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教育评价改革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30
/ 2

新课标背景下教育评价改革的思考

陈利 刘倩菁

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教师发展中心    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   

摘要:自新课标改革全面施行以来,中小学教育环境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这给我们们教师的教学活动带来了诸多挑战。然而,作为孩子们的引路人、新时代的育苗人,我们们教师就是要有持之以恒的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直面困难,迎接挑战。针对教育改革,我们们要正确看待,深入学习政策文件,积极适应教育环境变化,围绕新目标、新思想、新教材开展教学理念革新,采用新型教学方法,从而满足新时代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新需求,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

关键词:新课标背景下    教育评价    改革   思考

评价是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环节,具有指导和推进作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于诊断学生学习情况、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促进教育质量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问题,还可以为学校和政府制定教育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可以说,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恰恰是解决当前新课标改革背景下中小学教学中存在的“目的导向性不够、内容针对性不够、方法科学性不够、结果帮助性不够”等诸多问题的良药怕。因此我们教师必须足够重视教学评价,积极采取教学评价模式革新,围绕新课标的新要求,构建新的教学评价体系。今天,在这里想给各位老师、各位同事分享一点笔者关于教学评价的思考,这一思考来自我们对自己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对政策文件的深入学习,希望可以为各位同仁提供一定参考。

一、围绕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评价指标要具有时代性

新课标突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调育人为本,明确了“使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时代新人培养目标,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综合性特征。因此,我们在进行教育评价时应体现新时代党和国家人才培养的要求,并充分考虑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评价指标应当具有时代性。同时,评价目标应具备充分的开放性,核心素养关注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非学生在单一方向的进步,因此评价指标应当是开放、包容的,充分关注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特点和亮点。

二、丰富评价形式,围绕多元化评价内容开展一体化评价

科学的教学评价应以激励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深入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的育人能力和学校的办学水平。评价内容应与学习内容相结合,确保纵向衔接和横向融合。同时,评价不限于对知识和技能的评价,还应注重学生的过程、方法和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评价内容应具有丰富性和包容度,包括课堂评价、作业评价、单元评价、跨学科主题评价和期末评价等多种形式。可以说,只有采用丰富的评价形式,才能为多元化的评价内容提供充足的评价空间,传统的以学生分数为评价指标的单一评价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教育教学环境了,与新课标培养要求背道而驰,只有在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指导下,采用丰富评价方式,围绕多元化评价内容建立一体化评价体系,才能进行更为精准、科学地教学评价,才能发现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教学服务。

三、创新评价方法,评价实施要兼顾标准化与灵活性

传统的评价方式是单一的、片面的、静态的,传统评价方法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以此为唯一的评价指标,而新课标要求评价方法和手段具有创新性和灵活性,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评价方式。因此,在当前教学中,我们教师采用的评价方法应与新课标要求相适应,包括多元主体评价、跨学科评价、增值评价和过程评价等评价方法。评价实施的过程中,应坚持科学性和灵活性原则,评价过程和教学过程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              课堂评价、作业评价、单元评价、期末评价的全过程评价,从而为教学评价提供更宽广的操作空间。

四、提高评价效度,评价结果要注重指导性与反馈性

教育评价的最根本要求是科学有效,评价结果应具备指导教育管理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评价结果应成为改进教学和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依据,为教育管理者提供准确、实时、科学的决策依据。评价结果的运用应引导教育管理者关注教学过程,促进教师主动改进教学行为,实现教育评价对核心素养培育的导向功能。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评价效度,评价结果要具备指导性和反馈性,一方面,评价结果不能是简单的“优良中差”式的分数评价,而要是具体的、针对性的评价内容;另一方面评价结果不能是一次性的,而是连贯的、追踪式的,教师要持续给予学生反馈,不断追踪观察学生是否有改观,并针对学生可能存在的新问题不断给予新评价,从而促使学生不断改进与成长。

总的来说,新课标背景下的教育改革对教育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评价应体现时代性和开放性,注重一体化与多元化,采用创新方法,兼顾标准化与灵活性,并注重评价结果的指导性与反馈性。针对上述要求,我们深入分享了我们在多年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希望可以给各位同仁提供一点参考,或是激发各位的思考,在未来,我们将共同努力,积极探索适合新课标背景下教育改革的评价模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尧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评价改革观察[J];教师之友;2005年04期

2魏晨明;学生评价如何更加合理——以“三好学生”评选为例[J];当代教育科学;2011年17期

3赵德成;中中小学学生评价改革的思路与建议[J];人民教育;2021年08期

本文系2022年湖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国培计划”背景下苗乡教师培训实践研究》(批准号:ZJGB2022252)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