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心理状态及应对策略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5
/ 2

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心理状态及应对策略探析

吴瑶 秦晔

沈阳工业大学

摘要:随着三年疫情结束,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都在逐步进行调整和改善。但由于长期的疫情干扰,学生们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以往的学习和生活模式。首先,从学生主观认知角度存在一定误区,无论是思想还是心理仍处于不平稳状态,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影响。尤其在面对大型流感和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未知、恐惧等心理现象,严重者甚至还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在后疫情时代深入探析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学校、辅导员、家长以及朋辈角度提出问题的解决对策,进而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特征是特殊时期关注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心理状态;对策

一、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心理状态分析

1.存在盲目从众化的心理状态

疫情期间,大量信息通过网络进行传播和获取,出现了真假难辨、良莠不齐的现象。有些不法分子甚至散布一些关于治疗药物的虚假信息,导致市民群众随波逐流大量囤货购买。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思想意识还没有得到完全转变。对于学生而言,受到家庭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双重影响,加之对医学常识没有深入了解,进而出现盲目从众化心理转态,即我们常说的跟风行为。随着其他公共卫生事件的产生,这种行为在潜移默化地进行转移和发酵,最终导致部分学生群体心理状态呈现出从众化特征。

2.存在焦虑、恐慌、不安的心理状态

由于疫情时间持续长、致病率高、覆盖面广等特征,在社会面存在一定恐慌和焦虑,大学生群体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产生焦虑、恐慌、不安等负面情绪。不同年级的学生因为自身情况不同,面对学业、就业、升学、考证等多方面的压力出现且无法及时排解的情况,其内心世界也出现了相应的反应变化。随着疫情结束,各行各业迅速回复常态,但学生的心理状态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得以过度,焦虑、恐慌、不安等负面情绪仍围绕在学生群体中。

3.存在对未来迷茫、不知所措的心理状态

疫情影响下,社会各行各业效益受到冲击。企业在招聘过程中提升要求、缩减数量无疑对在校毕业生带来巨大的影响,导致学生原有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现实出现了较大的矛盾,而这种矛盾又无法通过个人努力而改变。因此,大部分学生尤其是毕业生出现了对自己就业定位不清晰、未来工作不满意等迷茫心理,也就是说个人心理成长速度还无法跟上社会变化速度而导致的心理不适现象。

4.存在个人价值观认知偏差的心理状态

疫情时期存在的社会获利现象在后疫情时代更为凸显。一方面体现在荣誉层面,另一方面体现在经济层面。有的同学为了获取奖学金、优秀学生等荣誉,效仿疫情期间志愿书服务加分事例,产生了个人主义至上的思想,为获取个人利益不择手段的扭曲心理。甚至部分同学打着志愿服务的旗号,占用志愿者福利为个人谋取私利。在这种错误价值观的驱动下,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很容易出现偏差,进而给日后的成长与发展带来不良影响。还有的同学因疫情无法进行线下授课,课业认知也发生了变化,认为疫情期间的课业不需要严肃对待,推赶着将其学完即可。这种心理状态会隐性导致学生在思想上出现理想不坚定、目标不清晰,在行动上出现懒散怠慢、动作滞后的现象。

二、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实践对策

1.构建网格化心理育人机制,完善服务体系

构建“学校—班级—寝室—朋辈”的校内网格化育人机制,以学校整体心理工作中心任务为出发点,做好不同时期学生心理问题的处理工作。首先,充分利用好班级骨干力量,通过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寝室长等学生群体及时掌握班级内学生思想及心理波动,在初期实现及时干预,在中期实现有效疏导,在后期实现妥善处理;其次,充分利用好寝室教育阵地。在学生较为放松的场所里开展谈心谈话和教育引导,以亲近互动的形式使学生敞开心扉,能够将心理存在的焦虑和疑惑有效的输出并得到较为满意的解决路径;第三,通过性格开朗、具有积极乐观心态的同学带动性格内向的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多传递阳光向上的能量,保障学生能够在健康的心理环境和良性的循环中学习生活。

2.提升教育工作者素质,加强心理引导能力

为保证后疫情时代学生心理问题得到及时疏导,学生心理教育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展,心理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和引领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学校需要构建一支理论知识扎实、专业素质过硬、实践能力突出的专职心理工作队伍。首先,引进一批心理学专业科班出身的教师,从队伍专业化角度提升综合素质;其次,对心理工作者队伍定期开展针对性培训,不断提升心理疏导和干预能力;再者,为心理教育工作者提供走出去的机会,通过咨询服务、实践活动、外出交流等方式吸取更多的经验。

3.提升家庭教育效果,创新协同育人路径

家长作为学生的监护人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尤其是疫情给学生内心带来未知和恐慌的前提下学生心理状态的演变过程。通过亲密血缘关系帮助学生科学认知疫情和病毒,了解病毒相关理论知识。同时,形成“辅导员—家长”双向沟通模式,辅导员从家长处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和成长背景,家长从辅导员处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情况和基本状态,进而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增强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合力。

4.多角度开拓心理育人环境

心理育人环境包括线上和线下两部分。由于网络空间的隐私性,更有助于学生敞开心扉直面心理问题,因此线上更适合通过网络平台建立心理工作室或心理专栏,通过心理咨询、网络课程等模式帮助学生疏导心理困惑。线下育人环境可以通过课堂主阵地和课余活动辅助阵地共同实施。学校可以在设置选修课时重点考虑心理课程的比重,在课余活动中通过开展心理剧、观看相关影片、组织心理健康月等活动帮助学生在考虑问题时重建思维模式,改善心理不良状态。

三、结束语

后疫情时代的大学生心理状态对校园稳定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要想完全重回疫情前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存在较大的挑战和较长的时间,这意味着对于高校学生工作者来说将面临更大更高的要求。因此,无论从学校、辅导员还是家长角度都需要高度重视后疫情时代大学的心理状态和变化过程,以此作为学生可能出现后续心理问题的抓手,进而提出行之有效的预防办法、应对策略和解决方案,帮助学生减小后疫情时代“遗留症”,促进学生能够健康良好的发展成才。

参考文献

[1]高芳芳.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校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长治学院学报,2021,3(3):119-124.

[2]李旭,周乐泓.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高校心理育人工作体系思考[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22(4):67-70.

[3] 曹松林,周筠,陈慧.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大学生心理防疫机制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22,311(5):59.

[4]付丽莎.突发危机事件下的公众心理特征及干预疏导策略: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的调查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20(3):60.

[5] 缪丽珺,程新颖,叶紫莹,等.新冠疫情下大学生焦虑抑郁心境状况研究[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21,40(2):14.
基金项目: 2023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2023lslqnkt-060)
作者简介: 吴瑶( 1987一),女,硕士研究生,讲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