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 630121198806016716
大通博安林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 8101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林业在全球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以来,我国锚定打造“山青水绿、林茂草丰、业兴民惠、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林业强市目标,全力推进林业生态高水平建设、林业质量高品质提升、林业经济高速度发展。,推广实施以目标树为框架的人工林近自然经营,科学开展国土绿化,全面推进林长制建设,林草资源质量稳步提升。
关键词:双碳经济;林业发展;探讨
引言
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保证林产品供应、建设绿色生态经济环境、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乃至带动人类文明前进中,森林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林业被赋予“四大地位”“四大使命”,社会对林业有多种需求,林业对社会有多种功能、多种作用、多种效益。尤其是在气候变化、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危机加剧的形势下,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林业发展。随着“30·60”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目标的提出,以产业低碳化转型与低碳产业化发展为主要内涵的双碳经济随之衍生,林业发展面临着更进一步的转型升级问题。对林业来说,林业碳汇工作的探索、推进、普及是新的机遇,也是新的挑战,急需拓宽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路径。
1我国林业生态保护意义
森林资源是国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生态保护的意义非常重大,做好林业生态保护不仅可以维护生物多样性、防治沙漠化,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创造更多林业经济效益,从而改善人民生活环境。其一,林业生态保护可以维护生物多样性。森林是许多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林业生态保护工作有序开展,可以促进物种的繁衍,保障生物多样性、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实现生态平衡。其二,林业生态保护有助于防止沙漠化和土壤侵蚀。植被是抵御自然灾害的重要屏障,森林可以有效地防止沙漠化的发生,保护土壤不被侵蚀。尤其在我国北方干旱和黄河流域的风沙区,通过种植林木,可以控制风沙的扩散,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其三,林业生态保护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和净化环境。树木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帮助净化空气,降低环境中的污染物含量。尤其在城市、工业区等重污染地区种植林木,可以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同时,林地可以过滤水源中的污染物,提高水质,保护水源免受污染。其四,林业生态保护可以提供生态经济效益。林木的生长和利用可以为区域发展创造丰富的经济价值,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面临的重要挑战
2.1增汇空间问题
森林是整个陆地生态体系中主要的碳储库,能够对大气环境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吸收和固定,在缓解气候变暖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林业碳汇是目前公认的减少温室气体最为经济、安全、有效的选择。林业碳汇是指利用森林的储碳功能,通过植树造林、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减少毁林、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等活动,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按照相关规则与碳汇交易相结合的过程、活动或机制。这里需要注意林业碳储量与碳汇量的区别,简单来说,碳储量是指碳的累积量,碳汇量是指碳的净增量。森林储存碳的能力与蓄积量的变化成正相关关系,随着林龄的递增,经过相当一段时期,森林植被和土壤吸碳量会达到饱和,森林净碳吸收量会逐渐降低至零,既有的森林蓄积量只能体现现阶段的储碳量。要增加新的林业碳汇,就必须要新增造林或者对低效林分实施抚育经营。近年来,随着国土绿化的持续推进,能用于造林的林地愈来愈少。
2.2林业保护技术相对欠缺
林业生态保护工作在实践中,存在林业保护技术相对欠缺问题。我国当前大部分林业保护技术、设备相对滞后,林业保护工作需要借助一系列技术设备来实施,比如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生态监测设备等。然而,由于技术设备更新缓慢、投入不足等原因,很多地区的林业保护技术设备相对滞后,影响了林业保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此外,各个地区的林业保护技术研究力度较弱。林业保护需要不断进行技术研究创新,然而,很多地区由于相关研究投入不足、研究力量不够集中等原因,导致林业保护技术的研究力度相对不够,限制了林业保护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2.3双碳转型发展问题
双碳目标的提出体现了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和担当。在双碳经济推动下,林业生态价值更倾向于固碳效益的最大化,原有的产业体系面临着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目标定位需要重新调整,以始终保持与双碳目标同步适应、动态跟进。但我国目前传统产业链中低端产品占比高,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短期内要在不牺牲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实现减排降碳任务艰巨;且碳汇经济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相关配套政策和制度尚未健全。
3林业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主要路径
3.1转变育苗栽培管理观念,完善育苗栽培管理制度
在现代林业的发展中,育苗栽培管理技术和5G技术的融合运用已成为趋势,其中,转变育苗栽培管理观念和完善育苗栽培管理制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策略。首先,转变育苗栽培管理观念是提升管理效率的关键。传统的育苗栽培管理多依赖人工经验,这种方法虽然经过实践检验,但在信息化、智能化趋势下,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林业的需求。我们需要接受和认识到科技的力量,理解和利用5G技术以及其他现代化技术带来的优势,提升育苗栽培管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3.2建立健全林业生态保护制度法规
在我国法治社会进程持续深入的当下,想要真正落实林业生态管理工作,就应该借助完善的法律法规,合理有序地确保林业生态保护工作顺利实施。为了健全林业生态保护制度法规,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其一,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修订工作,明确林业生态保护及其实施方式的具体要求,提高法规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其二,加大对林业生态保护工作的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相关执法和监管机制,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其三,重视林业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加强法规的修订和更新,使其能够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只有加强法规制修力度、加强执法力度、建立监管机制,才能更好地保护林业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的森林管理。
3.3增加林草资源总量,扩展碳汇空间
统筹规划国土资源,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开展全国植树造林与绿化空间评估,分类实行人工植树造林、飞播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加强对荒坡、荒地和废弃矿山等自然空间的充分利用,有效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探索推广困难立地造林新模式,加大沙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治理修复,持续推进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综合治理、草原生态修复和湿地保护修复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推动森林城市、森林小镇、森林乡村和森林人家等建设,多形式多途径增加绿地面积。
结语
增汇减排是双碳目标赋予林业的重大历史使命,碳汇林业的促生打破了林业原有的经营机制,可以利用市场机制实现林业生态服务价值从无形向有形的转化。虽然在林业转型发展的道路上会面临重重挑战,但同时也是实现林业跨越发展的大好机遇。双碳不是经济负担,而是林业经济增长的引擎。相信在国家全面统筹部署、规划引领下,随着碳排放交易相关法规政策的出台完善以及配套激励政策的逐步健全,我国林业必定会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碳减排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德乾,王珊,赵义民,等.中国森林资源变化趋势及龄组结构优化研究[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3,43(4):122-131.
[2]刘世荣,冯德金,葛千涛,等.挖掘森林碳汇潜力,助力“双碳”目标实现[J].生态文明世界,2022(4):5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