成长。建立明确的社会责任感评估标准,包括行为表现、影响力等方面,了解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水平,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让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社会责任感的评估过程,形成多维度的评估结果,确保评估的客观和全面性。定期向学生、家长和教师提供关于社会责任感发展的反馈和建议,指导学生在社会责任感方面的成长,同时为改进教育方案提供重要参考。创建和维护社会责任感的促进和交流平台,让学生、家长和教师能够分享经验、展示成果,以促进彼此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定期组织学校、社区、教育机构之间的经验交流会议和研讨会,分享成功案例和最佳实践,并提供互相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结束语

在家校共育视角下,培养小学生社会责任感是一个综合而持续的过程。家庭和学校的紧密合作以及有序结合,能够为孩子提供一个全面的社会责任感培养环境。家长发挥着引导和榜样的作用,通过言传身教、家庭教育和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等方式,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关注社会问题并行动起来。学校作为主要的教育场所,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等方面,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何国权.校本化与“双减”背景下小学德育家校合作研究[J].智力,2023,(30):112-115.

[2]封银萍.小学科学教学中的社会责任感培养路径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3,(28):39-41.

[3]龚建立.劳动教育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J].当代家庭教育,2023,(18):242-245.

[4]赵慧蕊.家校共育视野下小学生劳动教育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