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脂组学方法分析不同危险因素的脑卒中患者预后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0
/ 3

基于脂组学方法分析不同危险因素的脑卒中患者预后的研究

刘建平、高慧(通讯作者)、张莲红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西省 九江市 332000

基金来源江西省卫生健康委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2311468

【作者简介】刘建平(1976-),男,大学本科,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脂组学方法分析不同危险因素的脑卒中患者预后的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治疗3个月后根据改良Rankin评分量表评分结果将患者预后情况分为两组,分别为预后良好组(n=82)和预后不良组(n=38)。采用单因素分析以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男/女)、吸烟史(是/否)、饮酒史(是/否)、高血压(是/否)、高脂血症(是/否)、糖尿病(是/否)、脑卒中家族遗传史(是/否)、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对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年龄、TC、TG、HbAlc以及L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年龄(β=0.266,OR=1.304,95%Cl=1.136-1.498)、HbAlc(β=0.838,OR=2.312,95%Cl=1.269-4.212)、LDL-C(β=1.662,OR=5.269,95%Cl=2.178-12.745)是影响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龄、高HbAlc、高LDL-C是影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脑卒中;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预后

前言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高达240万,发病人群不仅局限于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同样有很高的发病率。脑卒中主要是由于大脑血管突然破裂初学或者阻塞造成的大脑缺血、缺氧导致局部脑功能障碍。脑卒中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是各种原因导致脑动脉血流中断,局部脑组织缺氧、缺血性坏死,而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的脑血管疾病[1,2]。脂质组学是系统研究脂质组的一门独立学科。脂质是人体需要的重要营养素之一,供给机体所需的能量、提供机体所需的必需脂肪酸,是人体细胞组织的组成成分。血脂代谢异常可引起或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从而引起心、脑、肾血管病变。文献表明,HDL-C降低,LDL-C、TGTC、升高增加脑卒中发生风险[3,4]。脑卒中有许多危险因素、病因及发病机制,且有效的治疗方法较局限,控制这些危险因素、积极进行脑卒中的预防对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5]。鉴于此,本研究将回顾性分析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探讨不同危险因素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治疗3个月后根据改良Rankin评分量表评分结果将患者预后情况分为两组,分别为为良好组(n=82)和不良组(n=38)。纳入标准:①符合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6];②行血管内治疗;③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全者;②精神疾病者;③依从性较差;④伴发恶性肿瘤。

1.2方法

采用单因素分析以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男/女)、吸烟史(是/否)、饮酒史(是/否)、高血压(是/否)、高脂血症(是/否)、糖尿病(是/否)、脑卒中家族遗传史(是/否)、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对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检验;采用单因素分析以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年龄、TC、TG、HbAlc以及L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影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情况的单因素分析(n,%,

影响因素

良好组(n=82)

不良组(n=38)

t/²

P

年龄(岁)

61.82±4.38

65.82±4.38

4.654

0.000

性别

0.724

0.395

52(63.41)

21(55.26)

30(36.59)

17(44.74)

吸烟史

0.411

0.521

38(46.34)

20(52.63)

44(53.66)

18(47.37)

饮酒史

0.126

0.723

36(43.90)

18(47.37)

46(56.10)

20(52.63)

高血压

1.495

0.221

42(51.22)

24(63.16)

40(48.78)

14(36.84)

高脂血症

0.864

0.353

40(48.78)

22(57.89)

42(51.22)

16(42.11)

糖尿病

1.885

0.170

43(52.44)

25(65.79)

39(47.56)

13(65.79)

脑卒中家族遗传史

2.465

0.116

37(45.12)

23(60.53)

45(54.88)

15(39.47)

TC(mmol/L)

5.08±0.94

5.59±1.03

2.682

0.008

TG(mmol/L)

1.62±0.39

1.78±0.45

1.990

0.049

HbAlc(%)

5.94±0.92

6.41±0.84

3.674

0.009

LDL-C(mmol/L)

2.71±0.56

3.21±0.69

4.220

0.000

2.2多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将预后情况纳入因变量(良好=0,不良=1),自变量赋值见表2。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年龄(β=0.266,OR=1.304,95%Cl=1.136-1.498)、HbAlc(β=0.838,OR=2.312,95%Cl=1.269-4.212)、LDL-C(β=1.662,OR=5.269,95%Cl=2.178-12.745)是影响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2  Logistic回归自变量赋值

自变量因素

赋值方式

年龄

实际值

TC

实际值

TG

实际值

HbAlc

实际值

LDL-C

实际值

表3 影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情况的多因素分析

影响因素

β值

SE值

Wald值

P值

OR值

95%Cl

年龄

0.266

0.071

14.181

0.000

1.304

1.136-1.498

TC

0.435

0.277

2.463

0.117

1.545

0.897-2.662

TG

0.923

0.643

2.058

0.151

2.517

0.713-8.879

HbAlc

0.838

0.306

7.501

0.006

2.312

1.269-4.212

LDL-C

1.662

0.451

13.596

0.000

5.269

2.178-12.745

3讨论

中国是世界上脑卒中疾病负担最重的国家,在我国,卒中已经成为首位致死原因。近年来,发达国家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与发达国家降低趋势相反[7]。脂质组学可以通过分析不同组织和细胞中脂质分子的组成和变化,揭示脂质代谢的调控机制[8]。脂质是一类化学物质,主要包括脂肪、磷脂、固醇和脂类酸等。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脂肪是细胞内的良好储能物质,是一种很好的绝热体,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等[9]

本研究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年龄(β=0.266,OR=1.304,95%Cl=1.136-1.498)、HbAlc(β=0.838,OR=2.312,95%Cl=1.269-4.212)、LDL-C(β=1.662,OR=5.269,95%Cl=2.178-12.745)是影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杨静等人[10]研究表明,年龄是影响急性脑卒中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高龄是影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其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生理性老化及各种代谢紊乱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机体器官的功能会逐渐下降,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也会变差,高龄脑卒中患者普遍合并各种基础疾病,死亡率相对较高[11,12]。张楠等人[13]研究表明,HbAlc是影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高HbAlc是影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其原因, HbAlc是反映血糖控制水平的主要指标,高水平HbAlc表明,患者机体处于高血糖状态,高血糖会促进细胞凋亡,扩大梗死病灶体积,进而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因此降低HbAlc水平对脑卒中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疾病恢复[14,15]。邓朝苹等人[16]研究表明, LDL是影响血管内治疗大面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高LDL-C是影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其原因,LDL与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具有相关性,其可以直接参与患者的免疫反应中。LDL是一种运载胆固醇进入外周组织细胞的脂蛋白颗粒,当LDL-C清除能力降低时,过量的胆固醇会在动脉壁聚集,进而引起动脉硬化[17,18]。因此降低LDL-C水平对脑卒中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疾病恢复。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血流量减少而导致的大脑功能的突然丧失。随着随后缺血级联的激活,脑组织停止功能。脂质组学是表征生物系统的脂质成分的现代学科。由于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机制是异质性和多因素的,所以建立全面的脂质组学方法来阐明该疾病中的这些变化是至关重要的[19]。鉴于此,后续或可做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高龄、高HbAlc、高LDL-C是影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李鑫静,张振香,翟清华,等.脑卒中患者照顾者心理健康素养潜在类别分析[J].军事护理,2023,40(04):48-51.

[2]李利东,潘杰.岭南头皮针结合认知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43(09):2073-2076.

[3]冉世前,朱云芬,王杰,等.基于脂质组学揭示饲喂裂殖藻粉对山羊乳脂质的影响[J].食品科学,2023,44(06):227-234.

[4]宋亚君,王翔,陈武.益气开窍汤联合rt-PA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25(02):20-22.

[5]王秀玲,汪轩,王梦迪,等.改良MRI-DRAGON评分在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后预后预测中的价值[J].磁共振成像,2023,14(03):134-139.

[6]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彭斌,等.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8,51(9):666-682.

[7]徐佳辉,江婷婷,王士玉,等.天津市大气污染物对脑卒中发病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23,31(03):188-193.

[8]解欣然,张蕾,李雪,等.基于LC-MS分析凉血解毒利湿方对咪喹莫特诱导ApoE-/-小鼠的血清脂质组学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23,34(02):260-264.

[9]张英丰,韦园诗,黄星星,等.基于UPLC-Q-TOF-MS技术的丹参川芎干预缺血性脑卒中的脑脂质组学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9,44(20):4511-4518.

[10]杨静,裴斐菲,赛米热·沙塔尔.白细胞介素-2和对氧磷脂酶-1评估急性脑卒中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短期预后的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23,37(03):294-299.

[11]黄绿野.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房颤及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J].中国卫生工程学,2023,22(01):54-56+59.DOI:10.19937/j.issn.1671-4199.2023.01.015.

[12]王建宇,高倩,王勇朝,等.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J].河北医药,2022,44(07):1056-1059.

[13]张楠,贾永花,冀旗玲,等.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在急性缺血性卒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J].河北医学,2018,24(08):1261-1266.

[14]徐卫平,张国英,蔡峰等.南京地区糖尿病足与血清UA、Hcy、HbAlc和LDL-c水平相关性研究[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22,33(05):69-72.

[15]李萍.血清HbAlc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损伤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卫生工程学,2020,19(04):634-636.DOI:10.19937/j.issn.1671-4199.2020.04.066.

[16]邓朝苹,李丽,代源,等.大面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短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25(02):167-170.

[17]芦慧,骆燕芳,陆建芳,等.老年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J].循证护理,2020,6(11):1210-1213.

[18]任莎莎,武燕,杨露.血尿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结局的关系[J].海南医学,2022,33(13):1642-1645.

[19]Au A. Metabolomics and Lipidomics of Ischemic Stroke.[J]. Adv Clin Chem. 2018;85:31-69.