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7
/ 2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王文强

江西省上饶市第七小学 江西 上饶 334000

摘要:从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大有助益,会使学生更加热爱学习,发现数学的奇妙之处,主动走进数学世界,灵活运用多样化的知识技能处理数学问题,不断证明自己。本文主要探究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简单来说,问题意识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开始,是激活学生思维、求知欲望、探索积极性的关键,更是学生持续学习和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另外,问题意识也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学生产生疑问、投入学习、分析问题、积累经验的根本,有了这种意识,学生的学习活动才更有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及时补充课程内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翁,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或是引导策略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学工作便会推进得格外顺利。

一、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的原因

(一)教师主导课堂,忽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以前,许多教师喜欢用自己的想法策划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完全听话,并未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未在合适的时机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大多数学生“问题意识”淡薄,学科成绩难以进步,容易成为学习机器,总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懒于思考数学问题。与此同时,有些教师仍未摒弃传统观念,未更新教学理念,未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不能重新构建小学数学的课程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问题意识”较为淡薄,明显缺乏学习热情,不能发现数学课程的魅力,不能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不能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效果越来越差,学习质量大打折扣,将错过最佳的发展机遇。

(二)学生依赖教师,数学学习自主性有待提升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在脱离教师引导和帮助后,对数学问题的探究总是流于表面,无法深入,而且不敢提问题,也不会想问题,应付学习的情况变得严重,学科成绩的进步空间就变得十分有限。此外,在很多学生的眼中,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所讲的知识内容绝对是对的,这种“权威性”已深深植根在学生脑海中,一时半刻是无法转变的。教师主导课堂,策划教学活动,推进教学工作,每一个环节的教学都以自我为中心,致使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不强,很难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问题意识,不能真正投入课堂活动,未能学好数学知识,更别说处理好数学问题。这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毫无意义,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若干策略

(一)重视课前预习

在课前预习中,合理布置预习任务,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规范学生的预习行为,使他们对数学学习充满期待,具有重要意义,直接决定着小学数学的课程教学能否呈现出最佳效果。数学教师要严格按照新课标要求,设计适合学生的课前预习任务;要关注学生的预习过程,了解学生的预习进度,传授学生有效预习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在课前预习环节做好充足的准备,准备在数学问题的深入探究和深层次研究中走向成熟;要鼓励学生坚持不懈,集中注意力课前预习,善于总结不同知识点以及不同的问题,有目标、有计划、全身心投入课堂活动,并随着课堂活动的不断推进,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比如,在学习人教版教材六年级数学下册《负数的初步认识》一课内容时,笔者为班级学生布置的课前预习任务为:认识负数的正确读法和正确写法,收集相关资料,了解负数的作用是什么?并搜寻日常生活中的负数,将身边的负数问题整理到一起。学生完成这样的预习任务,能够产生一定的问题意识,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体会到自学乐趣。学生带着自己的预习成果,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全面了解负数的作用,找出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的有效联系,其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可以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接下来,继续探究数学问题,继续积累知识经验,实际的学习水平将有一个稳步的提升。

(二)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教师必须创设好问题情境,在问题情境中组织教学,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同时实现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提高。比如,在讲人教版教材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章节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提前了解班级学生的实际学情,并做好学生认知水平、理解能力、接受程度的评估,再创设相对具体的问题情境,随后实施有效提问:(1)同学们认为在进行两位数乘法计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2)为了提升计算准确率,我们该如何运用之前学习过的乘法知识?(3)在之前的学习活动中,有哪几种计算方法可以被应用到本次的问题情境及数学计算中,你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出来吗?(4)怎样验证自己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计算结束后,反思的作用是什么?好处有哪些?上述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极有利于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在情境中展开有效学习,实现计算能力的快速发展,并且积累一定的自学经验。

(三)加强学法指导

能否提出问题和深入的思考问题,是直接检验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方式。如果学生不能掌握正确学法,不善于提问,那么,即使他们的问题意识再强,也是无法学好数学知识的。在这种情况下,为促进全体学生的有效发展,数学教师应加强学法指导。

首先,须把握合适的时机,进行教学方法的有效创新,通过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熟练掌握提问的方法,慢慢养成良好的提问习惯。例如,在学习人教版教材六年级数学下册《利息和利率》时,笔者会选择合适的时间带班级学生去银行参观,让学生仔细观察银行的工作人员是如何存钱和取钱的,鼓励学生与工作人员交谈,询问他们现阶段的存钱利率是多少?这时候,有些学生就会产生疑问:“利率是什么?”“为什么不同阶段的利率不同呢?”“我们要如何计算利息?”等。紧接着,再在课堂活动中鼓励学生就自己的问题寻找正确的答案,可以自己搜集相关资料,可以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努力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学会用好已有的数学知识,去处理身边的数学问题。

其次,须展开有效的师生互动,引发学生的深层思考,无形中形成和谐而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认真钻研数学问题,多角度探讨数学问题的本质,牢记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继续发现新的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成功探索到未知领域,最终成长为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比如,在讲解人教版教材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时,创建一个有趣的生活场景:李老师准备在周末的时候去商店购买一些新的文具,作为小奖励,在下一次的教学活动中分发给学生。已知:文具盒的单价为5.5元,铅笔的单价为2元,笔记本的单价为3元。李老师准备买4个文具盒奖励给进步最大的学生,买10支铅笔奖励给小组合作积极性最高的几名学生,再买8个笔记本奖励给数学计算能力强的学生。请问:李老师需要花多少钱?在该场景中,教师可扮演“引导者”角色,引导学生找准学习思路,珍惜时间,高质量完成学习任务;可扮演“旁观者”角色,关注每一名学生的计算过程,在他们无法展开准确运算时施以启发性策略,纠正学生的错误习惯,以免他们浪费时间做无用功;还可以扮演“点评者”角色,点评所有学生的课堂表现,成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有效促进所有学生问题意识的又好又快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课堂实施有效的培养策略,强化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学数学教师可继续探索新的路径,总结研究新方法及新策略,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做更加合理的教学规划,通过打开数学教学的新格局,更快培育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真正满足整个社会的人才需求,也使我国的教育水平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王少平.基于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高阶思维培养[J].教育实践与研究.2021,(19).48-50.

[2]刘红英.核心素养引导下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途径[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